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950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摘 要:体育旅游是一种正在逐渐兴起的旅游方式,有着更强的参与性、更好的健身娱乐性。对四川省体育旅游的优点和劣势进行分析,就四川省体育旅游的资源配置、产业运行及其开发的对策,提出产业全面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四川;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42-02 体育旅游是一种逐渐兴起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有着更强的参与性、更好的健身娱乐性。伴随生活方式及旅游市场和需求的变化,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滑沙、漂流、滑水、冲浪、朔溪、徒步穿越、自驾

2、车越野等活动逐渐成为了体育旅游业的新需求。体育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个人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需求,迎合了挑战自我与自然的本性。 一、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 四姑娘山风景区设置以登山、攀岩、攀冰、徒步穿越、漂流为主的体育基础设施及专业化技术辅助团队,其景区所在地小金县旅游收入以每年 25%的水平增长,目前已达 2 亿元以上;西岭雪山配置滑雪、滑草、高山滑道、飞伞等 20 多个运动休闲项目。四川省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以户外运动为主体,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2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优势,拥有众多山地、峡谷、高原、河流和藏、羌、彝民族体育风情。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置及活

3、动开展上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贡嘎山、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每年引来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参与,在凉山州有环邛海湖自行车大赛、螺髻山、庐山攀岩登山活动、安宁河国际漂流赛等活动,在九寨旅游大环线上有阿坝州政府组织的国际汽车旅行节,众多的景点资源及配套项目,形成了四川省体育旅游美好的发展前景。伴随各地景区资源的开发,四川省体育旅游建设正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及当前形势下日趋增长的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需求逐步融通。四川省各地景区大量出现的与旅游业、旅游地交叉融合的户外运动及体育项目,也很快成为新兴的体育产业。四川省发展体育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拉动就业,加快经济增长,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二、制约四川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促销管理及其他问题 对体育旅游促销宣传不足,即使有宣传也是主体形象不明确生动,宣传内容单调形式陈旧,缺乏煽动性,宣传渠道不多、手段缺乏,很少做到多方参与共同协作而形成动作大、声势大的对外宣传活动。宣传促销时断时续缺乏经常性,长期性。 (二)居民收入与消费观念行为习惯制约 四川省存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居民收入水平偏低、需求相对不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许多问题。四川省体育旅游的开发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体育旅游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四川省体育3旅游总体上尚处于后进状态,其根本原因是落后思想的桎梏阻碍和限制了四川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四川人

5、的消费理念与行为习惯也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旅游的选择,体现在旅游上也多是只愿去参加一些消遣性和观赏性的常规旅游,而对于那些需要一定体力、技巧和具有一定意志力的体育旅游活动,却少有人会真正地或多次地参加。 (三)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专门人才匮乏 体育旅游属于一种特种旅游项目,因而该行业需要专业的特定的人才。四川省基本上没有专门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机构,旅游学校和大专院校中的旅游专业也是培养从事一般旅游业的人才。目前,四川省体育旅游人才缺口很大,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景区体育旅游项目的专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包括人才、技术、装备、安全措施等尚待整体建设和规范。在四川省体育旅游从业队伍中,男性

6、多于女性、学历结构偏低、专业结构复杂、多以兼职工作者为主、经营管理性人才缺乏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办学时间不长、培养人数在近几年内有所增加、体育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职能部门的重视,少有的培训行为基本上属于各单位的自发行为且随意性大,也不具备系统的培训规划和有章可循的制度保证等一系列结果。 (四)财力支持跟不上产品开发不力 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政较为困难,资金并不充裕,所以对体育旅游的直接投入比较少。同时,由于没有广开门路,因而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广泛吸纳和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的力度有待加强,投资政策有待完善;体育旅游在项目建设上总体投入不4足,西蜀

7、岷山众多名山大川丰厚的户外运动资源尚待开发;具有体育、文化娱乐及旅游特征的新型产业体育旅游在开发建设中呈现信息不对称、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分割及活动的分散。 (五)教育培训和基础设设施没有跟上 在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包括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建设等都不能完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城市居民正日趋扩大的运动休闲及旅游度假时尚,各级政府组织、企业及社会团体对体育旅游的中介、宣传和引导功能尚未全面展开,社会动员面不足。体育旅游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设施缺乏许多可开发的项目,因无必要的设备而无法开展,加之目前四川省的体育旅游企业规模小、素质低、缺乏市场、竞争

