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及对策摘要: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7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经济活动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其职能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2、财政职能的转变而相应拓宽和发展,作为事业单位核心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是否顺利?发展是否健康?管理是否规范?关系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研、教育等许多重要行业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由于体制、认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原因,很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不完善,不能完整合理地反映事业单位支出的情况,影响对支出效率的判断,特别对资金使用不当存在监管乏力的问题。随着资金2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公益性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风险,就现阶段而言,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一)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所担负的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它对提高单位效益和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财务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还是注重会计核算和日常的账务处理,仍然无法摆脱报账型会计的处境。在预算方面,缺乏刚性的监管与约束,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决定了它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属性,因而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但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更多的是靠经验判断,因而使预算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较少与预算相互挂
4、钩,甚至预决算分离, 支出费用缺乏严格明确的计划定额标准,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在经费使用中相互挤占,而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表现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多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缺乏应有的监督、约束和绩效考评机制。对项目经费管理有一定盲目性,存在突击花钱或借机变相乱用经费而财务监管不力,缺乏有效控制手段的问题,总体而言在目前条件下,财政部门对事业经费的管理要求逐年提高,对项目经费的使用也愈加严格,但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却与其要求不相符合。 (二)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财务监管不力:公益性事业单位就其3职能而言是政府
5、部分职能的延伸,履行政府委派事项或行使政府部分行政权力,以吃“皇粮”自居,经费以财政补助为主,由于支出不求直接的资金回报,所以财务风险意识就比较薄弱,表现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视不够,控制和预防单位财务风险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也不彻底,近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经费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公益性事业也建立起一套财务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制度体系,但总体而言细则不够明确,有的还不完善,执行不够严格,对费用支出项目的考核缺乏量化的标准,同时勤俭节约意识弱化,项目经费预算缺乏严密科学论证,存在争项目盲目上,不讲经济效益的倾向,在项目实施中乱用经费,
6、借机购置办公品,或以考察名义游山玩水,办培训班,在项目结尾阶段突击花钱铺张浪费,而财务对此监管表现得无能为力,结果损害了政府形象,造成不好影响。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思想重视 完善制度 抓好落实: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两大会计体系,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完整的会计体系,一般而言我国企业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虽也讲社会效益,但最终还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就必须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合理避税,投入产出等方面加强管理,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利润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就企业来说在实现财务管理制度化管理方面,思想高度重视,落实
7、比较彻底,结果也就比较理想。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特别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4于经费来源是以财政补助为主体,是吃“皇粮”的,取得的资金多是无偿的,支出不求直接的资金回报,不需要付出代价,故考虑经费的使用效益较少,在竞争忧患方面意识淡漠,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创新不足,积极性不高,存在有钱干活,无钱休闲的思想认识,结果造成资金使用效果较差。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改变思想认识,树立事业单位既讲社会效益也讲经济效益的思想,从思想上重视经费管理工作,加强对经费投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坚决抛弃花钱不讲经济效益的错误认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新思维,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思想重视了,轻视经费使
8、用效益的错误认识就会迎刃而解。其次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规章制度,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内部财务规章制度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开展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事业单位得到贯彻落实的可靠保证,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财政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财务规章制度,以便在具体财务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同时还要认真抓好财务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工作,认认真真按制度办事,使制度管理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财务管理手段,对单位的业务活动全面、系统地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物、制度
9、管钱,提高制度管理化的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预算控制 现阶段,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资金是以财政预算补助为主体的多元化来源渠道,其中既有上级主管单位补助,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还有开5展业务活动、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经济业务事项内容较多,会计核算和管理比较复杂,因此要做好单位的管理,首先要从做好经费预算开始,在编制经费预算时,要按照既要保证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又要遵守财政制度规定的原则,尽量减少压缩各项不必要的支出,并考虑历年资金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影响收入增减变动的因素,按类别逐项测算,确保既不漏项和也不虚报,特别是有行政收费权的事业单位在组织收费时,一定要牢记政策观念,各项收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
