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292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视域下法治校园的构建摘 要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我国法治的基本指导思想,而高校是我们用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指导法治校园的构建,本文就此根据高校情况展开分析。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治校园 高校 构建 作者简介:梅华,太原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04-02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于唯物史观的基础而发展,系统地论证说明了法的起源、作用和功能,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有效的解释了法律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是世界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

2、作中“法治”这一词语很少使用,但是他们的著作无不充满法学理论的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价值论和本体论,尤其是其中法的本质、法与经济的关系、人权、人的自由和解放、人民主权、法的职能的经典论述和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非常宝贵的理论来源,也是建设法治校园的根本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吸取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础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法律法规现象,2如研究法的本质、产生、发展规律等现象而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法学科学系统地揭示了长

3、时间来被西方法学“弄得糊涂不堪”的法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些思想最先出现则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后又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奉为法律的你们阶级的意志,而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也即法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意志性这两重性特点,而前者决定了后者。尽管书中马克思等人主要针对资产阶级的法而言,但是其法治思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豍,并深刻的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 (二)关于法律权威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及发展、与时俱进的法律观。马克思主义法

4、律观内容丰富,包含了一切有关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法和法律的主张、观念,但归根结底还是那些属于世界观性质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的部分。引进到我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法律工作者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渐渐融入我国人民的思想根基,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思想观念。就校园来讲,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范围极广,如民政事务等,公共秩序等社会秩序的维护,及社会到高校的管理,为大学生的法律道德建设提供基本思想准则。 二、当代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3新时期大学生是充满个性、充满想法的群体,对现实有着诸多憧憬,也有着诸多不满。这些变化对高校法治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5、 我国计划经济不断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的社会现状,信仰危机、就业难、贫富差距大、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等等,使得大学生心身受困。在这些问题面前,大学生们也积极思考并找寻答案,当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他们就会迷盲,就会出法制观的异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加大,使得不同文化相互融合,这些多元文化也影响了促进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产生消极影响。 (二)法制观念滑坡,部分学生思想素质不高 以 2012 年社科院在北京各大高校的统计:对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仅有 22.9%的学生回答“较高” ,有 5.7%的答案为“较差” (其中反映最强烈的的就是校园

6、盗窃) ,68.6%的答案为“一般” 。认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很努力的仅占 5.7%。 (三)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 2012 年社科院在北京各大高校的统计中,2%的学生选择权力的大小,5.7%的学生选择金钱的多少,8.6%的学生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17.8%的学生选择生活的是否潇洒、舒适。 三、构建法治校园总体思考 进行法治高校的构建,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促进预防高校学生违法行为。同时,实现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更4加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为建设

7、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一)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与法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师生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按照“四五”普法规计划的要求,通过对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们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实施等,在学生学生中逐步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预防与减少学生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凸显社会责任和社会法制生活,要把校园与社会联系在一起 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启

8、蒙教育和自护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的基本常识,增强自护意识和能力;高校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进行预防高校学生犯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 过去学校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抑制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净化高校环境,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但预防高校学生违法现象,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用之才。这四有是整体素质的具体化。豏但是当前较为薄弱的方面仍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方面,学生法制教育培养要靠教化,但最终还是要靠内化,5必须把知识教育

9、和行为教育结合起来,把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集合起来,把法律和自省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通过实践体验完成行为培养,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 (三)法制治校的目标和远景主要是维持校园优良环境、逐步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学生的知法守法用法,保障学生人权与健康成长 现如今,为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增强学生法制教育,提高法制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打造平安高校,构建和谐高校。缺乏良好的法制教育学习,就是是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法制宣传,法制教育,学生就不会对此有所了解,就会导致一些高校学生形成性格孤僻、缺乏责任感等不正常心态而失

10、足犯罪,所以,法制校园建设是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法制观的基础。 四、构建法治校园的方法措施 (一)利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结合校园实际,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观念 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因此,法治校园的重要活动是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开展活动,加强教育 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6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 ,教师要根

11、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活动中可以考虑应用讨论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理论思考能力,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但是讨论教学法是否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决定于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最重要的是既能选择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切实与法制教育理念挂钩的讨论材料,并由此得出讨论的问题。在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讨论问题的相关背景材料如先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材料或具体法律案件,而不是简单的给出抽象的问题直接让学生们就问题题目简单发表看法。背景材料可以音频、视

12、频、文字材料,最好是前两种。例如,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宋鱼水法官的相关先进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真水无香 ,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法律题材影片,适合组织学生观看。观看后,教师可以以宋鱼水法官的工作实践为背景,组织学生来讨论这些事迹体现了哪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使得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司法实践。 (三)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要与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使得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良好,学代会制度、听证制度和申诉制度,校务公开等制度要积极落实,以便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以便大学生们毕业后的走向社会的自觉遵纪守法打下坚实的

13、基础。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应不断7根据具体事迹更新高校管理方法及观念,积极学习教师法 、 高等教育法 ,以提高教师、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广大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以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自觉贯彻法律要求和法治精神。最后,高校要与地方各级政府紧密配合,以加强校园中及周边环境各种娱乐、生活场所的治安管理,坚决抵制校园周边及校内棋牌麻将室、网吧、歌舞厅、录像厅、非法书摊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场所,积极创造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以利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形成。 (四)改革高校法制教育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利用闭卷考试来评价法制教学效果的好坏,考核的主要内容为

14、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评判标准则是考试成绩,致使学生盲目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自身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制教育是否得到切实实施,需以学生是否切实实践为评判标准而是不关注学生懂得多少理论知识。法制教育评价可采取开卷考试、行为考察、闭卷考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开卷考试可以考核学生的日常遵纪守法表现,闭卷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法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评判即对学生的生活作风情况、日常行为、考试笔试成绩等以一定的分值权重形成总成绩。让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更大程度的增强了法律意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注释: 向开林.从革命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法制(治)观在8中国的成长.桂海论丛.2012(5). 周必水,蔡红暹.立足社会需要强化培养特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在艰难中发展.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10(2). 喻春娇,彭有轩.校园法制建设与公安系统直接管理的结合效应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4.10. 杨先明.国家形势、思想转移与我国大学生法律思想.科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于新.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及其法治意蕴.理论月刊.2010(3). 2范忠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路径探略.南方论刊.20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