1、- 1 -拟参加第四届“千人计划”专家淄博行活动第二批“千人计划”专家基本信息一、新材料领域(12 人)1张振杰,男,34 岁现任机构及职务: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通讯地址:天津市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化学楼北楼 113专业领域:功能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能源气体的储存、气体分离、生物催化);基于配位基团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生物医药应用;药物晶型和药物共晶主要工作经历:2002-2009 年期间在南开大学获得材料化学学士学位和无机化学硕士学位(导师:长江学者程鹏教授)。2010-2014 年期间,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导师:Michael J. Za
2、worotko 教授),主要研究卟啉负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新合成方法和后修饰研究。2014-2016 年期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Seth M. Cohen 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金属有机框架杂化材料。2016 年 7 月受聘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任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1.多孔框架材料(MOFs,COFs,HOFs 以及 Cages)在分离方面的应用(气体分离和手性分离等)- 2 -2.多孔框架材料的膜(membrane,thin film)合成以及膜分离方面的研究3光驱动人工智能材料(光响应晶体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人工肌肉,马达等4非均相
3、可见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新反应的探索合作方式:项目和技术寻求落地创业项目名称: 混合基质法构建光驱动人工肌肉材料项目成熟性:产业化阶段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项目概述:人工肌肉仿生材料在工业、医药业、智能产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人工肌肉材料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能、热能、化学能实现向机械能的转化,并展现出一系列驱动行为如膨胀、收缩、转动、弯曲、旋转等。由于光能具有廉价易得、无污染、可远程无线操控等优点,光驱动智能材料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光驱动分子晶体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高弹性模量和规则分子排列的特点,在最近几年崭露头角。但是如何将小尺寸的分子晶体制成大尺寸的人工肌肉材料,并具
4、有光驱动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挑战之一。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张振杰教授、程鹏教授与南佛罗里达大学的马胜前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利用一种混合基质的策略:分子晶体作为肌纤维,高分子作为结缔组织来交联分子晶体,成功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光驱动人工肌肉材料。这类材料可以在光的控制下进行抓取、蠕动、游泳等一系列复杂运动和行- 3 -为。可对接企业:山东鑫泉医药有限公司2.张中标,男,50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天津砚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延长线 393 号天津师大明理楼 C305专业领域:高分子材料主要工作经历:1990-1995 年于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
5、位,师从陈茹玉院士,获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8 年留校任教,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8-2007年间,先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学习、工作。1998-2001,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任助手(文部教官)、日本电话电报公司基础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战略的创造研究推进事业外国人研究员(JST-CREST)。2001-2007 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中央密执安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及州立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2007 年 10 月回国,任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授、渤海学者、博士生导师。2008
6、 年 11 月,创办天津砚津科技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总经理及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长期从事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相关的材料研究,在有机高分子膜材料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经验。主要涉及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材料、污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材料、以及燃料电池质子- 4 -交换膜材料等领域。合作方式:项目和技术寻求落地创业或合作创新项目名称: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化项目成熟性:产业化阶段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项目概述:我们正在研发亲水性聚氨酯的添加剂合作条件:同意以技术入股可对接企业:山东沂蒙博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3.周小春,男,37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青年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
7、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 398 号专业领域:新材料主要工作经历:20022008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读博士,获博士学位20082013 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至今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2008 获得洪堡奖学金2012 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支持合作方式:投资创业和合作项目名称:便携式甲酸分解制氢以及高新能燃料电池- 5 -项目成熟性:科研开发阶段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概述:甲酸作为一种储氢介质,具有无毒、常温常压为液态、可观的能量密度(1725 Wh kg -1)、价格便宜(约 2
8、500 人民币/吨)等优点,适合作为移动储氢。再结合先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可使得甲酸的能量高效的转化为电能。该项目将以我们开发的先进的甲酸低温分解制氢技术为基础,研究高性能的燃料电池电源系统。该制氢技术具有工作温度、能耗、氢气品质、成本、复杂程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突出优点,将使得开发出来的燃料电池电源具有较高的性能。合作条件:同意以技术入股可对接企业: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卢兴,男,44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通讯地址:华中科技大学新焊接楼 303 室专业领域:材料学主要工作经历:2011/09-至今,华中科技大
