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977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云计算构建BIM模型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信息的无缝集成并提高管理效率,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捷径。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背景、国内研究现状及其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BIM,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 研究背景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诸多主体参与的繁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海量的信息需要运算和处理,如何解决传统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信息丢失、休息断层、信息孤岛问题,并建立强大的运算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

2、关键。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模型不仅是建筑的几何 3D 模型,其内部更包含着其它静态的和动态的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的所有信息,所以 BIM 信息模型是我们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目前的 BIM 模型主要有 3D 模型(几何模型) 、4D 模型(进度模型)和 5D 模型(费用模型) 。三维 BIM 模型主要包含建筑的几何形体数据及相关联的材料物理性能数据,四维模型是在三维模型基础上附加一个时2间轴,形成基于三维 BIM 的施工进度维,五维模型是在四维模型的基础上附加一个费用轴,形成基于四维 BIM 的施工成本控制维。目前在

3、建筑工程行业,BIM 已成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协同工作的焦点,BIM 建模技术也成为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 BIM 虽然如此高贵而美妙,但是如何构建 BIM 一直是建筑业界的一个难题,因为构建 BIM 就好比搭建一个虚拟的建筑,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大量的设计人员协同工作,需要进行海量运算,需要大量的软硬件设施,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 BIM 模型构建模式是设计师基于个人电脑单兵作战,设计文件的交流除了用 U 盘拷贝外,有时也通过服务器共享,各设计师之间的文件交流都是交叉混乱的,这种情况经常严重影响设计进度和质量。当然也有企业采用设计协同工作模式,传

4、统的方法是将设计文件放在执行共同标准的平台上进行协同设计,但要实现这种工作方式必须基于以下两点:首先要有标准约定,其次要有公共 IT 平台,但环顾我们的周围不会发现哪两台工作电脑上的应用程序的设置相同的,包括同一公司,同一专业的设计人员,所以以上方案也仅是权宜之计。而云计算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将各种建筑软件的标准版本映射在云上,所有的用户在协调设计过程中都执行这些标准程序,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协同工作的标准化问题。同时云计算平台还能够克服异地限制,从而实现广义上的实时协同和数据共享。当然云计算最主要解决的还是海量运算问题,设计公司为了表现建筑的真实渲染效果,往往要制作 3D 动画,有些公司甚至

5、制作建筑动画漫游短片,用以给业主展现更完整的3建筑设计,完成一部短片需要渲染出每一帧画面,传统的基于设计师个人 PC 的渲染有时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使其 PC 配置已经达到4 核 16G) 。而应用云技术,渲染工作可以与其他工作同时进行,只需要按照优先级分配运算资源,即使在下班时间,云平台所有的 CPU 都可同时投入到该运算过程中,从而大幅度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速度和质量。国外的状况是,运用云计算的高质效果图片或动画帧的渲染时间已经由小时级提高到秒级。这一切都为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创造了先决的技术条件。 建筑项目各参与主体基于 BIM 模型的协作贯穿建筑全寿命周期,建筑全生命周期

6、的各专业信息都集成在这个模型上面,当然这些信息都是按先后顺序加入并传递的,但整个设计过程是项目组所有人员同时搭建这个模型,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参与人员实现广义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协同工作,要实现这一点目前只有云计算平台能够达到。 综上所述,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不仅解决了构建 BIM 过程中的海量运算问题,也解决了 BIM 模型数据的安全问题,在美国,Little 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和经济效益。在中国国内,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目前只是处于概念和启蒙阶段,有公司做 BIM,也有公司做云计算平台,但真正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公司基本上没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柏慕进

7、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Bim China) ,其作为国内站在 BIM 技术最前沿的专业培训和项目咨询公司,目前正致力于基于红帽企业和西安跃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云计算平台构建 BIM模型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云计算和 BIM 分别是当前 IT 领域和建筑行业的前沿热点课题,虽然截止到目前,云计算甚至还没有一个共性的定义,BIM 之于很多建筑行业人士也稍感陌生,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云计算和 BIM 的结合。基于云计算的 BIM 模型研究比较靠前的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而美加两国主要是基于建筑设计角度来利用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在建筑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研究并不多。国内基于云计算

8、 BIM 模型研究基本处在启蒙阶段,以上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1)美国情况。美国的 Little 多元设计咨询公司已经着手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Little 公司员工规模是 200 多人,他们共配置了 20 台高性能图形云工作站(HPGW) ,自从配置 HPGW 以后,设计人员的计算机更新周期不再是以往的 2 年,而是 4-5 年;而手提电脑甚至可以用到物理报废为止,基本是 4 年左右。由于大量的运算不再在手提电脑中进行,所以 Little 公司目前给设计师的标配手提电脑的价位在 800-1000 美元,而不是原来的 2200-2500 美元,据此估

9、算,Little 公司在未来 10 年中用于购置个人电脑的费用会由原计划的 300 万美元减少到 100 万美元,这还不算软件费用,仅其硬件费用将降低约 67%。同时 Little 应用云技术以后,彻底克服了传统构建 BIM模型时的几个主要问题:即海量运算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实时协同问题、信息共享问题等。Little 的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战略达到了“一箭多雕”的商业效益。 (2)加拿大情况。加拿大在 BIM 的数据标准即 IFC 方面的研究卓有成5效,因为 BIM 模型要进行数据集成,首先必须要把建筑行业各应用软件生成的虑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也就是说大家都必须遵守 IFC 要求的 BIM

