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1822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本文是阅读了大量关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循化撒拉族教育问题的学术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海东地区数次教育问题的调研写成的。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诸多专家学者对循化撒拉族教育问题面临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以及对此提出的对策建议,然后着重论述由撒拉族教育问题的学术关注使笔者想到的关于撒拉族教育以及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现实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笔者浅薄的想法,望方家指正批评。一、关于青海循化撒拉族的概况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简称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上游,东接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连化隆县和民和县。东西长 68 公里,南北宽 57 公里,

2、总面积 2100 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达里加山主峰 4635 米,最低点孟达乡关门黄河岸边 1780 米,相对高差2855 米。 循化地貌由黄河宽谷地带向南海拔逐渐升高,垂直差异明显,根据地表形态特征,由低到高可分河谷、中东部中低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 4 种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也因“从黄河沿岸到南部山区,海拔逐渐升高,随之光、热、水垂直变化也很明显” 。独特的地貌类型不仅决定了循化县种植业的三大类型区:北部黄河河谷粮、果、菜复种区,中部低山丘陵粮、油生产区,南部山地麦、杂、油、草轮作区,也决定了全2县撒拉族、回族、汉族、藏族等具有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特点的民族在循化县境内的分布格局,同时也决

3、定了循化县经济结构类型的分布和全县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循化,四面环山,黄河沿岸气候温和素有青海“江南”之盛名。这里资源丰富,盛产粮、油、瓜、果、蔬菜,著名的“一果两椒”畅销省内外,连绵广阔的草山、草坡,适宜发展畜牧业。循化是一个以撒拉族为主体,藏、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同舟共济,携手共建循化家园。 二、撒拉族教育问题的综述 学术界对于循化撒拉族教育问题给与了极大的学术关注和人文关怀,大量的学术论著相继发表,如:青海民族大学马成俊教授等发表的调研报告沉重的翅膀关于循化撒拉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 ,雷波和韩德福的研究报告青海循化撒拉族农村义务教育失学问题

4、研究 ,王振岭的调查报告撒拉族自治县女童教育调查报告 ,韩建业的撒拉族教育之我见 ,马明良的伊斯兰教与撒拉族教育等。 通过阅读以上论著,笔者发现,对于撒拉族教育,很多学者重点论述了撒拉族教育问题的现实状况、形成原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但是在诸多研究论著中对以上三个方面有很多相似和相同研究成果,现摘列如下。 第一,现实状况方面。学者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将循化教育问题(特别是女童教育)的现实状况基本归纳为入学率低(与学生性别,户口性质,家庭经济,民族等因素有关) ,辍学率高和流失严重,成材和3应用率低,基础薄弱,投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几点。第二,形成原因分析。众多论著中,针对以上现实状况,学者

5、们将制约循化教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恶劣的地理环境,根深蒂固宗教情结和民族风俗,经济条件,还有学校方面(包括教育方向,教育宣传,教育投资和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出路及知识应用等)以及学生和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提出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现实状况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学者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宗教改革和宣传易俗,经费保障,教育方向和本质的明确,师资力量的培养,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寺院和民族教育等。 通过其他学者对撒拉族教育陆续的调查研究,发现经过多年循化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有些教育基础条件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观,比如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经费投入的增长,师

6、资力量的健全发展等。同时,应该明白,就循化县整体来讲,教育发展水平和循化地理地貌、种植业类型区、民族分布格局、经济结构类型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即从黄河宽谷地区到南部高山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呈现由强到弱的多层次的阶梯化的复杂模式,因此循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可一概而论。循化教育的发展与其他非民族地区的发展相比,特别是与我国东部省份的教育质量相比,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通过笔者对循化及临近州县的走访调查,注意到,学者们分析和阐述的诸多关于撒拉族教育的问题也是符合同循化县一样,具有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闭塞的交通,多民族聚居以及宗教和传统风俗根深蒂固的4临近州县的教育情况。例如

