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院校管理的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与适应分析摘 要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由于很多原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中师生发生冲突的频率与危险性比较高,给学校与师生双方带来的消极影响非常明显,严重的师生冲突会给师生双方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虽然导致冲突的原因很多,但是师生双方伦理与法律观的不一致是引发师生冲突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探讨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伦理与法律方面分别进行了成因分析,最后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下高职院校管理的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与适应对策:树立教育人道主义观念,合理道德调适师生关系和注重院校校长的伦理法律限制。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伦理 法律 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尹江海,苏州
2、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组织人事处长,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210-02 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有形的教育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往往只是一个人员投入与硬件投入的问题,而无形的教育障碍则会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构建核心社会领域中,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广泛发展,但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这种无形的问题影响到高职院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国家三令五申之下仍2然存在的院校乱收费、院校人事分配中不公平的暗箱操作、校长权力寻租所产生的腐败行为、院校以各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剥夺学生的考试权
3、、受教育权等权利。此相应,社会各界对院校教育领域中这些不道德或违背伦理现象的批判声不绝于耳,并开始对公共教育体制、公共教育政策和院校组织活动的伦理性提出质疑。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高职院校管理的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与适应对策。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国“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宏观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就愈发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广泛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学校定位失衡的显著特点是过于社会化与市场化,导致热门学科结构性过剩,专业课程众
4、多,基础学科发展后继乏力,也使得很多院校的特色性丧失,也很难适应产业结构转移的变化。其次是院校教育的学历化,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其要注重职业观点,而不是全科教学。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也有着向学历化发展的趋势,导致职业指向不明显,从而使得人才结构培养失衡。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问题形成的伦理与法律成因分析 (一)伦理分析 伦理或即道德,是一个社会、时代意识形态的基本框架,也即价值世界观、人生观念。人类一方面需要掌握科学技术和知识,以创造和改造世界及其自身,同时更需要指导组织行为的意识形态建设,如果一个3社会或一个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出现了偏差,那么,他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可
5、能给人类带来的作用将是相反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人的道德伦理教育比科学技术的教育更加重要,或不可或缺。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也经受着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院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二)法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数量之多、频率之快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曾有过的,但社会生活并未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必然依循这些既定的规则和秩序有条不紊地运转,也就是说,这些法律并未在人们的心目中和社会生活中生根而真正变成实际的生活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与此相应,教育类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甚至在社会上经常有教育法是“软法律”的说法。尽管这种局面的形
6、成有着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原因,但教育工作者的守法观念和意识不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内在原因。 三、和谐社会视域下高职院校管理的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与适应 (一)树立教育人道主义观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等等观念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共识。教育人道主义观念也是以人为本为基础的观念,其认为教育的价值就是在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高职教师在教学与管理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伦理教育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比如建筑工程系与土木工程系在施工管理、房屋管理、市政工程等课程案例教学中,就应用组织学生讨论参与人员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尽量4与合理建设各种项目、房屋与市政工程,而不是仅仅考虑利
7、润最大化?还比如生物技术系教师在讲解制药技术的过程中,除了讲解基本的制药原理与技术外,就需要教育学生有人文关怀,要最少的成本与最可靠的质量或者最大的效果,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利润。 (二)合理道德调适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社会人都有他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教育就是为有不同类型的人们提供服务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合理道德调适师生关系。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就是要上好每堂课,抛弃功利性,备好每堂课;学校也不应该给教师造成异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要让他们潜心思考钻研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更新自己的教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职责就
8、是能够经受各种诱惑,树立作为学生的“职业精神” ,能够安心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发展健全与良好道德的身心,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 (三)注重院校校长的伦理法律限制 众所周知,道德是一种非权力强制,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选择,不仅应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还需要外在的强制力量支撑。对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研究也表明,院校校长的腐败者与文化程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有关,对他们不道德行为的遏制,除了教育劝导以外,更要依靠制度的约束和惩罚。要加强校长职业道德的立法工作,健全法规制度,制定出高职院校长道德行为准则 、 院校管理干部道德法等法规,在法规中细化校长的监管责任5
9、制和过错责任制。 总之,在和谐社会视域下,要构建和谐师生伦理与法律关系,对师生伦理关系中重要的教学管理关系进行法律调适,对师生间的管理关系应该纳入法律调适的范围,而教学关系可以用道德规范来调适。 参考文献: 1夏业良.教育寻租:教育腐败的源头.探索与争鸣.2010(2). 2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马向真.道德选择的心理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5郑海燕,吴雪梅.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6许琼华.师生冲突的多视角解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0). 7王琪.放下你的权威,从尊重学生开始.天津教育论坛.2010(1). 8张金芳,刘秀英.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刍议.龙岩师专学报.2009(2). 9张仕华,王洪兵.从伦理走向法治:改进院校师生关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 10谢运策,徐德刚,刘梦清.高等院校依法治校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大学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