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临泉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目前,临泉县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美好安徽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全县推开了美好乡村建设工程。为了配合县里的这项工程,我校组织全体教学人员对全县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当中发现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新农村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机制,各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营,没有形成合力。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在实施中主动与新
2、农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作为部门主管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关系不顺畅,难以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参谋助手等作用,处于有办法没手段、有措施无力度的两难境地。 二是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员普遍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节,特别是县、乡都没有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临泉是贫困县,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2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个别乡镇负债搞项目建设,增加了负担,也是亟
3、待解决的问题;再次就是土地瓶颈。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在集中建设安置点时,常常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影响到建设进度。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
4、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规划设计不科学,要素布局不合理;合作组织覆盖面小,部分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农村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
5、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3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难题,集中力量抓推进,实现新农村示范一点带动一片,村容村貌有大改观、产业有大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办,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解难题办实事。要采取多方位多形
6、式宣传手段,利用专题培训、示范观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乡村干部推进建设能力和农民主体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谋划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农业项目等向示范点倾斜,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整体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
7、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三要实施好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扩4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四是各有关部门要以示范点为平台,统筹安排项目,围绕新农村来拓展项目,让项目围着新农村建设转,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级安排的财政对农业产业园奖补也应该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纳入奖补范围。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管理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一体化管理体制,以“资金
8、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涉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实现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加强监督,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要重视新农办建设,明确性质和职能,充实编制和人员力量,保障经费,切实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针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认真研究,组建县级规划设计工作机构和恢复乡镇规划建设所,配备、引进和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到位。继续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
9、,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要引导农民发展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民俗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筹资筹劳、政府奖补、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建立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 5四是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新农村规划是实施“美好乡村”战略的首要问题。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突出山区特色、保持田园风貌,防止千村一面,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强化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分期分步做好示范村庄、示范点的综合详规,科学确定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建设方案、投资规模,统筹兼顾示范点与村
10、镇、产业发展与人文特色、公共事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严格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执行,强化规划对建设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违建和滥建。 五是培育园区经济,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发展的持续动力。要组织专门班子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分类指导乡镇更好地建设示范园区。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划分好园区功能区,做到规划一个、建一个成一个。鼓励并支持各地建设好一批生态农业型、产品加工型、旅游带动型、科技示范型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园区内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扶持重点园区建设。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种养殖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营销业。要依托规划,出台政策,以奖代补,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进一步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6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名牌农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实现“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