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会活动如何让人耳目一新?商会成立如雨后春笋,商会的活动亦可谓应接不暇,久在商会圈的资深人士忙于应酬之时不免也在反思:商会活动应如何调动会员参与热情?应如何在避免形式雷同的基础上办出实效,办出影响力? 2013 年 5 月 12 日、26 日,北京福建茶业商会利用周末时间组织的两次“中国茶行业创新人才专题研讨会”给业界带来诸多启示: 畅所欲言:持续至凌晨 2 点仍意犹未尽 “让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到同行的真实想法,我们关心的问题也能够得到专家现场答复。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很难得,希望商会以后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 14:00 钟签到,13:00-16:30 全程参与讨论,16:30-1
2、9:30 在晚宴上自由交流,随后“转移阵地”在宏建茶器店里与部分参会代表以及两位专家一直讨论到凌晨 2 点多,一位老板道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惊喜、兴奋、刺激、热烈参与组织此次活动的秘书处工作人员回顾说, “当我们看到老板们畅所欲言,甚至就某些问题持续展开认真探讨时,此前种种辛苦一扫而光!” 这些来自会员和组织者的反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茶行业日益凸显的人力资源问题实际上由来已久,既有行业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茶企业实力和用人观念问题,也与行业内外的宏观环境以及人力源成本的普遍提升等综合因素有关。因此,在活动的策划和筹备过程中,筹备组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第一、与会嘉宾要有代表性。 比如
3、,参与第一次研讨会的八位老板分别从事茶叶批发、茶馆、茶具、电子商务、茶叶品牌连锁等不同的主营业务,而且企业规模和用人需求也各有侧重。同时,筹备组特别邀请的两位专家,一个对德国的区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有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另一位则对国内国有、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用人特色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活动主题设计要引人注目。 人力资源是个大的话题,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主营业务不同的企业代表势必有各自的主要需求或者说兴奋点:同样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可能是个大难题,但在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可能就是个历史性的问题。这些情况是我们在会前筹备中事先能够预料到的,因此筹备组将讨论的主题聚焦在三个方面: 如何找到和留住茶企需要
4、的人? 如何提升和培养茶企已有的人? 如何借力和整合茶企中没有的人? 这三个问题各有侧重,基本在纵向和横向上能够确保与会企业家至少能够对其中一个问题产生兴趣。 第三、议程设置要调动每个参会者的积极性。 比如,在第一次研讨会的议程设计中,每位参会的茶企业老板均有15 分钟时间来介绍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而两位专家全程倾听老板们的发言后,其在最后环节的分享、交流和互动才更有针对性。 总而言之,由于这两次研讨会在与会代表的邀请、主题与议程设计方面做到了既让企业代表和与会专家感到意外的耳目一新,又尽可能切合了行业实际需求,因此不仅在会议进程中没有一位代表离开,而且出现了前文中介绍的从
5、一个会场转移到茶器店继续展开“深夜论坛” ,话题也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动人场面。 跨界传播:新媒体应用的结合也是一大亮点 第一次研讨会上有一个花絮,与会代表签到之后饶有兴趣地用手机扫描会议议程表上的二维码,这是商会会员此前不曾参与过的“游戏” 。 在会前筹备中,筹备组不仅安排专业的美工设计了会议背板,而且将北京福建茶业商会官方微博、微信的二维码印制或者投射在会议议程表与背板上。试想,如果这是一次几百或近千人参与的商会年会等大型会场,这些二维码会给商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日后的即时沟通带来多大的方便! 商会不仅在研讨会进程中引导与会企业关注新技术和新的应用,即时播报会议动态,而且在会议结束后立即通过官
6、方网站、官方微博、商会公众号发布了研讨会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使更多未能参会的会员群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研讨会的具体情况,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和解决茶行业人力资源问题。 北京福建茶业商会人力资源研讨会首要任务是探讨行业内的人才培养问题,其次是通过这两次精心规划和筹备会议力求在活动组织方面实现更多的创新。 从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筹备组比较圆满地达成了以上两大目标,而且也通过这两次研讨活动引发了更多“连锁反应”以及新的灵感、新的计划。比如有会员企业希望以后组织类似活动时能提前参与,共同策划,以便给予一些赞助等等。 作为一个集中了大量企业家的资源平台,在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的今天,商会活动的创新空间非常辽阔,提升活动策划的专业性与创新点将会为商会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