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资助流程 加强学生管理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直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各级部门关注的内容,如何建立有效的资助工作方案是各位教育者所关注的,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资助;心理;学生管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在逐年递增,在校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贫困学生的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所以当前学生资助管理成为了学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能够完善资助流程,加强学生管理,是教育工作者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各级部门也一直在探索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1 资助体系的体系构架 学生资助的的整体构架总体上来说就是包括“奖、贷、助、
2、补、减”五个方面。具体的就是各种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费减免等,通过这样五种形式,加强对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其中以助学金的资助力度最大,这一种资助方式也成为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年每生 3000元,可分 3 个档,惠及我国 430 万名家庭困难学生,约占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 20%以上。 2 助学金实施方面的不足 对于贫困学生的学费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解决,而在校期间的日常开支则可通过“奖、助、补”得到根本性解决。然而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发现在实践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正常功能发
3、挥。 2.1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有困难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的助学金资助,首先就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同时对家庭困难学生制定一系列的评定标准。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真实考查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是不可能。所以主要的认定依据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在评定时主要是参考第一张表,但是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证明水分很大,学生自己把表填好,然后直接到民政部门盖章就可。特别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
4、来说,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同学之间互不了解,只能单纯的通过学生申请以及上交的调查表来反映家庭具体情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另外,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特殊因素如单亲、低保户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中,但由于高校办学规模普遍很大,每位辅导员下面要管理 200 多位同学,要做到准确无误很难。同时对老生来说,虽然同学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但是要撕破脸皮揭发需要一定勇气。 2.2 受资助学生心理波动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面对助学金的资助政策,通常有这样几种表现。 1)积极进取。这类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贫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把贫困视为一种挑战而
5、更加奋发努力,获得资助后,心态良好,积极向上,努力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就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开朗活波,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表现了很大的热情。 2)心态平和。他们心态平和,能正确对待学校的各项资助措施,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但经济上存在的压力使他们在业余时间要忙于兼职以赚取生活费用,所以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就相对的减少。也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 3)性格孤僻。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悬殊较大。同学们聚餐,因囊中羞涩而避之一旁;参加学校成立的社团活动,又苦于没有任何特长;与同学进行交流
6、,又因为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中断,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最后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形成敏感孤僻、沉默寡言的性格。 其实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他们心理是渴望大家的认同,想方设法地改变贫困现状,他们在获得资助时,不希望家庭的贫困为同学所知,遭受同学们同情的眼光,如果对于他们不能很好的做好心理工作,就有可能照成其扭曲的性格。对其以后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4)不知感恩。目前在学校中还出现了一小部分学生,对于贫困,他们怨父母、怨社会,拿到助学金后,认为这就是自己应得,胡乱挥霍,完全不知道感恩,对周围的一切也都表现得很淡漠。这一部分学生如果不进行感恩教育,会逐渐变得自私自利。 3 建议改进的
7、措施 3.1 建立家庭经济情况档案 如何有效准确地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认定,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且繁难的任务。 目前,有些学校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如要求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进行公开演讲,向大家介绍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还有的学校要求申请学生撰写论文,进行资助征文比赛。但是这几种方式目前毁誉参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准确认定贫困生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为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建议应该从高中开始建立学生的经济情况档案,进入大学后,有前面 3 年的档案作为辅助证明,有助于贫困生的认定,同时由于学生在学校消费一般都通过校园卡来进行,所以学校有关部门可以打
8、印出申请困难认定学生在校期间校园卡的消费记录。对于家中有重大疾病的,要求其复印病历,对于残疾家庭,要求复印残疾证等等,利用这几方面同时进行来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落到需要资助的同学手中。 3.2 实现多元化的助学行为 面对我们这种刚刚升本的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贫困农村,贫困生人数较大,要解决大学生贫困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和大学资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在国外,许多企业、基金会和个人纷纷捐资助学,在学校设立了大量的奖助学金。这些奖助学金有的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而设立的;有的则是专门为资助贫困生而设立的。近些年,在国内,这种
9、资助方式也不断涌现出来。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而且这种资助方式还存在分配不均匀的特点,像名气不大的学校,社会力量不愿向其提供奖、 助学金,但实际情况却是学校内贫困生比例相比于重点院校反而要多,贫困生问题很难解决。因此,必须在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上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制订有关的法律政策和减免相关税收政策来规范和激励,使之健康有序的发展。3.3 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关注与引导 除了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外,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理波动,作为辅导员应该积极的关注,给予帮助、教育与锻炼。 1)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四级体系,从各方各面关心他们、亲近他们。使他们感觉到温暖,
10、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让他们能够放下心防,敞开心扉,去倾诉。 2)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各种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 ,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力。 3)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摆脱自卑阴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现每位同学的特长,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有益活动,如组织大手拉小手,到附近贫困农村进行支教等,让同学们在其中找回自信,调整心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真挚的友谊,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找回自信与自尊。 4)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
11、但现在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获得别人帮助时认为理所当然,所以在校期间进行感恩教育是必须的。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宣传栏或者各种活动的方式,让同学体会到国家的帮扶、父母的艰辛。比如开展感恩日活动,让大家畅谈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开展劳动日,让大家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等等。 3.4 相应提高学校各项评奖评优的奖励额度 在本校中,去除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的额度是 1000元 500 元、300 元,奖学金的额度相比于助学金来说,不仅少,而且要拿到需要一定的附加条件,那就是学习成绩优异。所以有些同学把目光转向了助学金。这部分同学甚至产生不良的心理,认为学习没用。对于此种情况,建议
12、学校的各项评奖评优如“三好学生” 、 “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金额至少应与国家助学金的平均数相当,才能平衡学生心理,激励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不断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流程,加强学生管理,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致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碧,孙远雷,黄飞江.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5,5. 2 吴科启,白青.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3 王震,赵颂平.试论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5,5. 4 蒋伟.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