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研究摘要:针对高校隐性德育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优化高校隐性德育的对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德育实践方面的建设,渗透隐性德育;运用隐性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我国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实效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内涵隐性教育因素,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从校园物质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校园网络三方面进行建设。 (一)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开发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 环境制约着人们的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围绕于德育主体和客体周围,并对德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性要
2、素的总和,是由学校师生员工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创造的文化成果。学校的物质环境是以整体形态而出现的物化环境,是教育理念的一种物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教育因素。校园物质环境不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譬如: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楼,可以增强大学生执着的民族意识;优雅的自然景观,可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美的行为;现代化科学性的教学设施,可以激发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进取精神。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育身育2心和育德的作用,对置身于其中的莘莘学子认知、情感和其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教育者在实施
3、隐性德育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要因校制宜,符合师生员工的共同意志,坚持“四个”相结合,即“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与经济型” 。 (二)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掘蕴含其中的隐性德育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彼此双方思想交流和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内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现为:同学间的关系以及师生间的关系。 1.建设和谐的同学间的关系 良好的、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需要、满足个人安全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同学之间基本是同龄人,在平等
4、氛围下的交往与互动,较少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关系往往较为纯洁,但同时也存在某些不足。建立和谐的同学间人际关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与同学交往,讲究技巧。在高校,大学生们作为个体,其性格各异。因此,在与不同性格、脾气的同学交往时要讲究技巧。比如:学会与“自信” 、 “自负”的同学相处;学会与孤僻的同学相处;学会与性情急躁的同学相处等。 (2)积极发展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大学生之间交往,除了满足彼此娱乐性的交往,而且要成为彼此间学习上和思想上的真正挚友,坚决3抵制一些不文明的、低级趣味的交往,尽可能多与“道义相砥,过失相规” 、 “缓急可共,生死可抵”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交往和友谊有利于彼此双方个
5、人修养的提高以及各自的学习。 (3)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由于学生个体不同的个性,以及心理品质有优劣的差别导致了两类型学生的形成,即“有人缘”的学生,和“无人缘”的学生。心理品质的修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尤为重要,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与人相识相知。爱人如爱己。宽容待人。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积极地培养乐于助人、乐群惠人、谦虚待人等一些良好的品质。 2. 建设和谐的师生互爱关系 在教育全程中,如果师生之间是平等互爱,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关系,那么它所营造的轻松、和谐的这种教育氛围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将产生良好的效果。首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优化可以为大学生形成健全
6、的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将制度化和民主化两者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真心实意地理解、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首要任务,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素质作为主要目的,把握时代脉搏,尊重爱护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及促进者,成为他们信赖的亲密朋友和伙伴,从而实现管理理念的根本改变,并以此到达教育目的,充分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其次,大力表彰育人标兵。对于工作突出的教师要给予表彰,鼓励其再接再厉,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树立模范榜样,努力使4学校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最后,学生尊重教师。 “一日为师,终
7、生为父。”学生要尊重其教师,和谐的关系是靠彼此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 近年来,网络化蓬勃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如:网络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将世界上发生的万事万物呈现在网中,使全球沟通十分便利,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形成;网络提供的丰富知识内容,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世界的自由窗口,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适应变化快速的社会。但同时,网络也对大学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效应:信息泛滥,一些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而忽略了真实世界存在的人际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成为
8、“数字化人”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而这些与学生现实生活中接受的我国的教育有所不同,由此他们可能产生迷茫、冲突,甚至导致他们价值观的倾斜。因此,要加强校园网络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隐含于网络中德育的积极因素。 首先,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管理。在高校中,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要由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及德育教育者共同组成,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明确责任。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快速过滤一些虚假的信息,及时有效防止非法的、黄色的、垃圾的以及病毒信息的传播,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制度,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进行定期检查,实时监控和及时升级等,构建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以确保校
9、园网安全、稳定地运行,5给学生绿色、健康的网站;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从网络中搜集信息,及时发现大学生上网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给予指导。此外,学校应加大对网络道德及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一种健康的、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氛围。其次,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站以充足的版面提供教育信息。校园网站可将本日重要的德育信息内容安排在网站首页,并按主题进行科学分类,旗帜鲜明地展现德育导向。充分利用校网络论坛开展德育的双向互动,校网站可围绕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热点、焦点等问题,开展具有德育特色的主题论坛,使其成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动的平台和场所,成为双方交流思想和提高认识的渠
