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摘 要】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常用的手段之一是财务重述。财务重述即会计差错更正,其包括两种形式的内容,一种是会计师判断失误所致的客观因素,另一种是以盈余管理为目的的主观因素。第一种财务重述是一个会计计量问题,第二种是一个经济行为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二种以盈余管理为目的的财务重述,即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蓄意制造会计差错而进行财务报表重新陈述。 【关键词】财务重述;盈余管理 1.引言 财务重述,是指对先前发布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虚假性、误导性或遗漏的信息,自愿或被审计师及监管者责令进行修正的一种事后补救行为。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在国内外呈现出“蔓延”局势,上市公司进行财务
2、重述的数量与比例逐年攀升,引起了实务界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财务重述表明之前财务报表的不可靠与低质量,通常造成公司市场价值损失、公司资本成本上升等严重的经济后果。与国外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日益严重的现象相呼应,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中也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后,频频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方式发布各类补充更正公告,对已经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信息遗漏和信息错误进行更正和解释。这种以发布补充更正公告的形式,修正年报中存在的问题的行为在我国会计实务界被形象地称为2“年报补丁” 。上市公司的这种年报补充更正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重述,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环
3、境构成了严峻挑战。财务重述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中出现了人为的遗漏或者错误,年报信息质量低下,从而引发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以及公司管理者诚信与能力的质疑,严重威胁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带来公司市价的下滑。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毁灭公司价值财务重述呢?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71 年 7 月发布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 20 号意见书会计变更(APB 20:Accounting Changes) ,要求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它对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了定义,并引入了财务重述的概念。2005 年 5 月,美
4、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第 154 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将财务重述表述为:修正前期发布的财务报告以反映这些报告中存在差错被更正的过程。可见,FASB 表述的财务重述是专指不再包括其他会计变更的会计差错更正。而我国财务重述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2006 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具体定义了“前期差错” ,提出“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告造成省略或误报。基于对“差错概念”的理解,我国将财务重述表述为:上市公司对虚假性信息、误导性信息或信息遗漏的历史财务报告进行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我国对于“财务重述”的概念中还3需
5、加以关注的是“年报补丁”这一概念。 “年报补丁”是以李韬、王毅辉等人为代表提出的,他们认为“年报补丁”是我国上市公司已公布的财务报告不再可靠时而发布的对历史公告的补充和更正。 由此可见,美国将财务重述概念理解为:财务重述是指财务报告、公共财务信息,或是指一种被更正的过程。而我国认为财务重述是一种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二者在定义的描述方面存在差异。 3.财务重述动因研究 3.1 资本市场压力与财务重述 融资需求被认为是导致财务重述的主要资本市场动因之一。当公司资金不足并希望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时,管理层就可能操纵财务数据(或盈余管理)以改变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公司价值的预期,进而以更高价格出售股票或是
6、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财务预期(包括公司盈利、成长性等)是导致财务重述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动因,因为没有达到财务预期可能带来股票价格的负效应,降低公司的声誉,导致公司在业务经营中遭受损失。所以为了迎合财务分析师、市场投资者和管理部门,上市公司可能采取各种激进手段来达到外界对公司的财务预期。Richardson et al.(2003)研究发现,盈余重述公司在未来盈利增长方面承受了更高的市场期望,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操纵以维持盈利增长或超过预期的盈利,而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最终导致了更频繁的财务重述。 3.2 高管薪酬契约与财务重述 高管薪酬契约通常被认为是财
7、务重述的第二类重要动因。在现代企4业中,股票期权及其他股票相关收入被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成为激励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股权激励虽然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趋同,减少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也可能激励经理人采取不恰当甚至违法的手段来提高盈利、抬升股价以达到自利目的。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在好的时机操纵股票价格能够给其带来超额的收益,但如果时机不佳,其受到的惩罚却是非常少的。因此,当管理者很难达到好的业绩来支持股票价格的增长时,便拥有动机操纵股票价格,进行盈余管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加大了财务重述频率。 4.案例分析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1 公司简介 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保健品
8、及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和制剂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产品结构由最初单一的女性美容保健品扩展至包含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妇科用药、抗肿瘤药等众多门类,已上市产品 30 多个,如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意可贴等产品均以其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畅销全国。 4.2 事件经过 太太药业计划于 2001 年在上交所上市,因而 2000 年的年报利润做的相当不错,给投资者企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印象。在 2001 年该公司以每股 24.80 人民币元溢价发行 70,000,000 股境内上市内资股(A 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总额计 1,736,000,000.00 人民币,公司得以顺利上市。而在 200
9、1 年的年报中就声称 2000 年度存在少计营业费用、坏账准备、未抵消母子公司之间的未实现销售利润、无形资产专有技术5摊销年限错误等重大会计差错问题,将 2000 年度合并净利润调减 879 万元。调减项目如下所示:(1)由于对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摊销年限进行会计差错更正,采用了追溯调整法,调减二零零零年度净利润计2,666,669.67 人民币;(2)补计应计入二零零零年度的营业费用计3,542,510.10 人民币;(3)补提二零零零年度少计提的坏账准备计856,274.72 人民币;(4)转回以前年度误计入费用类账项的无形资产计 1,421,000.00 人民币;(5)抵消二零零零年度未抵消
10、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未实现销售利润计 3,146,856.83 人民币。 融资需求是太太药业进行财务重述的主要原因,公司准备上市吸引外部融资时需要良好的企业业绩报告,因此管理层就通过盈余管理操纵财务数据,粉饰报表,提高业绩,使公司得以顺利上市。管理层操纵财务数据的办法就是在 2000 年度虚增企业利润,在企业顺利上市后,又在 2001 年的年报中披露 2000 年度存在重大会计差错问题,需要进行重述,将 2000 年的合并净利润调减了 879 万,这显然是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目的,通过会计重述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5.完善财务重述的措施 5.1 完善财务重述披露的质量要求,加强监管效率。对财务重述
11、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格式(如制定规范的年报重述标准表格及对重述原因、重述内容、重述可能导致的后果等信息作出详细规定) ,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有意歪曲、隐瞒或者延迟披露信息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惩戒,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外部约束机制。 5.2 改善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治理。对外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内部治6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报告重述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一种直接反映,存在重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源于公司内部治理不到位的产物,因此,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行财务报告重述的可能性。 5.3 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证券市场许多重要事件,如“安然事件” 、 “银广夏事件”等,首
12、先都是由新闻媒体披露的,媒体的广泛揭露和深度报道是引起对这些问题关注的一种有效机制。因此,应当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让信息披露作假、违法违规者接受舆论的拷问。参考文献: 1魏志华,李常青,王毅辉.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分析:1999-2007J.证券市场导报,2009(6): 31-38. 2李婉丽,陈丽英,吕怀立.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操控以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7):69-76. 3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4):24-30. 4雷敏,吴文锋,吴冲锋,芮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补充更正问题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6(4):38-43. 5陈丽英,李婉丽.错误还是操纵?盈余重述归因研究J.预测,2011(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