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土地资源日渐减少和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寿命正常使用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后期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和相应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工作实际及现行规范,在此浅谈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 1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
2、于变形值得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 或 S05 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的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1.2 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的沉降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
3、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得出沉降情况及规律。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 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有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1.3 观测点的要求 为能够观测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间距以 1530 米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再者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致
4、使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1.4 沉降观测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原则,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可能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31.5 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 36 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校验。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
5、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1.6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及设计单位的要求,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未有特殊要求情况下,对一般高层建筑物的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即能满足沉降观测要求。 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2.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和场地的环境条件制定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二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 100 米。 (2)在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验。 (3)各水准点
6、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2.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2.3 沉降观测 4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位置埋设临时沉降观测点,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 N2 或 N3 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
7、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上移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 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 。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2.4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2.5 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并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
8、,则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的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降性较大的地基上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观测更为重要。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5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找出影响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因素,施工单位施工作参考指导,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2.6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3)观测时要避免阳
9、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4)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要连续完成; (5)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6)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 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3 探讨的两个问题 (1)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合理性。由于现行规范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要求不明朗,这对施工单位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选择随意性较大,但是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成败。对沉降观测精度选择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合理适宜,适合工程特性的需要。既不造成无谓的浪费也要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10、这样,本人认为一般高层及重要的建筑物在首次观测过程中适用精密仪器的设备(高级水准仪、铟合金尺等)在+0.00 以上部分按二等以上水准测量方法,采用6放大率倍数较大的 S2 或 S3 水准仪进行观测,也可以测出较理想的结果。(2)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度过低,若回升超过 5mm 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 5mm 以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 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