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解析摘 要:建筑设计与地域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周围环境结合建筑地貌,在保持原有建筑面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同时也要根据建筑地本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域特点设计出符合当地的建筑物,这样也能减少成本,降低施工难度。本文结合作者自己观点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城市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1 建筑的地域性 1.1、建筑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视角 弗兰姆普敦在现代建筑一书中提出了“建筑要根植于民族传统和地域场所,对世界迅速同质化了的生活空间进行重新思考,运用现代建筑的语言,使建
2、筑具有其场所性” 。这是对建筑设计表达地域性的有力诠注,教育建筑的地域性是其自身的根本属性,教育建筑离不开所在地的具体环节,教育建筑要体现地域文化的背景和地域的基本实际,这样的要求构成了教育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成为深入到建筑设计细节和微观的重要要素。教育建筑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交流的场所和文化阵地,是新兴的建筑类型,教育建筑的设计更应从体现地域性的角度着眼,影响独特的视角,将地域性更好地在教育建筑中表现出来。 1.2 建筑设计中地域性的表达方式 建筑要突出不高大、不突兀的基本原则,应该将建筑主体高度控制在 40m 以内,可以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拓展建筑的实际空间。在建筑平面组织中,应该利用各种
3、元素对空间进行组织与围合,将建筑的空间合理布置,保证了建筑整体的外观形象。在建筑总平面的布局上应该利用加减法对建筑空间进行处理,真正做到“不突兀” 。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 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 、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建筑的地域性包括地区的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最先活跃于北欧,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北欧一向重视地域与民族习惯的结合。近十余年来,由于全球文明与地域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也越来越被建筑师所重视,并引起了建筑师的积极探索。随着交通和信息变得快捷和便利,全球化的浪
4、潮不可避免地袭击了建筑领域。都市中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钢铁构架,全球化的建筑发展,让人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文化之根。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建筑的地域性的探索就显得更加鲜活和必要。建筑的地域性和现代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全球化的强劲走势,地域性建筑的理性发展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在积极汲取和融合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个性 ,做到文化自觉与认同并存。文化自觉应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欣赏和借鉴的态度上,而不是偏狭地排斥和拒绝其他文化。对建筑筑地域性的应用,也不应该固守着传统一成不变,而是利用现代的手段发挥出地域建筑更大的优势。以传统建筑的精华来推动现代建筑的
5、发展,是我们在建筑设计地域性中应该坚持 的原则。 2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 2.1 注重设计中尊重原始地域 从传统到现代,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我国建筑创作经过四代建筑师的努力,至今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形式的继承,将传统形式与现代主义结合形成现代建筑的模式。 深层的挖掘,建筑创作所继承的不单是传统的表面形式,具体的符号,而是蕴藏在传统深处的,文化框架式的精神,对落后的陈旧的东西应当抛弃,对有生命力的东西更加发扬,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建筑创作理论。 2.2 建筑设计的地域切入点 地域性建筑是中国建筑师最具独立精神,创作水准最高的设计倾向,实际上当今世界范围也存
6、在这种普遍现象,地域性建筑出作品,由地域建筑文化产生的命题,确实是建筑创作的一个切入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手法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的适应;文化延续;地方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传统民俗风情。 2.3 基于自然条件差异的表达 居住建筑是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原始社会中,人类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只能依附于洞穴、森林。因此,遮风避雨、寻求宜人的内部气候环境是建造房屋的原始动因。所以,在影响和决定建筑空间形式的因素中,气候条件是最基本、也最具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决定了地域建筑空间形式中最根本的部分。不难看出,处于相同气候带内的地域性建筑空间形式也呈现出相似性。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地
7、的传统居住空间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就产生了各个地区特定的风格 2.4 基于经济技术条件差异的表达 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建造水平的不平衡,使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以往固有的价值观念。建筑技术是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地域建筑技术的产生、发展除了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主要由地域的自然条件所决定。如地域气候、地质地貌、资源材料等等。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建筑适应了地域的多种要求。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创造属于人们的场所。地域主义应
8、该对技术采取一种真实的、合理利用的态度。 3 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性的通入 3.1 地域建筑的现代构造表达 建筑构造设计表达建筑细部的手段。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构造在建筑整体效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栋建筑的表现力往往是细部构造的好坏所决定的,对于地域性建筑来说,这一点也更为重要,材料的选用和构造形式也许就是成败的关键。有的建筑物的结构单元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和清水的做法,填充墙采用当地庄园用很多青砖清水空斗墙砌筑,坡顶部分采用木结构瓦屋顶,立面虚的部分采用大量木窗棂,这样的处理不仅在形象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利用构造的手段强化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内部空间也形成混凝土盒子空间和木结构
9、坡顶空间的变化。农村建筑物的在总体规划,尽量保留原有的农田林木,以田园风光为构思主题,保持农村的宁静安详的气氛,创造回家的感觉。 3.2 地域建筑的现代构成表达 传统的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构成方式上常常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传统的构成方式表现地域性建筑,就难于有所突破,如果用现代构成方式去表达,就会达到完全全新的效果。可以采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式形成一种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平面形式,用减力墙所围合的天井,先后悬挑形成一个个结构单元,单元体用楼板连接,每个单元之间用楼板连接成一个平台,在平台放之当地民宅形式的木结构坡顶构架,在平台放在混凝土结构的上面,用了一种桩子的手法,形成现代和传统建筑形象的
10、重叠,这个项目构成关系上还是很有特点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形态有紧密的联系。用现代构成手法使地域建筑在个性上有所提升。川军馆用减力墙结构,用商业和商住用了框架结构,二层部分每隔一跨抽取一品框架,再放进木结构,与川军馆形成统一格局。 结 语 尊重地域特征,加强同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域融合是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地域性建筑是中国建筑师最具独立精神,创作水准最高的设计倾向,实际上当今世界范围也存在这种普遍现象,地域性建筑出作品,由地域建筑文化产生的命题,确实是建筑创作的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张 骏,梅洪元.基于地域与场所特征的建筑表达以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实验楼及博物馆项目为例J.华中建筑,2008(09). 2雷大勇.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思考记哈尔滨市邮政局营业楼工程J.林业科技情报,2011(02). 3孙琦琪.基于地域文化下的交互空间研究浅析徐州市八一大堤西段景观建筑设计J.中外建筑,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