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的“重文”与“轻武”南宋学者吕祖谦这样论南宋:“以礼逊节义,成就风俗,远过前代;然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 ”而“文治可观,武绩未振”的评价似乎也能够用于北宋,北宋给人的印象除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外,还有就是其“重文”的政治特色了。本文就将由北宋的“重文”入手,讨论“重文”与“轻武”的关系。一、意料之中的“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是对北宋“兴文教,抑武事”这一国家文教政策目的与结果的概括,而北宋“重文轻武”现象的出现实为“意料之中” 。北宋之前是五代十国时期,在那个时期,武将得宠而骄,形成了军阀跋扈、君弱臣强的局面,藩镇强横,地方势力强大,皇帝的诏令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往往还会受到地方势力的抵
2、制。就在北宋建国之初,五代所遗留下来的武风也依旧比较盛行,军事将领也常常有僭越的行为,而且当时“沿袭五代的惯例,带有王爵和宰相有几十人之多。他们佣兵自重,形同土皇帝。 ”1宋太祖感觉到其中潜在的危险,加之想到自己是以“黄袍加身”这一方式获取的政权,愈感不安,于是,他一方面不断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不仅解除其对禁军的控制权,一方面更是抓住一切机会用文臣代替武将。通过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位机警的新皇帝让有可能动摇皇位的“黄袍加身”不会在自己的朝代发生。而这仅仅是开端,为了进一步削弱武将,防止出现割据,巩固统治,宋太祖重视文人,听从大臣文彦博的建议:国家诸般举措“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
3、百姓共治天下也” 。太祖更是在太庙立誓:“不得杀士大夫及言事官。 ”在统治阶级“崇文尊儒”的导向下,形成的一套政治制度与选官制度也促使“重文”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作为选官的最重要的渠道,北宋的科举制度更为平等与开放,但我们注意到, “当时,取士分为三科:一是贤良方正,敢于进谏;二是经书优深,可为师1 细说大宋 李鹏 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 23 页法;三是详娴吏治,达于教化。 ”2十分明显的是,三科中并没有一项是利于“武官”大施所长的。北宋的政治制度已经具备一种三权分立的雏形,君权、相权与台鉴分立,三者各自的立法、行政、监察三权彼此制约。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也着实使北宋的社会得到了有效的
4、治理,而各个官职的担任着基本上是文官。此时,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崛起,民众地位的逐渐提升等等社会发展也益发使“重文”的普遍性和接受程度大大提高。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的考虑,选择了“兴文教” ,那么种种相应的措施必定会随之而来,而“抑武事”也作为“兴文教”中一种能够被轻易想到的措施而被纳入实行。所以说“重文轻武”的出现,以当时北宋的社会状况来说,必定是“意料之中”的。二、情理之外的“重文轻武”从以上的叙述来说,北宋的“重文轻武”是“意料之中”的,但就我看来,这更是“情理之外”的。北宋的统治者选择了“尊儒” ,那么,也就是说儒家文化中必然包含有“轻武”或者是“抑武事”的思想吗?“春秋各国上
5、至卿相,下至一般世族子弟,都自幼接受文武两方面的训练,都当兵打仗,他们是军事贵族,也担当民政。 ”“就连春秋末期以宣扬文教为己任的孔子也知武道,精通射御之术” 3。由此可知,儒家思想产生的大环境并没有对“武”的明显轻视,而孔子本人对“武”的态度也并不是一概摒弃。为什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而不是说“君子喻于文,小人喻于武”呢?就像冯友兰先生解释的,孔子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4。也即是说,孔子并没有将文与武作为对立的双方,孔子“重文” ,讲求“兴文教” ,但没有“轻武” ,而是将道德,将“仁”放在更为重要的位
6、置。宋太祖2 细说大宋 李鹏 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 27 页3 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王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第 10 卷 第一期4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36 页“尊儒” ,尊的却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只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有了一定修饰的儒家思想。这明显与当时的“尊儒”的号召有所矛盾,是为情理之外。就从士大夫本身而言,为了响应“重文”而自觉选择“轻武”本就是对自身的学识的讽刺,更是为情理之外。从古至今,知识分子们寒窗苦读,无非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实现自己抱负。而这抱负中一定包含有对国家强大的希冀,那么,如何能使国家强大呢?我认为,真正有学
7、识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不会忽视“武”在其中的作用。如果说“文”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体现在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政治的清明等等方面,那么“武”作为一种国家硬实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高素质,高战斗力的部队,而这个虎狼之师并不是作为一种侵略性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国家的自卫手段出现。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军事的弱小就会免于被侵略,更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经济的发达就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这必须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保护。北宋以前的历史上因为弱小而亡国的例子应该不胜枚举,从这些事例中总结出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士大夫,一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应该能够具有的素质。另外,作为士大夫,应该为自身所
8、学感到由衷的自信,这一种自信,是缘于相信“文”对于“武”的掌控,而不是对于“武”的打压。北宋的士大夫,在整个社会普遍的“重文”的氛围下,并没有保持住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尽管有个别的士大夫认识到了“武”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士大夫仍旧将“武”放在了“文”的对立面,认为,若是“重文”仍须要“轻武”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士大夫对“轻武”的支持态度完全体现出士大夫应有的风度与认识。而北宋整个国家,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都不可避免地将“文”与“武”对立起来,从而认为“重文”必须“轻武” 。而不是“文武兼修” ,以“文”引导“武”的良好发展,在当时文化如此发展的北宋,着实是“情理之外” 。三、结语北宋的“
9、重文”与“轻武”仅仅代表着北宋统治者的一种文教或是政治的选择,或者说,是帝王们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代表着蕴含在此背后的中国文化的价值选择与倾向,更不是代表“重文”与“轻武”有本质上的冲突, “重文”并不是“轻武”的根本原因, “轻武”也不是“重文”的必然结果。 “重文”看重的应该是“文武兼修” 、能看到“武”作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的重要性的文士。这样的士,就算坚持“轻武” ,所轻的应该也是以“武”立国,或者是军国主义倾向的“武” 。因此,正确看待“重文”与“轻武” ,才能更好地帮助一个国家为他的发展找到坚实的基础。参考书目:一、书籍:1、 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著 三联书店;2、 细说大宋 李鹏 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3、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二、文章:1、 中国文明文化史课程讲稿 2-1 第十四讲;2、 论宋初兴文教抑武事的形成 张清 贵州文史丛刊 2007 年 第 1 期3、 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王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第 10 卷 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