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8942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20150422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农业区域发展专题思考题1、农业区域发展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领域研究对象农业区域发展学(Agro-Regional Development)是研究农业区域形成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科学,基本研究任务:区域分工 就是要研究揭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农业区域划分与主体功能定位,将农业生产布局在最佳区位,构建不同空间尺度的农业区域分工体系;区域发展 就是要研究如何组织特定区域的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活动,探究特定区域的农业发展动力、目标与路径,探究特定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问题;区域调控 就是要研究农业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如何统筹农业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区域干预的政策设计,强烈的政策性是农

2、业区域发展学的重要特征。工业化国家发展历史表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是很难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的,需要“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农业区域问题是很难自行得到解决的。重点领域纵观国内外农业区域问题研究动态,农业区域发展学总是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变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拓展其研究领域,目前重点围绕区域功能、区域布局、区域动力、区域创新、区域贸易和区域调控等六大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1、农业区域功能主要研究农业多功能性、农业区域分工与农业区划;区域竞争力、区域专业化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食物安全与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2、农业区域布局主要研究农业最佳区位选择与区位结构变动;区域

3、比较优势与农牧业区域布局;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建设等问题。3、农业区域动力主要研究农业区域形成与发展;农业区域增长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作用;农业区域增长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机制等问题。4、农业区域创新主要研究区域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农业产业拓展和转移、农业区域格局变化;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农村区域建设;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创新与资源保护;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等问题。5、农业区域贸易主要研究区际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进出口;区域农业物流与信息;农产品供求与贸易的空间结构等问题。6、农业区域调控主要研究农业区域合作、区域协调与区域政策;区域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区域农业

4、开发与综合治理等问题。阐述农业区域统筹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作用和职能划分。2、农业区域演变的阶段论农业区域的发展阶段论 按驱动力主导因子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以资源驱动的形成期;二是以规模驱动的扩张期;三是以产业链驱动的整合期;四是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提升期;五是以多功能统筹驱动的稳定期。形成期:资源驱动形成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区域的发生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环境条件。在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区域形成的初级阶段,它的作用和贡献都是非常明显的、独一无二的。扩张期:规模驱动随着交通区位和贸易区位的改善,贸易量扩大,农业生产达到最佳区域规模,可以显著降低全过程成本,也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有

5、效地促进品质提高。规模因子驱动直接表现为优势农产品带的兴起。如美国著名的“玉米带” 、 “棉花带”等专业化生产地带就很有代表性。整合期:产业链驱动是农业区域的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产业链。现代农业区域发展,关键要靠有竞争力产业链的驱动,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这不但使产业本身运行有序,而且靠其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提升期:技术驱动是农业区域发展方式转型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技术创新,规模稳定是其重要特征。这个时期,技术创新已成为农业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技术创新属于最显著、可持久的一种的因素。 稳

6、定期:多功能统筹驱动 是农业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重要特征。现代农业区域处于创造性重建的过程,追求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统筹,把农业或农村区域建造成一个多样性、安定性和持久性、经济富裕的综合性生存发展空间。3、农业自然地域分异规律(1)纬向地带性差异由于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所引起的热量基本上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大致沿纬度的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深刻影响农业生产。 在我国,纬度越高积温越少;纬度越低,积温越多。作物熟制从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三熟甚至多熟。 (2)经向地带

7、性差异又称海陆地带性差异。一般是由于陆地离海的远近以及由此产生的海陆相互作用,导致出现降水量沿经度方向的递变规律。降水量的这种地区分布差异大致反映了经向地带性差异规律。大致的规律是:陆地离海越近,受季风影响越大,海陆作用越明显,干燥度越小,降雨量越多;反之,离海越远,受季风影响越小,海陆作用越弱,干燥度越大,雨量就越少。3) 非地带性差异又称垂直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山体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引起热量和水分的数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热量变化规律是海拔越高,热量越少,气温越低。雨量其变化规律是海拔高度越高,雨量越多; 海拔越低,雨量越少。非地带性差异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会干扰地带性差

8、异规律,从而影响特定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差异。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各种农业活动必须在自然环境允许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因地制宜,分类分区种养。4、区域增长理论(威廉姆森的倒 U 型曲线、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技术以及所需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增长极理论: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 1950 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

9、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 1957 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

10、的循环发展趋势。核心边缘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是 1966 年由弗里德曼(J.R.Fridemna)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一书中,正式提出的。1969 年他在极化发展理论中,又进一步将“核心一边缘”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归纳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主要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外围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倒“U”型理论概述:1965 年,威廉姆逊在其发表的区

11、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提出了倒“U”型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而且将时序问题引人到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 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该理论是以 库兹涅茨的“倒 U 型假说”为基础的,1955 年库兹涅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这一著名的假说:

