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探索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优化城市内部各种物质要素的空间组合、优化城市整体布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吸取滨海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经验,并以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为案例,在对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探讨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威海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构想,以创造开放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寻找优化威海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途径,以更好地指导威海城市建设。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结构模式;
2、空间动力;威海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reasonabl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city spatial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for various internal elements to optimize the city overall layou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
3、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astal city spatial structur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from coast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Weihai city as a ca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2structure in Weihai city history, study on
4、coastal city spat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trend, explor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Weihai city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mode, reasonable and Weihai future city space structure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to cre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ble, open, find ways
5、to optimize future city spatial structure in Weihai City,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Weihai cit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structure model; dynamic space; Weihai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本文通过对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吸取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经验,并以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为案例,在对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
6、上,研究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探讨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威海未来城市空间结构构想,以创造开放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寻找优化威海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途径,以更好地指导威海城市建设。同时为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探索生态恒动性条件下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背景 3.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景观生态学最简单的表述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景观生态学会(AILE)指出,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层域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包括对景观异质性、生物、地理及省会成因的分析。 目前,新一代的景观科学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同时
7、,景观生态学也是生态学的一门新兴应用分支,其发展历史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对其理论的认识并非一致。简言之,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组成类型、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所在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正如其它生态学组织单元(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
8、相辅相成的一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为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4的依托。其主要原理与功能归纳为:景观整体性、景观异质性、景观层域性、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生态流、镶嵌体、斑块廊道基质、景观韵律、源汇系统、一般应用原理与方法等十方面“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邬建国(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系)生态学杂志2000,19(1)(图 3) 。 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景观系统。即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对景观系统
9、整体性的认识是景观生态学得以整合的理论基础,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研究景观系统结构。.突出作为自然文化综合体的景观的整体极其空间异质性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苏伟忠杨英宝科学出版社 2007,6(1)。 .对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简要概述 景观异质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系统的基本特征。景观是由异质要素组成,是景观的结构特性,景观异质性主要源于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内源演替,体现在景观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其时间变化上。包括空间结构,空间组成,空间相关三部分,景观格局是其具体体现。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异质性的层域特征。 景观层域原理。包括层域及其判断标准和等级理论。层域本质上是自然界
10、固有的特征或规律,而为生物体所感知。 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景观结构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景观结构与景观功能,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流之间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5图 1 主要景观结构类型图 2 景观变化的主要过程 景观生态流及源汇系统。生态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能量在各个空间组之间的流动称之为生态流。 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梯度和镶嵌。镶嵌的特征是对象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_以南京都市区为例”张振龙马国强生态经济 2010,6(图 1) 。
