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阶段,要想使城市能够得到中长期稳定发展,就应该将对城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产业化特征、历史沿革以及城市的优势发展项目和劣势发展对象的研究项目列入整个城市发展计划之中,要将城市、乡村的发展规律摸清楚,抓住城乡规划的整体走向。随着城乡规划实践的深入,规划编制的类型越来越多,规划编制工作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本文就此阐述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问题 中图分类号:H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核
2、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城市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进行城乡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将严重的阻碍城乡规划进程。因此,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概念及作用 1.1 城乡规划概念 城乡规划即为各级政府科学布局城乡发展建设空间,以遵循自然规律及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它是确保社会公正和公平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提及的城乡规划,包含城镇2体系规划、镇规划、城市规划、乡规划及村庄规划这些内容。城乡规划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是一项具有较高战略和全局性、较强综
3、合性的统筹工作。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部署与规划工作。并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远、经济建设同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等复杂关系。 1.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作用 城乡规划是一种操作性强的政府行为,以推动区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决策。合理的城乡规划能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一,城乡规划能宏观调控和指导城镇建设,能调节城乡人口及收入分配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提高城镇就业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和谐发展。第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开展
4、城乡规划要遵循超前有度、按需发展的原则,减少城镇建设中多次拆建而损耗大量浪费。在地方财政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预期规划城镇交通路线、地下空间等设施,解决和消除各类城市病如交通堵塞、高风险土地利用等。第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是区域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是处理三农问题、减少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当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在快马加鞭地编制各类规划,另一方面却是规划与实施脱节规划成果被频繁地修改和调整。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3素: 2.1 编制前缺乏扎实的前期调查 调查是编制城乡规划的必要的前期工作。实际上,调查的过程也是规划方案的孕育过程,必
5、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对原有资料要不断地进行修正补充。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可接受程度、地形图与现状的对比,很多的村庄规划成果在编制时都是采用 2003 年前后的版本地形图作为现状图,与规划编制时实际建设情况偏差很大,再加上有些规划在编制时没有实地走访,存在闭门造车现象,导致在实施过程中起不到规划引领作用。 2.2 编制理念缺乏灵动性 有些设计师在理念上可能尚存一些误区,经常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集中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往往还停留在目标规划的概念中;而常常忽略了将来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的研究。譬如:管理服务、多方利益的平衡等等问题。在多元主体利益的要求和民意没有被
6、充分采纳下的完成的规划编制成果,势必在实施的过程中埋下后遗症。 2.3 规划编制审批中缺乏互动性 目前,规划人员往往只是将编制主体当地政府的意见文本化,缺少对实施的考虑,况且有些牵头编制主体自身对规划的认识尚存不足。对公众的意愿调查不充分,流于走过场,没有充分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很多规划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同,实施过程难度加大。公众参与普遍不足,例如某些地方只有在法定图则草案编制完成以后进行公开展示时,市民才可以对已定的规划方案提出反对意见或建议,缺乏参与前期法定4图则编制工作的机会,甚至还有的地方在规划审批通过后才进行公布 2.4 规划编制缺乏严肃权威性 在规划编制中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些硬性任
7、务,在规划用地规模上,随意突破总规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为了让土地出让利益最大化,从而频繁的修改控规,调整用地功能和提高容积率,存在着一种“萝卜编制”现象。在规划用地布局和设施配套上,尽量压缩必备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和绿化用地,忽视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规划编制的时间周期上,抢进度、赶项目,忽视科学论证的必要时间和进度保障,仓促上马,规划编制沦为土地出让的简单工具而非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划依据。 2.5 规划编制与相关部门的规划缺乏有效衔接 目前国土和规划部门这两大用地的主管部门都各自为政,一些土地的修编不看规划,甚至有些土地都修编在规划路上或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严重制约了土地置换,阻碍了
8、建设的推进。况且土地修编不是年年进行,那么修编失误了之后,只能等待下一轮的 5 年后再次修编。往往公众是等不起这 5 年的,这就造成通过变通调整我们的规划来达到土地报批目的,进入一个恶性状态。 2.6 编制与审批程序不够科学 城乡规划编制缺乏程序性的规定,一方面使得对编制规划的城市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规划的随意性预留了空间。由于城乡规划编制研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导致规划编制在一小部分技术人员和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研究探索,同时因规划编制研究不到位导致5主观规划代替了客观规划。城乡规划审批程序比较繁琐,不够规范,加上审批时间过长,造成了规划时间管理上的真空,影响了规划管理的连续性
9、。此外,审批缺乏监督环节,使得开发商进行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开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下降。 3、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3.1 建立基层组织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目前,规划编制中涉及的相关基础数据共享不足,统计口径不一致,指标不一样,致使城市规划急需的统计资料如建设、经济社会等数据难以及时满足规划的数据分析需要。往往导致规划编制基础先天不足,规划成果不能最有效地指导规划实施。所以在基层建立一个基础资料数据的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 3.2 建立编制过程互动机制 在规划编制中,设计单位、编制单位、实施主体和民众都要参与进来。作为一项调控政府、利益团体、广
10、大民众、和开发商等多元主体利益的公共政策工具,在编制中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大量的利益协调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资金平衡、利益相关方权益等内容,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3.3 重视批后管理的反馈机制 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反馈机制,这里说的反馈,一方面来自实施主体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是指来自基层管理单位的反馈,从而有效地给新一轮的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形成规划与实施的良性态势。告别传统6的编制方法,即 “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评审编制成果”等程序后即完成,至于其后执行的效果则无人过问,缺乏有效的跟踪、评估和反馈渠道。 3.4 加强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 加强发改、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作,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
11、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分期分区逐步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制定措施,使各专项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在土地修编工作中加强核对,使修编的地块符合“两规” (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让本来就稀缺的资源不要因为修编工作一些失误而影响了下步的供地,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保障。 3.5 加强规划编制理念的引导和审查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调研和考察等办法,及时反馈实施情况,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人员的理念取向,提高编制的水平。此外,还要加强编制的审查工作,现在很多设计人员为了满足编制主体的诉求,把不符合相关技术规定的编制方案上报送审。技术规范上纯粹让审查单位把关,审得出修改,审不出来也就蒙混过关。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审查单位的工作量,影响了成果的质量。此外,也要杜绝纯随意性规划调整的诉求,维护规划的延续性和权威性。 结束语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 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将日益突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以国情、区情为基7础,创新城乡规划体制,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将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核工作做好,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迪.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J.决策导刊,2012. 2 付春国.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