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416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普通高中出国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 要】普通高中出国班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其产生取得了重要发展。但同时存在着合法性存疑、管理不够规范、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国内环境等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 【关键词】普通高中出国班;问题;对策 普通高中出国班是近些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兴起的新生事物,在部分普通高中开设的专门招收准备国内高中毕业后到国外读大学的学生,并为这些学生开设特色课程的班级。这种高中出国班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条件和背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距、国内高等教育选拔制度以及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回顾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出国班的发展,取得了丰富国内高中教育形式、扩展

2、国内高中教育视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提高国内高中教师素质等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出国班存在的问题 出国班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事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功效,但出国班的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一)出国班的合法性问题 合法性指的是一项事物的价值选择符合普遍性的规则、规范,如法律、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传统典范乃至社会习惯等,并由此在社会范围内被承认认可接受和遵守。出国班的合法性从它开始设立时就饱受2非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出国班的公共性问题和出国班是否损害中国的教育主权的问题上。 公共性是指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通过保证个体的受教育权利使个人受益同时使社会和国

3、家也受益的属性。公立学生设立出国班,只是对部分学生提供服务,不能为全体的学生提供服务。但公立学校的经费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国家拨款,也就是纳税人提供的款项。公立学校拿着全体纳税人提供的经费,办着仅为部分人提供服务的教育,难免让人对出国班的公共性产生质疑。出国班并不能保证所有个体的教育机会平等,进入出国班除了必要的分数以外,家庭的经济实力也是必备的条件之一。尽管有些出国班宣称,出国班的营运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出国班自营性收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出国班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各校一般都给出国班配备最好的硬件和师资条件。尤其出国班的师资配备,多数中学抽调本中学内部最精明强干的学科骨干来充实出国班

4、师资。这些教师大多数是青壮年,对本学科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英语水平较高。这些优秀的师资由于被抽调去出国班,对普通班的教学质量带来一定冲击,一定意义上挤占了普通班的教师资源。 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下位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的处理其内外教育事务的最高权力,这一权力又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教育司法权和教育发展权。出国班作为中国高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属于中国教育主权的行使范围。但出国班为了迎合国外“洋高考”的考试机制,设置的课程均来自国外的教育体系。众所周知,3课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除了浓缩的前人的知识经验外,还有传递思想和价值观体系的作用。国外的课程体

5、系必然包含着本国的价值观念输出与思想输出。出国班某些课程的设置,不可避免的带有本国价值色彩,有文化侵略的嫌疑。出国班的学生名义上仍需要参加中国国内的会考,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于出国考试需要准备的课程,一个国家本土课程控制力的减弱对这个国家的教育主权是一定意义上的损失。这是出国班对有损教育主权的最明显体现。 (二)出国班的管理问题 出国班目前并没有具体而又可实施的规章制度。仅供参考的只有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到 2003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两个法律法规,但两项法律法规只是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规定。并没有针对出国班这一特殊的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进行系统的规

6、定,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国班的管理就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出国班作为一种特殊的高中班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国外的高校对外语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大部分的出国班使用英语讲授部分课程,大部分出国班都会采用半天英语、半天中文的教学模式。但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进程。由于出国市场的火爆,各地出国班项目纷纷上马,由于名校出国班的竞争较为激烈。一些学生和家长就会选择相对来说选拔标准没有那么严格的高中开设的出国班就读。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传统的高中出国班教育模式,学生并不适应。所以出现了学生交了大笔的学费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4得不在花大价钱报辅导机构的英合格语培训班的情

7、况,并因为这种情况与学校发生冲突。有些学校不具备开发自有课程的能力,只是生搬硬套名校出国班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的“水土不服。 ”这说明在出国班的审批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疏漏和问题。 截至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 1979 个,其中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930 个,由省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1049 个。目前国内高中阶段的涉外办学主要包括国际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中外合作项目和目前很多学校设立的“课程改革实验班”以及学校设立的“国际部” 。前两种属于合法的,但中外合作项目通过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只

8、有 90 多个。第三种形式引进部分国外课程,进行“预科教育” ,这种办学形式是目前国内“出国班”教育的主要形式,这当中有很多学校没有经过任何审批,本质上属于非法办学。所收取的高额费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部分出国班由于经费不足、学校资历不够,聘请不到合格的师资队伍,因此,只能请到一些并不具备教师资格和资历的人担任教师,设置的课程也不够专业与合理。因此,这种出国班不仅不能帮助想要出国的学生及家长达成心愿,甚至有些使学生和家长白白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最后却不能得到很到的教育,同时由于学生参加出国班教育,忽视了对本国考试科目的学习,最后造成出国不成,参加国内的高考又面临准备不足的情况。管理混乱,监察不

9、利,是出国班面临的巨大问题。 出国班培养的学生,由于从高中就开始接受国外教育体系的培养,5对国内的人文环境都不了解,一些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如经济、管理、法律之类的学生,回国后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与理工科类的研究型人才相比,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需要与国内环境相适宜更多的社会实践。因为国内相对于学生留学所在的发达国家来说,法律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状况,管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很多出国班培养的学生回国后“水土不服” ,需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回炉” ,这无疑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是出国班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推进普通高中出国班发展的对策