11、景观韵律。景观韵律是对一定时空内景格局的定量描述,提供的是关于镶嵌体内容的信息,韵律特征与一定的生态功能和过程联系起来“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石崧华中师范大学2002,5。 源汇系统。在地球表层系统普遍存在的物质迁移运动中,有的系统单元作为物质迁移源,而另一些作为接纳迁移物质的聚集场所。 图 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弗曼的空间方法 弗曼的空间方法是指通过生态系统或者土地利用的格局,保护任何6区域、景观、主要地段的自然过程、生物多样性的数量和重要属性。主要把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关键原理整合到规划中,概括出一个一般性的景观生态规划原理。首先需要一些关键资源的调查和制图,并利
12、用五个主要原理原则作为指导,他们分别是:景观背景;景观整体;景观内的关键趣味;生态过程目标“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叶玉瑶张虹鸥周春山许学强 城市规划 2008,32;空间属性(图 2) 。 由于涉及众多规划与实践调查内容,在本文里就不再赘述。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的,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 城市的地形。例如,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形成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兰州这样的
13、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江狭长布局;十堰这样的山区城市则沿山谷绵延扩展;大连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像保定这样的平原地区的城市则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本文主要通过景观学派对滨海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探索。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异同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地域结构模式,并不同于传统城市的同心圆模式或扇形模式,而是更加偏重于基于伯吉斯、霍伊特等提出的多核心模7式(图 5) ,城市内部结构均为单中心,而忽略了重工业更是滨海城市结构的重要特点,重工业以及住宅区多零散分布于市郊。 图 4 扇形城市地域结构图 5 轴向同心圆地域结构 1 中心商业区 2 批发和轻工业地带 3 低收入住宅区 1 中心商业区 2
14、 过渡性地带 3 中产阶级 4 中收入住宅区 5 高收入住宅区住宅区 对于滨海城市而言,除 CBD 为大城市的中心之外,还有支配一定地域的其他中心的存在。而由于同类活动集聚效应而集中,在不同片区内形成不同性质和空间使用功能的差别。再加之某些活动负担不起理想区位的高地价,使得海岸线形成高密度区域形成高密度,低专门性的景观商业带,而其他区位则呈现中低密度,高专门性的多核心区域。现代滨海城市,正是由于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及历史遗留习惯和局部区域的特殊性,才导致城市地域多核心的产生。 假设付租能力较高的高密度住宅倾向于接近中心点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但最接近这些经济体的空间却被商业和轻工业所占领。由于
15、这种多核心模式(图 6)并没有假设城市土地是均质的,因此个土地功能区的布局并不成一定序列,而是像扇形模式一样(图 4) ,在每一个核心区位中,呈现出不定的辐射运输路线,其空间布局也是非常具有弹性的。 8图 6 多核心模式的城市地域结构 1 中心商业区 2 批发与轻工业地带 3 低收入住宅区 4 中收入住宅区 5 高收入住宅区 6 重工业区 7 卫星 商业区 8 近郊住宅区 9 近郊工业区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动力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本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要素运动过程中在地域空间上的反应,集聚是城市空间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形式,表现为向心聚合的倾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而分离则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16、产物。表现为更多的复杂化和多样性,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成为了其存在和运动的基础。因此,诶里克森的要素运动模式成为了滨海城市的主要空间动力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外溢、分散、填充三个阶段(图7) 。 图 7 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模式 .外溢专业化阶段 早年,城市各种功能溢出,在周围的不同地形的作用下,形成专业化结构,扩散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附近地区,收到参差不齐的海岸线的制约,扩散主要以扇形扩散为主,对市中心的依赖性很强。 .分散多样化阶段 9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城市迎来了扩张发展的高峰期,城市边缘区迅速膨胀,除了人口与工业的发展外,由于私人轿车的发展,商业及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向外延伸突出,扇形
17、扩散的同时,进入不规则的圈层扩散阶段,边缘区独立性加强,以非农产业为主,并依托海岸线和港口优势,形成独立性更强的小型核心区。 .填充多核化阶段 现代滨海城市形成后期,空间上以内部填充为主,地域扩展进入稳定阶段,在伸展轴与环形道间的未开发土地以及已经形成的小型核心区与市中心之间的缝隙区域得以开发,而一些更加具体的核心区位,形成新的核心。 基于景观生态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探索-以威海市区为例 威海市区主要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威海市区区域概况 威海市区三面临水,一面临山,地势北部山峦迭起,南部平坦宽阔,海岸线参差不齐,凹凸交错。威海市是全国投资硬环境 40 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 50 强城市
18、,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1996 年威海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1997 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9 年成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 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中国城市。2009 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 威海市位于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区内除昆嵛山海拔高度 923 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 700 米以下,大部分为 200 米3001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 25 度以下。山丘中谷地多开阔,多平谷;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 15.77%,丘陵占 52.38%,平原占 27.5
19、6%,岛屿占 0.28%,滩涂占 4.01%。河网密布,河流畅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势中部高,山脉呈东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多港湾、岛屿。 威海市域生态敏感区分布图威海市区地理信息分布图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对于威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探索和研究的主要方法:试图根据人类影响强度对市区景观进行分类,并对城市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对威海市区景观要素的组成进行功能性分析和再布局。最后,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市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进行调控。 威海市区景观空间与格局 .根据人类影响强度对市区景观进行分类 根据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强度,可以可以把景观分为五类 自然景观。包括森林,海岸线,海岸滩涂,海岩和山地,以及沿海湿地。 经营景观。包括经营性林地和草地,绿地绿化或高尔夫球场海水浴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