12、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 。威廉姆森受伊斯特林实证思维的启发,把对区域不平衡增长问题的研究,由纯理论的假设和推演,转向了实证分析。他利用英格兰东部长达 110 年的经济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全世界 24 个国家的资料进行了“剖面和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了 “倒 U 型理论”,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 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1955 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

13、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倒 U 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 U 的形状。Y 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 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5、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 Thunen)1826 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从区域地租出发阐明了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着重强调了农产品产地到农产品市场距离这一因素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

14、的影响,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学科基础。(1)基本内容理论假设。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距离城市 50 英里以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人工产品供应来源于中央,而城市的食物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盐坑都在城市附近。即不考虑所有自然条件的差异,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孤立的假想空间里,农产品生产的配置与距城市的距离的关系。形成机制。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地租收入对同一种作物而言,随距市场的距离的增加而运费增加而减少。一般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 R-地租收入;P-农产品市场价格;

15、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生产量;K-距离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运费率。空间配置。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易腐烂的产品,而随着距离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产品。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为 6 个同心农业圈。(2)理论价值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孤立化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空间距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农业和其它产业利用土地的一般理论。一是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的之间的距离。二是不存在

16、对所有区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三是距离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布局是合理的,由此形成农业地域总体效益最大化。阐明了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应强化集约化程度,但距离城市很远的地方粗放经营往往也是合理的。杜能模型最初讨论的是农业问题,他提出的区位问题被称为“农业区位”问题,但现在来看实际上讨论的是产业带区位问题。(3)理论局限-随着技术和交通手段的变化,距离在农业带形成中的作用弱化。-只考虑了商品性农业,未考虑自给性农业比重大的特殊性。-只考虑了农业对土地的利用,未考虑城市(城乡结合部)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辛克莱尔研究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

17、了所谓的“逆杜能圈” ,即近郊弃耕-远郊集约化经营。从杜能所处的时代到现代,农业带形成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杜能的“孤立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现代都市群。同时,运输工具的现代化,运费迅速降低,也使农业地块与中心城市的相对位置对农业带的影响也不再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工业区位论(1)基本内容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 1909 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创建了工业区位论。他继承了杜能的思想,提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之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聚集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

18、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如果工资成本节约和集聚而产生的成本节约之和小于运输费用之增加,则原有的区位不变,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应当把工厂迁至工资较低的地方或集聚区域。工业区位论又可称为三要素区位论。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是要解决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条件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运费主要取决于重量和运距,其他因素,运输方式,货物性质等都可以转化为重量和距离。按照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分为遍地原料和局地原料。遍地原料即为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局地原料重量是指那些仅存在于特定区域的原料。运费指向论主要应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原料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原料指数(

19、material index)=局地原料重量 /产品重量其中,如果原料指数大于 1,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水泥);原料指数小于 1,工厂区位在消费地(啤酒);原料指数等于 1,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或消费地都可以(石油精制) ,即为自由区位。劳动费指向论劳动费属于地区差异因子,它是使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子。只有当这种“变形”节约的劳动费用大于新增加的运费时,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区位格局向廉价劳动费区位才发生一次偏移。这就是劳动费指向论的基本含义。劳动费指向论主要应用劳动指数判断工业区位的变化方向。劳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劳动指数=劳动费/区位重量区位重量(location weight)= (局

20、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产品重量如果劳动指数比较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密集产业多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型产业,一般从大城市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区发展,然后向落后欠发达地区或国家转移。集聚指向论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的降低( 产业集群、关联企业协作/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共享)。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生产集聚。集聚指向论主要应用加工指数判断工业区位的变化方向。加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加工指数=加工价值/区位重量一般而言,加工指数高的工业,积聚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2)理论

21、价值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对现实工业布局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韦伯区位论的主要特点有:(1)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2)他的指向论已经超越原本论及的工业区位范畴,事实上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3)理论局限尽管韦伯工业区位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但也不能期待他解决所有工业现象,仍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并成为比例地 增加,但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2)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3)企业与

22、其说关心成本最小,还不如说关注利润最大化的区位;(4)技术进步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原料使用量和劳动费及运费大幅度下降,运费和劳动费导向的区位类型逐步转化为消费导向的区位类型(李小建,1999) 。6、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一国的特定产业获得全球性成功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情况(一国的国内需求 )、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的共同作用,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国是否能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产生

23、竞争优势的环境。这个理论也就是著名的“钻石理论”或“菱形理论” 。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 劳动时,如果刚好 A 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 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 A 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7、产业梯度转移、农产品产业带的概念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

24、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梯度转移,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对某地区而言,包括外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本地产业梯度转移到其它地区两个动态过程。在我国, “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农产品产业带 一般的讲,农产品产业带是指以优质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为发展方向。主要生产某种专用农产品且在空间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势区,是加速现代化生产要素定向聚集、促建关联产业延伸、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区域平台,是农业