10、数据格式,加拿大在这方面制订了很多相关标准,并且有很多标准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3)国外的云计算平台研究情况。国外的云管理平台商家主要是红帽公司,红帽企业的 Linux 5.4 是虚拟化解决方案系列产品的基础,提供了诸多的虚拟化功能,包括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技术以及 Intel Directed I/O 虚拟化技术和 PCI-SIG SR-IOV。这些技术允许一个基于Intel Xeon 5500 系列处理器的平台中的多个虚拟机直接共享I/O 设备。新版操作平台在继续向客户提供对多种已认证软硬件的支持同时,还具有更好的 I/O 吞吐量并包含供开发人员使用的更多的工具。 (4)中国情况

11、。云计算在我国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于 2007 年启动了国家“973”重点科研项目“计算机系统虚拟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 年 11 月 11日,全国首家云计算产业协会在深圳成立,协会的成立标志我国政府对于云计算产业在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标志着深圳市企业对于云计算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关注与信心,深圳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迈向成熟,而云计算产业则给深圳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当前深圳是全国首个大力发展云计算的城市,现在有 100 多家企业从事云计算相关产业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未来产业将蕴藏巨大的商机。2009 年 12 月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在

12、北京成立,四十多家企业一起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2010 年 8 月上海公布云计算发展战略,3 年内,云计算将6为上海新增 1000 亿元的服务业收入,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转型,培育 10 家年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和 10 个云计算示范平台。2010年 10 月 22 日,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业内人士表示,在两部委的推动下,云计算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望在 3 年内突破 1 万亿人民币,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国内的云管理平台主要是跃腾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服

13、务器虚拟化管理平台,它利用虚拟化的强大能力将数据中心转化成为显著简化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安全和低风险地提供新一代灵活可靠的 IT 服务。云管理平台能使企业的运作建立在更高效、更科学、更精确的平台上,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单位,成为社会发展的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云管理平台为业务系统提供灵活的部署、运行与管理环境,屏蔽底层硬件、操作系统的差异,为应用提供安全、高性能、可扩展、可管理、可靠和可伸缩的全面保障,降低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应用系统的成本。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建筑工程行业是“传统工业”中的传统工业,是和“土”打交道的产业,从来都是“傻大笨粗”的代名词,随

14、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如何实现信息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技术集成了当今 IT 领域和建筑行业最顶尖的“云计算技术”和“BIM”技术,它可能是我们建筑行业步入信息化天堂的云梯,也可能是我们建筑行业契合信息化时代脚步的敲门砖。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研究的7目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模型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跨地区、跨公司协同工作。作为拥有多分支机构的设计公司或建筑公司,设计人员和管理经常同时要在一个建筑模型上工作,软件开发商探索着用广域网解决协同工作问题,但其实效果并不够好,而转换到云系统以后,使我们在各地的设计人员就如同在一间办公室

15、内工作一样方便。我们知道构建 BIM 是一个多人协同的工作过程,有的设计师会选择在家工作,这些人对随时随地登陆到公司的 BIM 具有强烈需求,但目前,应用程序都放在个人 PC里、数据也是分散的,这就很难做到公司的平台和数据信息被随时共享。虽然广域网传输速度有所提升从而使个人 PC 获取数据速度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够好。通过安全的远程桌面协议(RDP)接入公司的云,设计师可以随时随地启用公司的 BIM 数据中心,手提电脑仅是接入的端口。这无疑给设计师提供了足够的机动性。 (2)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可以降低 IT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云(HPGW)不仅解决了 BIM 所要求的运算能

16、力问题,由于实施了虚拟化策略,在硬件和网络设备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其它 IT 基础设施的总费用。对于有众多分支机构的设计公司, 可以将分支机构的 IT 基础设备转移到“云”上。利用设在总部的云基础框架,为分支机构提供随用随取的 IT 资源。这种策略可以使异地分部通过云被整合到总部中来,而不需单建一套存储设备;使所有分支机构处于“如同在一间办公室工作”的状态;身处异地不再成为协同工作的障碍。 (3)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可以实现 IT 自动控制和节约服务成本。虽8然云策略不可能减少正版软件应用许可数量,但能够极大方便 IT 人员进行软件管理和许可申请。现在许多正版软件都有网络版本

17、或多用户申请模式,这种系统可以保证任何设计师只要有空余的软件许可,既可在任何一个工作站点上运行软件。过去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复杂的脚本或软体自动化将授权赋予所有设计师的个人 PC。这种做法会花费大量时间而且会经常出现问题,因为很难更新那些很少接入公司网络的设计师电脑。而采用云计算以后,HPGW 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IT 人员平时只是管理和更新仅有的几台物理主机,大量节约了服务成本。 (4)基于云计算构建 BIM 可以保证工作连续性、安全性及灾难数据恢复。在传统构建 BIM 的过程中,没有那个公司会随时备份所有员工的工作电脑的数据,但又由于个人电脑上往往存着公司和业主重要的数据

18、信息,这样在员工个人电脑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无疑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而应用云技术,我们将公司和业主的信息储存到云里,并在云里进行复制备份。因为在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云(HPGW)里所有数据、程序都放在存储区域网络(SAN)上,并设置了专门的灾难数据恢复用的空间,当某一台 HPGW 出现问题,IT 会自动通知其上的用户无缝链接到另一台HPGW 上继续工作,用户信息及数据也同时转移过去。如此以来,数据安全性大幅提升,特别是那些珍贵的业主数据。在这种模式下,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将所有的数据和软件都放在云上而无需装在个人 PC 中。如果确有必要调用某些文件,那也只是个副本,而源文件仍在云上。这样就确保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以及灾难时刻的数据恢复。 9参考文献: 1杨富春,崔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相关国际标准发展现状J.中国电子学术,2007,6:19-22 2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2-26 3张建平,曹铭,张洋.基于 IFC 标准和工程信息模型的建筑施工 4D管理系统C.第十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2009 4张建勋.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15-20 5张为民,唐剑峰,罗治国.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