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设施蔬菜标准园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文章浅谈了设施蔬菜标准园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设施蔬菜标准园;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52-2 1 番茄生理性病害 1.1 脐腐病 在番茄幼果期到着色成熟前的青果期均可发生。只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 防治方法:叶面补钙是从第一穗花期开始,每隔一周喷一次 0.5%1%的硝酸钙。根部补钙是在基肥中施用普钙代替磷铵或施硝酸钙 10 公斤/亩。通过以上方法基本上避免了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1.2 筋腐病 1.2.1 褐色筋腐 常发生在果实的背光面,而且下位
2、花序的果实比上位的多。 1.2.2 白变型筋腐病 多发生在果皮部的组织上。病部具有蜡样光泽,质硬,果肉似“糖心状” 。多在第 1、2 穗果上发生。主要表现为果实着不均。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确定播种、定植期;注意轮作换茬;(2)平衡施肥。在番茄盛果期要增施磷钾肥,延长光照2时间。也可以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开花、结果盛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在气温低、日照短的阶段喷洒磷酸二氢钾;(3)使用调节剂。喷洒云大 120 植物生长调节剂 30004000 倍液,隔 7 天 1 次,共喷34 次。 1.3 裂果 防治方法:在结果期防止忽干忽湿;在采收前 1520 天,向果实喷
3、洒 1%氯化钙溶液,有利防止裂果。 1.4 空洞果 开花时温度过高或日照不足;结果后期果实迅速膨大时,施用坐果灵浓度过高,而水肥供应不足。 防治方法:正确掌握好坐果灵使用浓度;结果期切不可脱水脱肥。 1.5 畸形果 主要是由于幼苗在花芽分化期长期处于 810的低温条件下而产生的。此外,使用坐果灵浓度过高而肥水不足会产生脐裂果或桃形果;追肥、灌水过多,容易产生脐裂的畸形果。 防治方法:首先在育苗期要避免连续低温和日夜温差过大;其次是防止氮肥过量,正确使用坐果灵;不要过分降温和干旱控苗。 1.6 日灼病 防治方法:一是摘心时最顶层花序留 23 片叶以利于覆盖果实,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二是喷施药剂,高
4、温时喷施 0.1%硫酸铜和硼酸;采收前半个月喷施 1%氯化钙;三是果实幼小时在植株根部浇灌 0.05%的矮壮素溶液,增强果皮韧度。 32 番茄侵染性病害 2.1 猝倒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播种要均匀,覆土不要太厚;床土消毒:用 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10 克/平方米,拌入 1015 千克干细土配成药土,施药时先浇透底水,水渗下后,取 1/3 药土垫底,播种后用剩下的 2/3 药土覆盖在种子表面,防治效果明显。种子消毒:采用温烫浸种或药剂浸种的方法。加强苗床管理,防止冷风或低温侵
5、袭。 (2)化学防治。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及时喷洒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2.2%普力克水剂 400 倍液、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 倍液,每平方米喷淋药液 23 升,间隔 710 天,防治 12 次。 2.2 立枯病 主要发生在苗期,苗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病。播种过密、通风不良、幼苗行徒长,床土忽干忽湿易诱发本病。其防治方法与猝倒病相同。 2.3 早疫病 早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叶、茎和果。病菌借风雨传播。此病在结果盛期发病较重。老叶一般先发病。高湿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浇水过多或通
6、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保温和通风,防止湿度过大。 (2)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定植后413 天内,用 45%百菌清烟剂或 10%腐霉利烟剂或 15%霜疫清烟剂每亩用200250 克,闭棚熏烟一夜。也可从苗期开始喷洒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克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多霉灵+乙霉威)1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要做到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每 7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发病严重的植株还可用 60 倍硫酸铜
7、涂病叶、病茎。 2.4 晚疫病 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易使幼苗倒折,空气湿度大时,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成株期叶片表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无轮纹。果实受害多在果实表面形成油渍状暗绿色至棕褐色病斑。病果质地坚硬不平,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有少量白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切忌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可用 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1000 倍液、7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此外,还可以使用 45%百菌清烟雾剂 250 克/亩,烟熏过夜或喷撒 5%百菌清粉剂。间隔 710 天用 1 次药。 2.5 病毒病 5生产中常见的主要有花叶、蕨叶、条斑类型。 (1)花叶型病毒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其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斑驳,叶脉透明,叶子皱缩不正常现象,植株略矮些。 (2)蕨叶型病毒症状是植株不同程度的出现矮化现象,叶片由上而下的出现全部或部分的线状底部叶片向微卷呈微状。开花后很少结果,病果畸形,果心呈褐色。 (3)条斑型病毒病症状是在叶、茎、果实上发生不同形状的条斑、斑点、云
9、纹皱缩褐色坏死斑。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实行至少两年的轮作制度,在田中可施生石灰。彻底铲除田间杂草和周围越冬存活的蔬菜老根。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保持卫生。加设防虫网,降低棚温和防止虫害。 (2)药剂防治。苗期防治病毒病要做好防治蚜虫,其次是做好药剂防治,在定植前 7 天喷一次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1.5%植病灵乳油 1000 倍液等,定植后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在发病初期喷洒 1.5%的植病灵乳剂 1000倍液或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高锰酸钾 1000 倍液、20%吗啉胍乙铜(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2.6 细菌
10、性枯萎病(青枯病) 苗期一般不发病。发病初期,顶部嫩梢及叶片白天蔫萎下垂,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此反复,几天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病茎表皮粗糙,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 12 厘米斑块,折断茎秆挤压,有乳白色粘液渗出,严重的病株经 78 天即死亡。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可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 4 年以6上,避免与茄科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轮作;选择无病地育苗。整地撒施适量的石灰(70100 千克/亩) ,采用高地种植,幼苗定植时不宜过深,避免培土过高。中耕时要避免伤根;生长盛期叶面喷 100 毫克/千克的硼酸液,进