8、力在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上又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三、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把体育旅游纳入四川省旅游规划 依托四川省现有旅游环线的营销系统,发布各路景区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及配套活动的信息,促成四川省体育旅游整体包装、强势促销的态势。规范的体育旅游市场统计标准,将促进四川省体育旅游专业化配套发展。将体育旅游置于更大范围如全国和区域的产业合作背景下,构建一个与四川省旅游环线发展及景区建设、游客休闲度假需求高层面融通整合的,融九寨大环线、峨嵋、乐山、都江堰、雅安、康定等众多资源和景点在内,涵盖大香格里拉环线、辐射凉山州藏彝走廊的西蜀岷山体育旅游圈。 (二)提高同一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9、5面对各路景区在自然、人文、宗教、生态、体育等资源,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及企业在景区建设中应特别注意源的共生性,生态观光、文化感悟、度假休闲与体育旅游活动的配置建设,充实景区旅游项目的构架和内容,市场聚合力。九黄黄金旅游环线上的四姑娘山可以通过旅游公司的开发及登山协会的引导,可居于国内体育旅游的登山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西岭雪山冰雪运动资源,成为四川省在全国冰雪项目上的竞争优势。 (三)营造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按政府授权、企业运营、景区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未来几年我们在体育旅游发展上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体育旅游的诸多项目尽管本身属于体育经营活动,但在投资建设的管理程序上,涉及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头审

10、批。在产业政策上不妨建立统一的体育产业执行标准,在管理环节上,变多头审批的烦琐程序为一站式系统服务。大幅度地聚集吸引伴随西部大开发、企业改制及产业技术调整而来的各路客商及民间资本,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四川省体育旅游的产业化水平。 (四)体育旅游业与城市体育产业的整合 作为一种以户外运动为主的旅游活动,体旅游与城市体育运动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因此,借助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城市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开发各类具有户外运动的体验性、刺激性特征的经营性体育娱乐项目及其辅助训练设施,注重以企业群体、学生群体及干部素质培训为对象的各类拓展训练,是促成城市居民户外运动素养,扩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举措。此外,

11、开发以成都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大型6体育比赛为主题的、与户外运动不同类型的会展型体育旅游活动,借助中心城市体育大赛的聚合、示范功能聚集吸纳更多的体育旅游潜在的消费者。 (五)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四川省体育旅游现状与人才培养现状滞后于体育旅游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体育旅游人才战略意识淡薄、行政管理部门在体育旅游发展问题上的协调不够、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模糊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根据体育旅游市场即体育旅游者的参与特征以及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对体育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加速四川省体育旅游人才的步伐,拓展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途径,加

12、强行政管理部门的体育旅游产业的战略意识、分工合作,加大各高校对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六)加强体育旅游产业的制度规范 加强体育旅游活动的消费指导,建立规范的体育旅游项目团队经营管理及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体育旅游的配套服务及保障体系。体育旅游涉及诸多户外运动知识及安全保障措施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应有相应的资格认证办法,特别是登山运动中的高山向导、教练,漂流运动中的操舟手,蹦极、跳伞、滑翔、溜索运动的技术装备,更应配套设计相应的上岗制度及检测制度。旅游管理部门对景区体育旅游项目经营实体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制定相应的检查督办条例。规范明确的风险责任认定条例,吸

13、纳保险公司,进入体育旅游这一巨大的保险市7场。 (七)依托民族地区开展特色体育旅游 在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藏、羌、彝高原上,有着众多生态的、山水的、民俗的、宗教的、动植物的神奇旅游资源,可以此为依托开展有特色的户外运动和汽车拉力赛或自驾游等;以凉山州赛马、斗牛、摔跤达体舞等众多形式不一的彝族体育活动为题,结合各种民间时令节气,如火把节等开发旅游项目。在南丝路藏彝走廊上通过重点开发与分流,最终在西蜀岷山境内形成以登山、滑雪、漂流、自驾车越野等优势项目配置为主体,融诸多体育休闲活动及娱乐产品、大型旅游及体育产业、各路景区景点及其配套公共服务网点在内的,集运动健身、体育娱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高山峡谷、草原群峰、森林湖畔、河流清溪、宗教文化、民族风情、城市与乡村交融的区域性多核分散型体育旅游圈。 参考文献: 1 朱玲,惠蜀,等.发展壮大四川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 (2). 2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柳柏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