10、关政策法规规定,不得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滥收费用,损害政府形象。同时各项收入必须如期纳入国库,再按统一的预算领拨关系申请经费补助。其次要科学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支出,按预算内容一般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保证单位人员经费和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预算支出,在编制基本支出时,要按照当地财政部门经费标准的规定,根据单位实有人数编制和政策规定支出标准进行核定,严格控制非在编人员经费支出。项目支出是单位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支出,项目经费的编报要按照当地政府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编报,在按规定程序编制项目经费时,首先要考虑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
11、法规及方针政策,是否在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内,同时要符合当地政府工作重点及本单位履行行政职责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需要,对较大的项目支出,还要组织有关学者专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编制经费预算一定要细致、严谨、科学,防止和减少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的人为因素干扰,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鉴于以往很多事业单位为了抢政绩要发展不顾当地财力限制,6千方百计想以融资筹资的办法争着上项目,造成单位借债运行,形成间接的隐性预算赤字,从而加大单位财务风险系数的恶果,因此在编制单位预算时,一定要加强对预算工作的领导,除财务部门外,各相关业务部门也应参与预算编制,编制时一定注意预算控制,在保证基本支出后,根
12、据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科学编制项目预算。 (三)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经费支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资金来源是以财政补助为主体的。在现阶段,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单位对资金的需求和财政供给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支出多是消费性支出,应当抑制其支出过快增长速度,因此在年初经费计划下达后,根据预算计划和工作实际,按项目的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制定费用支出计划,并严格按经费支出计划和预算标准执行,在执行中不得擅自改变资金使用用途,同时在计划控制下,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保证每项开支必须按规定权限批准后方可支出。 (四)盘活国有固定资产,实现物尽其用 盘活资产是相对于闲置资产而言的
13、,一般来说目前在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许多国有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无人问津,如何将闲置资产盘活起来,使之带来新的效益,或者是对以前使用效率较低或没有什么效益的固定资产,通过升级换代改良或更新使用方法,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固定资产闲置或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其次要在搞楚原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盘活闲置国有固定资产。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购置不外以下几种途径:1、为满足日常办公需要而购置或构建的办公用品和办公设施如电脑、复印机、办公桌及7办公用房等,2、为满足开展业务需要而购置的专用设备仪器工具如监测设备、检测设备、巡视设备、实验设备、化验设备等,3、为完成政
14、府委派或履行部分行政性职能开展专项任务而购置的特定资产。而固定资产闲置有以下几部分原因:1、部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已到或是被新的资产代替而自然闲置。2、为开展特定专项任务而购置的资产在专项任务结束后暂时闲置。3、在购置时缺少科学论证盲目购置,在一开始就处于闲置状态。要盘活闲置固定资产 实现物尽其用,首先要改变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坚决制止违反国家政策,利用单位资产盲目进行经营活动,造成单位资产不同程度流失的行为,其次要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产采购、入库、保管、领用、使用、报废等手续,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符合规定,同时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实地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浪费和流失
15、。再次对结束使命而功能完备的闲置资产通过调拨、置换等方式使其得到有效利用,最后还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或决策失误的行为进行责任处罚,提高人们爱护资产、维护资产、保养资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国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审计,接受监督: 在现阶段,我国审计制度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两大审计体系,它们相铺相成,一起构成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审计对规范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要使公益性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健康进行,单位应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内审工作的有关规定,建立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配好队伍,按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依法开展8独立审计,在审计中
16、,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既审计覆盖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又要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进行重点审计,使内审在加强单位科学管理、防错纠弊、堵塞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预防性作用。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外部审计(政府审计)的作用,政府审计因其不容置疑的规范性、强制性、严肃性而具有不容挑战的权威,要给与特别的重视,对政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按审计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坚决落实,通过审计防错纠弊堵塞漏洞的作用,规范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加强成本管理,健全内控制度,进行内控监督: 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社会为宗旨,不以盈利为唯一目地,但并不是不讲成本,以小的耗费获取大的
17、效益也是事业单位追求的目标之一,要有效实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极为重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实施监督,能有效保证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财经法律,符合社会公众需要,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我见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2) 2 王海英.事业单位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0(02) 3 何志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刍议J. 长治学院学报. 92005(06) 4 刘军.浅议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