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81178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终关怀-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临终关怀【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增加,晚期癌症患者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不治之症患者占用的社会资源,临终关怀变得日益重要。本文旨在明确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分析其在我国的现状。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其作为医学界一门新兴学科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不容忽视。【关键词】临终 临终关怀 非治愈疗法 老龄化 医疗护理【Abstract】Along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o an increasing degree, expensive medical

2、 cos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nd social resources occupied by Incurable patients, Hospice car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hospice social valu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China. Hospice care is a modern medical field in a burgeoning borderline sub

3、ject, is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symbol. Worldwide, it has only twenty or thirty years. But a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 new subject reflects the social value can not be ignored.【key word】Deathbed Hospice care Non healing therapy Aging Medical care一.临终关怀的概念临

4、终关怀是一种非治愈疗法,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 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二.临终关怀对象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狭义上,是指患有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病重垂危病人。恶性疾病病人,即晚期癌症病人,占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的绝大多数。非恶性疾病病人,是指患有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和 AIDS 等疾病且病程发展到晚期难以救治的病人。广义上,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包括病重垂危病人及其家属。大部分病人家属在陪伴病人度过人生最后旅程的同时也接受了医务人员的心理辅导和精神支持,并使家属在居丧期间因悲哀引起的躯体不适、情感和

5、认知的大起大落及行为异常等得到减轻。三临终关怀内容从三个方面: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症状护理。四临终关怀的目的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状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

6、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2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保存生命;解除痛苦;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

7、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五临终关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首先,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生老病死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必然。其次,临终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疾病、衰老导致死亡,亲属将面临临终问题。尤其是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现状日益严重。 截至 2009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16714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25。这表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在我国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怀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而推动临终关怀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意义 3。而且,突发意外导致的导致的死亡也在死亡比例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另外,传统文

8、化对死亡观念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医疗体制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慈善组织和义工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的众多现实性问题都影响着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六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临终关怀萌芽于 17 世纪初,它的提出与兴起源于西方。20 世纪 60 年代,临终关怀相继在全球英国、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迄今临终关怀医院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纷纷涌现。1988 年 7 月 15 日天津医科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和临终关怀病房,并于次年建立“临终关怀病房” ,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始跻身于世界临终关怀事业的行列。之后北京、上海等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临终关怀机

9、构。目前我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 30 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由机构 100 多家,已有数千人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 4。关于临终关怀介入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医学界,研究者关注更多的是专业医护工作者在临终关怀中的介入。而事实上,临终关怀病人除了需要尽量减轻病痛带来的身体疼痛以外,还需要爱和精神上的支持、抚慰。因此,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对临终关怀的介入意义重大。传统模式下的老年临终关怀,主要是综合医院医护人员担当临终关怀责任和亲情系统担当临终关怀责任。目前我国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独立病院,医疗护理设施、人员配备比较齐全,管理比较规范、科学,护理技术较专业化

10、;二是在医院内设置专科病区或病房,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专业人员,给老年临终者提供独处房间,创造有利于护士、患者、家属之间相互沟通的环境,老年人在医院内既能得到很好的护理服务,又可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乐于接受,较易开展;三是家庭临终关怀,中国人的乡土意识比较浓,落叶归根的观念比较重,很多老年人在濒临死亡之时并不是住在医院,而是以血缘关系和宗法观念为基础在家庭当中接受家人的照顾,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 5。目前对于临终关怀,无论是医院临终关怀还是家庭临终关怀都存有局限性,需要第三种模式加以补充和整合。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提供模式,无论从其对受助者的理解还是帮助方式上都可以对前两者的空白处起到一个很好

11、的弥合作用。七总结据国家临终关怀组织估计,90%以上的临终关怀照料小时是在病人的家中提供的,代替了高额费用的机构照料。1995 年的研究显示,用于临终关怀的每 1 美元医疗保险支出可以节省 1.52 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这展现出临终关怀对于社会经济效益的益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质量这一概念愈发的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临终并不等于死亡,它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是时间并不长,且存在着3许多巨大的阻碍,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经不容无法阻碍了。【参考文献

12、】1 王平,李海燕著死亡与医学伦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492 蔺晓贤21 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6(6):73743 陈番,李伟长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曙光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9:l3144 崔以泰开展中国特色之临终关怀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99226(6):42445 王东海,夏德涛,张翠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16):76-77.6 史宝欣. 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卫生产业,2006,8:29.7 http:/ 安民兵,刘俊杰. 浅谈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团队中的角色. 卫生软科学,2007,21(4):321-322.9 刘丽晶.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几点思考. 活力,2010, (20):2810 孙建萍,吕巧云,牛建华. 临终护理中护士心态的调查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200563(5):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