7、弗里德曼对华南社区“宗族研究”有利于对于整个南中国宗族制度的认识一样,对循化县社会发展研究也有利于认识同循化县具有相似或相近社会发展水平和复杂程度的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这是人类学、民族学社区研究“以小见大”的方法论优势。 三、引起撒拉族教育问题的学术关注的原因 (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撒拉族的自治县。1954 年1 月 19 日,中共青海省委批准设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区(县级) , “自治地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合实际的有利于本民族和本地区发展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制定民族地方的法规。

8、”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成立,为撒拉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中根据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宗教风俗进行特色化发展,实现民族自我管理,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撒拉族较之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撒拉族的先民原本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西突厥的一个支系撒鲁尔人,13世纪前半叶,在先民尕勒莽和阿合莽率领下,艰苦跋涉,终定居于今循化。撒拉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撒拉族先民根据原有的伊斯兰教信仰,在本地与回、藏、汉等民族的杂居交融过程中,吸收了汉族儒家和藏族的文化传统,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多种文化因子共存的撒拉族。(三)学术之繁荣且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国

9、内及国际诸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循5化县展开了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表现了他们极大的学术关注和人文关怀。同时,民族地区培养的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循化撒拉族的本土学者,利用民族地区诸多学术阵地,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学术的价值和意义。以撒拉族教育问题的学术关注为例,自在几篇成功的关于撒拉族教育的论著发表以后,或因学业的压力,或因工作职称的评定,很多学人跟风模仿,极力挖掘偏远落后民族地区的学术矿藏,出现了大量关于该主题的论著,但是细细翻阅不难发现,该类论著完全按照前人的模式和结构展开,没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同的现状描述,有大同小异的原因分析,

10、有针对前两者提出的对策建议但又缺乏可行性和实际有效性。虽然客观上,大量类似学术著作的相继问世,能够活跃我国学术研究之风气,但是缺乏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文章,很难对后继者有任何参考价值,更别说具有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实际的操作价值了。 四、撒拉族教育引发的社会思考 (一)我国教育的方向和政策问题。什么是教育,大话题,很多国人认为我国的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不清楚,他们极力要求改革中国教育现状,但怎么改,改成什么,是否有条件真的能改成,改过以后能否达到预定之期望,对这一系列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考和结果。在这里,很多教育批判者将中国的教育问题聚焦在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以及由此

11、引出的诸多教育的规章制度方面,他们极力批判中国应试教育长期扼杀学生心灵,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此,笔者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在大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6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逐渐确立的,它是由我国复杂国情决定的,在现今中国社会,全面实行像大众所期望的欧美式的“素质教育”不仅不能达到原先之期望,反而会对我国教育平稳、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持续多年的“奥数热”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在我国,人口压力是制约我国快速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致命因素, “人口压力是反映人口与所在地区的关系的,它表示现有人口对其承载因子所产生的压力水平” ,其中,过大的人口压力,造成低下的人均资源分配率,在教育资源的分

12、配和利用上也是如此,即俗称的“僧多粥少”的情况。教育优势资源的极度匮乏,且没有健全的施行“素质教育”的制度和保障,缺乏实施素质教育的群众心理基础,这注定中国的教育还在可预见的未来要走“应试教育”的路子。 中国整体的教育方向和政策况且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处在边缘贫困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语言及民风遗俗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循化县,该走怎样的道路,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和水平,这些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极大的努力来寻求突破。 (二)宗教、民风遗俗制约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族群是不喜爱学习、不看重知识的继承和发明创造的,否则在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可能求得生存。伊斯兰教

13、是一个提倡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创造和传承的宗教,不存在男女有别的教育观,但是,伊斯兰中规定的一些男女定位有别的宗教规定,客观上造成了伊斯兰教男女有别的教育观。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中国穆斯林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东亚伊斯兰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互相碰撞交融的产物,并非纯粹7的东亚伊斯兰文化,这从当今中国穆斯林诸多文化因子(如服饰、饮食、居住格局等方面)中可见端倪。所以,在中国的穆斯林深受两种男女有别的性别观的熏陶,表现在对女童教育的扼杀方面甚至达到了 1+12 的效果。 (三)教育投资问题。很多教育关心者都认为贫困边远地区教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投资的匮乏,认为加大教育经费投资就能建设优质的校