25、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具体表现形式。8、农业区域规划的概念对一定区域范围未来时期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所作的总体部署。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地域差异,确定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发挥区域优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农业开发和建设,使农业同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农村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具体内容是:全面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研究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和战略目标。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方案。确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与内容。提出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综合协调农

26、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用工业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开发建设项目的效益分析。提出实现区域开发与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特点、发展战略不同,规划内容也有所侧重。规划的区域范围,有不同等级(全国、省、地、县等) ,不同层次(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的差别。9、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各区名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 十个一级区:1.东北区。2.内蒙及长城沿线区。3.黄淮海区 4、黄土高原区 5.长江中下游区 6.西南区 7. 华南

27、区 8. 甘新区 9.青藏区 10 海洋水产区 还有 38 个二级区1.东北区。黑龙江、吉林、 辽宁(除朝阳地区外)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 主要特点:一年一熟;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相对最多的地区;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森林覆盖率高。 本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改变粗放经营, 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抵御低温冷害和洪涝、盐碱、 风沙等的能力;林区要以营林和更新造林为中心,加强护林防火,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本区有极其丰富的饲料资源,但肉类却不能自给, 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4 个二级区1大兴安岭林区;2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3长白山地林农区;4辽宁平原丘

28、陵农林区。2.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除大兴安岭地区外) 、辽宁朝阳地区、河北承德和张家界地区、 北京市延庆县、山西晋北和晋西北地区、陕西榆林地区沿长城各县、 宁夏盐池和同心县 主要特点:雨量少而变率大,春旱严重;无霜期 100150 天,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水热条件不够充足,而草原辽阔, 农牧兼营;北部为牧区,中部为半农半牧区,南部为农区;全国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地区之一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制止土地沙漠化的扩展,改变粗放经营和多灾低产状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布局, 牧区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草原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实行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

29、地和各种良种牲畜生产基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半农半牧区实行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的方针;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3 个二级区:1内蒙古北部牧区;2 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3长城沿线农牧林区。 3.黄淮海区:长城以南、淮河以北、 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以东 主要特点:小麦、棉花、 花生、芝麻、烤烟生产基地;3/4 为平原,土层深厚,无霜期 175 220 天,年降雨量 500800 毫米,活动积温 40005000;春旱、 夏涝,土壤盐碱化;温带水果苹果、梨、柿产量居全国之首;林牧业薄弱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综合治理旱涝碱,控制地下漏斗发展, 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

30、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和副业, 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4 个二级区:1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2 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3黄淮平原农业区;4山东丘陵农林区。 4、黄土高原区 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 伏牛山和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主要特点:年降雨量大部分约 400600 毫米,但变率大,春旱严重, 夏雨集中;本区近 70的土地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颗粒很细, 土质松软;无霜期 120250 天; 长期滥垦陡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按流域防治水土流失, 发展本区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大搞种草造林, 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

31、重,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大力建设基本农田,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4 个二级区:1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2 汾渭谷地农业区;3晋、陕、甘黄土丘陵沟谷牧林农区;4 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5、长江中下游区 淮河伏牛山以南, 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一线以东 主要特点: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年降雨量 8002000 毫米,无霜期 210 300 天,农作物可以一年二熟或三熟;平原约占 14,丘陵山地占 34,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淡水水域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稻谷、油菜、 茶叶、桑蚕茧、油茶籽、淡水水产品、柑桔、油桐、衫木、毛竹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渍旱灾害;

32、用地养地相结合,改进耕作制度;科学开发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水域,积极发展水产业。 6 个二级区1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畜水产区;2豫、鄂、皖低山平原农林区;3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4 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5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6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6西南区 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 宜昌溆浦一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 主要特点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丘陵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全区的 95,地形复杂,少数民族众多,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复杂多样;粮食、油料、甘蔗、烟叶、茶叶、柑桔、蚕丝产区;用材林、经济林和畜产品基地;油桐籽、生漆、 乌桕籽等林特产品和药材 主产地

33、。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发展灌溉,改变冬水田、望天田和雷响田比重大的靠天吃饭局面;改造低产田地,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林牧业生产,改变山区贫困面貌。5 个二级区1秦岭大巴山林农区;2 四川盆地农林区;3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牧区;4黔、 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5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7.华南区 福州大埔英德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南 主要特点唯一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高温多雨,四季常青,生物资源丰富, 夏秋有台风和冬季寒潮;山多田少, 人多地少;甘蔗、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柑橙等的主产区;橡胶的唯一产区;重要的水产品和蚕丝生产基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粮胶、粮蔗等关系, 建设以橡胶为中心的热作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大力改善水肥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 建立区内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果树和多种经营。5 个二级区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2粤西、 桂南农林区;3滇南农林区;4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5 台湾农林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