11、行根外追肥。忌大水漫灌。 (2)药剂防治。田间发现少量病株时应立即拔除,并在穴内灌注 20%的石灰浆。定植后喷 1:1:200 倍波尔多液。每隔 710 天喷 1 次,连续 34 次。发病初期喷 3%中生菌素 600800 倍液、72%农用链霉素 3000 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0%百菌通 500 倍液等,每隔 710 天喷 1 次,连续 34 次,此外还要结合灌根,用 0.020.025%的农用链霉素溶液、0.02%的新植霉素、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 0.30.5 升,10 天灌一次,连续 23 次。 2.7 叶霉病 叶霉病属
12、真菌性病害,是棚室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发展快,常在短期内严重为害,一般可减产 20%30%。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发病常在果蒂部。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水分管理,苗期浇小水,定植时灌透水,开花前不浇,开花时轻浇,结果后重浇,浇水后立即排湿,尽量使叶面不结露或缩短结露时间。定植密度不要过高,及时整枝打杈、绑蔓,定植前对棚室用硫磺加百菌清烟剂进行熏棚处理。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 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60%多菌灵盐
13、酸盐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多硫悬浮剂77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等。每 7 天 1 次,交替用药,连续用药 23 次。 2.8 灰霉病 灰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发病后一般减产 20%30%,灰霉病主要浸染部位是果实,特别是未熟的青果被害严重。成株期叶片发病,从叶缘开始向里产生淡褐色“V”形病斑,水浸状,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生灰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叶片逐渐枯死;果实发病时,病菌多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侵染,逐渐向果实扩展。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
14、理,降低棚内湿度。早扣棚烤地。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防止植株早衰。适当控制浇水,发病田减少浇水量。及时摘除病花病叶、病果和病枝,带出田外,集中深埋。(2)药剂防治。定植前对幼苗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花期结合蘸花(防落花、落果)时,在配制 2,4-D 溶液或番茄灵溶液中加入药液重量 0.2%0.3%比例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以后在坐果时用浓度为 0.1%的 50%腐霉利或异菌脲溶液喷果 2 次,隔 7 天 1 次。 2.9 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又名鱼目斑病、白星病、斑点病,该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病菌在土中的病残体或种
15、子上越冬。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常在初夏发生,到果实采收的中后期蔓延很快。遇阴雨天气,同时土壤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病害容易流行。 8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 600700 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每 710 天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2.10 软腐病 番茄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茎部染病多始于整枝、打杈造成的伤口,叶色变黄;果实感病多自
16、果实的虫伤口,病部组织软化腐烂,常扩及半个果实至整个果实。闻之有恶臭味。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腐病高产良种。避免连作,推行地膜覆盖栽培。加强肥水管理。勿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粪肥。防止日灼;每次整枝打杈后最好随即配药保护 1 次(25%络氨铜水剂 500 倍液、或 77%可杀得 800 倍液)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 4000 倍液或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25%络氨铜水剂 500 倍液或新植霉素 30004000 倍液,40%细菌灵 8000 倍液,23 次,隔 715 天 1 次,交替
17、喷施,喷匀喷足。2.11 细菌性叶斑病 该病又叫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微斑病、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花萼、果实等。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4 月。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早春防寒措施不力,使作物受冻。 9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种子处理:可用 55温汤浸种后催芽播种。提倡与非茄科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在病害盛发期及时摘除病、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保护地注意防寒保暖,适时通风换气。 (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 710 天喷药 1 次,连续喷药 34 次,药剂可选72%农用链霉素可
18、湿性粉剂 4000 倍液、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77%可杀得 1000 倍液等。 2.12 溃疡病 番茄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始于叶缘,似干旱缺水枯死状。茎部出现褪绿条斑,有时呈溃疡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果实后期病斑中心部变褐,如鸟眼状,称之为“鸟眼斑” 。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中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72%农用硫酸链霉菌可溶性粉剂 3000 倍液、新植霉素(100 万单位)30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 300 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微粉剂 1000 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
19、剂 500 倍液、60%琥胶肥酸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47%加瑞农(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等药剂喷雾,每隔 7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3 虫害 3.1 蚜虫 (1)采用 2025 目的银灰防虫网防止蚜虫。 (2)在棚室内悬挂黄板诱杀,1 亩 3236 块。 (3)蚜虫发生时可选用苦参碱水剂 500100010倍液、99.1%的敌死虫乳油 300 倍液,此外还可选用 10%异丙威杀蚜类剂进行熏烟防治。 3.2 白粉虱 可在定植前用 0.3%苦参素植物杀虫剂 1000 倍液喷洒幼苗预防。虫害严重时可选用 25%扑虱灵乳油 1000 倍液、2.5%秀氰菊酯(又称敌杀死)1000 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5000 倍液、99.1%敌死虫乳油 300 倍液喷雾灭杀。 3.3 斑潜蝇 在保护地应用防虫网。药剂使用上可选用 2.5%功夫乳油 20004000倍液或 40%绿菜宝(阿维敌畏)乳油 100015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 4000 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 710 天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