14、园,提供所需的教学设备,聘请极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笔者并不是想要驳斥这种观点,只是想说明,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有限的教育预算制约的情况下,没有像很多学者和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想象的充足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极大促进地区教育建设,或许这是长期很多学者和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缺乏量化的教育经费的概念的缘故吧。在讲求教育的利益回报问题上,教育经费投多少,由谁投,谁监管,怎样利用与诸多的期望和社会现实并没有达到和谐。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在有限的教育经费投资(或许永远也达不到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经费的期望)的事实下,笔者想引出下一个话题,即教师在教育中角色定位的问题。 (四)教

15、师在教育中角色定位。教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缺乏“教的好,留得住”的老师,现有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心态上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要想根本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支热爱教育,乐于奉献,诲人不倦,对待每一名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师资队伍。西南联合大学曾经在我国教育史上画上了浓墨重8彩的一笔,也创造了一个神话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鲜明的反比关系,只有心系学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很多教师坐等未来教育能够通过政府扶持或其他翻天覆地的力量而有大的改观,却忽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忽视自己的主观能

16、动性,这是教师在教学心态方面最致命和最不可取的。 (五)学校就业和职业教育问题。全社会应正确看待读书求学的目的,特别是在全国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国家分配工作政策取消以后,要改变“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利观。很多人认为课本知识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亦无法立马转化为经济利益而持“读书无用”的观点。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确课本知识应用性方面存在显性和隐性的特点,显性的应用性自不毖多说,可以了解和掌握人类在百万年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技术和方法,能够及时指导实践,其隐性方面是指我们可以通过课本知识来拓宽思维结构,树立科学的认识论和价值观,培养艺术情趣,武装我们的大脑。同时,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结

17、构和人口压力(或优势) ,应该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宽口径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来解决就业问题,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和解决人口压力。 (六)爱心希望工程的助力。在走访循化及邻边区县的学校时,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中,绝大部分的校舍是利用爱心希望工程的爱心支持下修建的,一座座逸夫楼,明德楼的修建,诸多社会爱心团体的慷慨解囊,为民族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来学习和游戏,为民族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教室而非四面透风的危房教室上课和成9长圆了一个梦。所以,在诸多现实(特别是教育经费)制约情况下,爱心希望工程助力教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七)地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8、关系。很多人认为在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处在一个发展滞后状态下,只有走“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子,才能为本地区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能力的建设者,才能彻底解决本地区社会滞后的基本面貌。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教育优先发展在短期内并不能见到成果,同时,教育的发展只有在社会各项事业都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最终达到发展之目的,否则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花之果”了。这是一个文化“大系统”中诸多“子系统”间发展的辩证关系,如同“木桶效应”一般,缺乏其他“子系统”的支持而追求“木桶”的最大容积并不能取得长期良性发展。 (八)学术之无奈与悲哀。虽然人类学、民族学提倡参与观察的研究方

19、法,但长期以来书斋式的学术研究习惯,使很多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仍然缺乏从“观察”到“参与观察”再到“参与发展”的转变,诸多学者专家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之间脱节,缺乏对共同事项意见和建议沟通的桥梁,缺乏学术成果向经验现实的转变。 五、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及其之一的循化撒拉族教育良性发展的诸多因素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如地理环境的对各项事业包括教育发展的先天制约,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等对教育观根深蒂固影响,还有诸多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方针政策及对教育10经费投资这些根本的制约因素还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继续存在而不可能有巨大改观。所以在现有的各种条件下,只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乐于奉献,诲人不倦,勤勉负责,对待每一名学生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之最有效,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我们不能坐等未来一股洪流荡涤杂陈,带来期望中美好的教育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