9、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型碳材料的规模制备及应用开发下一代碳基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构效关系- 6 -2006/04-2012/03,日本筑波大学CentreofTsukubaAdvancedResearchAlliance(TARACentre),历任 COE 研究员,博士研究员,教授级研究员合作教授:赤阪健(AKASAKATakeshi)研究内容: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掺杂改性及应用2004/11-2006/03,日本名古屋大学ResearchCentreforMaterialsScience(RCMS),CentreofExcellence 研究员(COEfellow)
10、合作教授:今荣东洋子(IMAEToyoko)研究内容: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领域:新型碳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宏量生产技术开发碳结构材料在新能源及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无机非金属团簇材料、晶体工程与非经典配位化学合作方式:项目和技术寻求落地创业 项目名称: 新型杂化分子:内包金属富勒烯 项目成熟性:产业化阶段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项目概述:对富勒烯进行化学修饰可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实现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来说,单一异构体的富勒烯双加成衍生物在有机光伏领域可作为更优异的受体材料。然而,富勒烯双加成衍生物的立构选择性合成仍然是具有- 7 -挑战性
11、的工作,因为在反应中通常会同时形成多种异构体。为了获得高立构选择性的单一双加成富勒烯衍生物,将两个基团通过铰链连接起来的修饰方法最初是被 Diederich 及其合作者提出来,并被证实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有机叠氮化合物加成是一类重要的富勒烯化学反应,可形成许多具有新奇结构的衍生物。叠氮化合物与 C60 的双加成反应极其复杂,因为在反应中会产生多种同分异构体,更困难的是这些异构体很难被完全的分离。对于未分离纯化的双加成产物,其结构的确定变得相当困难,导致富勒烯的双三唑啉衍生物的热解机理一直未被完全澄清。华中科技大学卢兴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个新型刚性铰链叠氮化合物,研究了其与 C60 的热化学反
12、应,高立构选择性的获得了不稳定的 1,2,3,4-双三唑啉 C60 衍生物 2。随后,产物 2 热解形成四种新型的双氮杂富勒烯衍生物(3a, 3b, 3c 和 3d),以上所有产物都被分离得到。更为重要的是,刚性的苯环铰链有利于所有的富勒烯衍生物(2, 3a, 3b, 3c 和 3d)单晶的生长及其 X-射线单晶测试。精确的分子结构使我们能够对产物 2 的形成及其热解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其中多个热解产物异构体具有非常有趣的加成方式,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被报道的。可对接企业: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5.程先华,男,57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通讯地址:上海市零陵路 645 号 50
13、1 室专业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8 -主要工作经历:2000.1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2008.1-2008.7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高级研究学者1998.1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992.71997.12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990.81992.7 上海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87.91990.7 上海材料研究所,工程师1985.81990.7 上海材料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合作方式:项目和技术寻求落地创业或合作创新 项目名称:稀土上转换纳米晶薄膜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稀土表面改性技术在提高
14、汽车轻量化用复合材料性能、零部件性能的应用;机械零部件用工模具强韧化新技术及其热处理技术项目成熟性:至今已申请近 100 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 80 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项目概述:先进表面改姓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机械零件表面性能(耐磨、耐蚀等),而且能环保节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1. 新型工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技术,能显著提高各类工模具使用寿命,提高其寿命 1-5 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 纳米表面技术,适用于 mens 微纳零部件,提高其可靠性。3. 上转换纳米晶薄膜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9 -将上转换纳米晶薄膜应用到晶硅电池,提高晶硅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光
15、电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将降低 7%左右。成果应用能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1-3 百分点,必将有助于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可对接企业:淄博德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6.曹成波,男,53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国家百千万人才、山东大学轻纺医用材料研究所所长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路 17923 号山大千佛山校区主楼专业领域:医用材料主要工作经历: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家、教育部科技奖励、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科技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环保部、北京、天津等十余省市科技评审专家,中国环
16、境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一直主要从事轻纺医药材料及化学品绿色技术与产品研发,主持取得 7项科技成果,皆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皆被多家企业采用,创造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 50 项;主持 20 余个科技项目,承担多项国家 973、863、支撑计划项目。合作方式:投资创业项目名称:环保型荧光增白剂生产技术与系列产品产业化/新型高值医- 10 -用耗材产业化项目成熟性:中试阶段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项目概述:本人在山东大学连续十多年自主研发的拥有 10 余项发明专利的具有国际
17、领进水平的荧光增白剂生产技术和动物组织处理技术,开发出一大类纺织、造纸等应用的新型荧光增白剂和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新型胶原支架材料,正以此类材料开发众多的新型组织修复材料与医用植入器械和环保型荧光增白剂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能诱导机体组织生长,渴望解决目前很多临床再生医学材料与植入产品普遍存在永久异物带来的问题,能极大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是新一代的组织修复材料与医用植入器械。其中,新型胶原基功能化组织修复材料技术填补世界同类产品空白。应用前景:产品可用于纺织、造纸、涂料、皮革、塑料、洗涤剂等行业和不同程度的烧伤、创伤、皮肤溃疡、整形美容、骨组织、软骨组织及软组织填充等领域,也可作为化妆品等细胞毒害性试验的活性载体和细胞培养的三维网络结构组织工程支架,可同时供应国内国际市场,预计到 2019 年市场占有率达到 20%至 25%。对解决癌症、糖尿病与烧创伤、白癜风的修复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可对接企业:淄博中南医药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陈东,男,35 岁现任职机构及职务: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教四 118专业领域:微流控主要工作经历:2016-现在 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