10、 (一)加快教育制度改革,提高国内高校教育质量 出国班在国内大热,除了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经济水平提高的迅速,最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大众对优质高等教育渴求。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是造成出国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最主要原因。课程老化、管理松懈、学术氛围匮乏、缺乏实践,国内众多高校面临这样那样的弊端,成为“成年人的托儿所” 。面临这种状况,一些家庭即使经济实力不是强到完全负担出国留学的费用,也要牺牲家用甚至举债送子女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是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出国班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培养中国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培养国际化的本土人才为中国建设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在与国外高中项目合作的过程中,吸收国外

11、高中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为国内高中教育所借鉴。但这种做法所要面临的风险或者说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承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盘剥甚至是掠夺。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吸引发展中国6家到本国深造方面拥有优势,在人才学成后又会以丰厚的薪资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下。这会造成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双向贫困。一方面,国内高等教育的生源变差,另一方面,国内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被国外高校所吸引。中国拥有最为严格的考试制度和扎实的基础教育,中国的人才经过层层的选拔和过滤,留下的是最为精英的人才。出国班的设立,标志着留学教育进入低龄化,这标志着发达国家不仅在“采摘”发展中国家培养的成熟的人才,并

12、且把手伸向了还未成熟的“青苗” 。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国内人才的流失。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威胁。 要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国内的高等教育质量,改变国内高等教育选拔制。国外的“洋高考” ,一年可以考很多次,学生可以选择最好的一次考试结果,这种考试制度并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这对于学生本身水平的发挥,学生精神压力的减轻,都有很好的作用。明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将采取一年考两次,采最高成绩的方法,这就是国内高考制度向国外学习的一个体现。要提高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高等教育取得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应的发展速度。在高校层面上,在取得了中

13、国高等教育规模上的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中国教育的内涵发展。所谓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求各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传统、优势、性质、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对自身进行科学定位,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优势学科,办出自身特色。切忌求大求全,盲目追求学校升等,一味设立新兴专业、热门专业导致师资力量滑坡、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术交7流提高学校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只有国内高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高以后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同时能够吸引本国国内学生留在国内上大学,这样才能减轻或者避免我国人才流失的情况。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长时间

14、的建设和发展。但只有明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意义,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审批制度,促进出国班健康发展 出国班最早的雏形是“国际学校” ,主要招收外籍人员子女,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最早的“国际学校”设立需要向外交部申请,再由外交部与教育部对接接受审批。通常这些学校需要报教育部审批并备案,然后才能着手筹办。这些学校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几座大城市,数量并不多。如今各地出国班纷纷上马,在郑州、石家庄、武汉等等省份的省会城市也都纷纷有了出国班,甚至一些县级高中也开始开办出国班。审批方逐渐由教育部变成了省教育厅,在往后,这些学校的审批机构变成了所在地的教

15、育局。层层下放的审批权力,自然造成了审批标准的松懈。这就造成了一些没有办学资质或者办学实力的学校和办学机构也开设所谓的高中“国际部” ,这些学校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所聘请的教师多数没有国际认可的教师资格证,加上学校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质量不能跟上,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目前出国班数量猛增但质量低下的现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关部门完善严格的审批制度,对于一些不具备开设出国班资质的学校和教育8机构不予审批,并要按时的抽查和检查,对于一些不具备资格的机构要坚决的予以取缔及整顿,避免这类“非法出国班” , “野鸡出国班”对社会产生的危害。 除了审批之外,对于出国班

16、的课程和管理等方面应出台细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出国班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如今能够规范出国班管理的只有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到 2003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两种,这两个条例仅对出国班设立的资格、禁止教授的内容、出资方各自所占的资本比例等方面做了规定。对于出国班具体课程设置,主管部门,教师应具备的师资资格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没有明确而规范的条例,出国班课程方面、管理等方面都没有足够明确的规定。对于违法设立出国班、出国班的审批过程等都没有具体细致过程。这导致了高中出国班无法可依,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不具备资格的出国班钻法律

17、法规空子的状况。只有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加规范出国班的管理,使出国班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提高中外合作项目层次,加快课程开发,整合出国留学教育资源 现在国内的出国班主要是中方与外方合作,办学层次不高,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国与国外一流高中合作的还很少,多数的出国班只是自行设立的“国际部” ,带有明显的盈利性质。课程方面有的直接是教授“洋高考”的考试科目,有的是与国外高中合作,开设 IB、A-LEVEL 等9国外高中课程,学生毕业拿国内和国外两所高中的毕业证。第三种是与国外高中合作,在国外高中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和中国国情,自主开发课

18、程。在三种情况中,前两种情况比较常见,真正能结合自己情况开发课程的高中出国班很少。因此提升出国班层次,加快课程开发,结合国外高中课程开发适合国内学生的课程,使学生适当了解国内的情况显得十分必要。整合国内国外高中教材资源,开发适宜的课程,加强借鉴与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和技术模式,不断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优势。才能培养出既具备国际化视野又了解中国实际的本土化人才。同时加强对课程的监管、严防宗教等因素对课程的渗透。 总之,高中出国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方的关注,需要有关方面从政策法规、管理、监查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出国班办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出国班真正起

19、到它开始设立时的目的。即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与课程,吸引国外教育资金注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本国所用,最终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理,姚莉.中外高等教育比较M.高等理科教育,2006(2):55-58. 2曾天山,等.中国教育竞争力报告 2011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97. 3杨思信.试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学报,2012(2):113-120. 104邓晖.教育部出拳规范中学“出国班”N.光明日报,2013-9-6. 5谢检秀.浅析中国留学现状 VS 国外留学政策N/OL.南方网,2012-12-18. 6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47. 7陈润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刘晓欢(1989-)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分析。 导师:陈正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