10、道。开展网上德育活动。有关德育的一些讲座、报告会等活动可以在校园网络上进行播放。构建网上网下交流平台,通过网下面对面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他们存在的思想错误,弥补不足,消除网络的不良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德育实践方面的建设 1.增强大学生们实践意识,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德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使学生对优良品德的正确认识,更主要的是形成优良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和辩证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发展过程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道德实践具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和自我完善的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1、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得到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与锻炼,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将直接所得到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检验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中与社6会文化不一致、不相协调的部分,而弥补不足和纠正其偏差,及时地内化社会所认同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得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实施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途径 学校道德实践,除了在课堂上,教师事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和安排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外,也可在课外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主要通过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加强道德实践活动。 (1)加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军事训练 学校通过开展军训,不仅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基本军事常识和军事技巧
12、,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大学生还可以学习我国军人的优良传统,效仿军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言行,增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专业实践和实习 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提出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组织大学生参加观摩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活动,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外部环境、工作条件、生产过程等,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拓展其知识面,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勤工助学 学校设定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在校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7参
13、加这些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通过参加这些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体验生活的不易,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 (2)加强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活动 德育要引导学生投身实践,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道德意蕴,培养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其在社会中受教育、产生道德体验、作贡献。高校加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实践课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 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形成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起点。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包括社区环境整治、普法宣传、科技知识的传播、家电维修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
14、识能力,同时又亲身体验责任关系和普法关系,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社会调查 通过社会调查,大学生可与社会相接触,及时了解社会动态以及一些存在的社会现象,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大学生能够体验社会,增强其对社会的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将获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挂职锻炼 8挂职锻炼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赴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担任某一职位,挂实职、干实事,诸如到企业担任厂长助理,到学校担任校长助理等。大学生参加此类活动,通过担任一定
15、的职业角色,了解职业要求,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务实感。 三、运用隐性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关系 显性德育法和隐性德育法是德育工作的两种方法和两种教育形式,两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和互相转换。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不能以此将两者分开,泾渭分明和各自为政,两者其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整体德育方法体系才称得上完整,才能发挥系统应具有的最佳功能。所以,我们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既要确保德育工作的严肃性、公开化;又要充分发挥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将教育工作覆盖到大学生生
16、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二)防止隐性德育法单一性及低俗化 在运用隐性德育时,有些工作人员往往将隐性德育法等同于“寓教于乐”和满足以个体为出发点,这两方面思想是错误的,必须要加以克服。将“寓教于乐”理解为隐性德育,是犯了单一化思想倾向的错误。“寓教于乐”只不过是隐性德育系统的一小部分,而隐性德育覆盖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不同层次与方面,具有广泛性;另一种就是片面强调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设置其教育形式,甚至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导向性及思想性,犯了低俗化倾向。在德育工9作进程中,坚决防止隐性德育法单一性及低俗化的错误倾向。 (三)加强隐性德育效果的监
17、控 由于隐性德育暗示、隐含的特点,其教育作用的不确定性,与显性德育的方向不能总保持一致性。两者方向一致,德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实效;两者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对立,则阻碍德育工作的进展;另外,由于学生个体自身的知识经验的差别,以及他们处理教育信息方式的不同,从而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和选择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隐性德育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设法控制,不能放任自流,加强监控,譬如可通过显性德育的教育方式对其运用理性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存在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消除其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 张桂芳(1981-) ,女,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讲师; 王立群(1982-) ,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助教; 武文(1983-) ,男,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长江职业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