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云端服务支撑智慧青岛智慧青岛建设旨在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让市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 更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 月 30 日,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下称电政信息办)软件处程超在机房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莱西市资源中心指示点竟然通过云端飘到了青岛市资源中心指示点上。迅速核查后,他发现怪现象是由于停电导致莱西市资源中心机房所有的设备在同一时间点重启了,因而莱西市资源中心飘到了青岛市。 仅仅 1 年前,程超并不能如此迅速地知道问题是出在莱西市灾备中心。那时候,青岛和莱西两市的灾备中心还没有做到互联互通,莱西的灾备机房一般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只有青岛灾备中心出现问题,才会有人想起莱西灾
2、备机房。这也意味着,平时根本没人知道莱西灾备机房的运行状况,一旦青岛灾备机房突发紧急情况,前者能否应急还是未知数。 让青岛和莱西两市实现了互联互通的是云计算灾备一体化平台。该平台采用“两地三中心”的模式实现:通过网络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构建了全国首例城际间直线距离达 120 公里的“双活”容灾云计算中心,实现对两地数据中心的资源统一调度、应用自动漂移和系统异地灾备。 2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和灾备中心一体化建设只是智慧青岛建设的一个缩影。 青岛市从云计算平台和电子政务大一统的模式着手,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电政信息办副主任张艳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炒得
3、非常热,很多地方都做了相关规划。而在青岛,电子政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会有力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 青岛的智慧城市建设,以电子政务为基础正在一步步逐渐展开。 共享平台 今年,张先生决定到儿子工作的青岛市生活。他打开青岛政务网,根据提示依次选择:外地人想落户青岛外地亲属落户青岛投靠子女,申请程序和所需材料全部一目了然。 电子政务网站是政府部门便民利民的最直接体现。以前,电子政务各部门数据难以完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及业务协同的工作。 现在,青岛市统一系统为实现青岛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政府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事实上,青岛市电子政务起步非
4、常早。那时候,电子政务主要是以办公自动化和决策为核心进行建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有了健全的体制机制,电子政务按照体制机制的要求得以迅速发展。2005 年,青岛开始走出自己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之路“四统一分管理体系” 、 “861”体系,以及基于其之上的三个集约化模式。 33 年后,青岛电子政务建设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折。在信息化统筹会议中,电政信息办的工作明确了几点: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出台全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基于前两点又制定了一个“三不”原则,即各个部门不再设立新的信息中心,不再建设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不再建设新的机房。 自此之后,青岛市各部门的业务从发展项目的审批到财政资金的投
5、入都进行了严格把关。 “那时候,电政信息办平台已经具备了云计算的模式,这是因为市里有的部门基于电政信息办底层的基础设施来做项目,有的部门则是通过电政信息办提供应用层的服务,比如办公、审批、行政处罚等。 ”张艳说。 不过,青岛市电子政务平台和云计算有着不同的命名,当时该平台指的是三个集约化的模式。 当然,推进共享平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彼时,信息化统筹会议规定各部门不再设立新的信息中心,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各个部门原有的信息中心大量存在,有信息中心的部门难免不太积极配合工作,张艳他们需要一一沟通克服困难。 2010 年,云计算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电政信息办也开始加大力度研究云计算。这时候,电政信息办主任
6、刘惠军提出是否可以用电子政务技术实现双活的概念,真正用云计算的技术改造电政信息办后台的平台。 刘惠军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当年,电政信息办的一个下属委办局的灾备中心发生了问题,生产环节出现的故障使得灾备中心无法启动。 “按照国家要求灾备中心须间隔 100 公里,青岛市和莱西市相连,但是传统4的灾备模式有其弊端,莱西市灾备中心平时根本不用,很难确定它是否存在问题。 ”张艳如是说。 这一年,电政信息办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去研究灾备中心工作。把目标定为建设一个云计算灾备一体化的中心。 不过,实现这个目标可不容易。当时在同城相聚 100 公里以上建设灾备中心并没有案例供张艳他们参考。电政信息办当即抽调各个
7、业务骨干组成了 4 人工作组。组员们找来了国内外所有能够找到的产品,并实地进行检测、测试,按照建设需求分析所有的技术指标、工作模式等,最终才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报告。 辛苦远远不止这些。虽然厂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云计算灾备一体化中心,但是因为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成型的方案,电政信息办工作组需要不断和厂家进行交流,从厂家各种各样的说法中剥离出自己最需要的资料,再整理、分析这些资料得到最终结果。那时候工作组基本上每周都要给上级领导汇报一次分析、比对后的报告。 回忆那一年,张燕仍是百感交集。 “不同厂家实现的模式不一样,厂家只讲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却要分析比对出这家和另外一家的不同。技术人员要抠细底层的
8、技术,把每个技术环节全搞明白,实际上相当于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方案,不过做出来还是很欣慰的。 ” 在竞标的厂家中,EMC 的技术最后胜出。不过在当时,EMC 的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满足电政信息办的需求。 “我记得当时 IBM 和 EMC 的产品能够提供这个技术,但是他们的官方网站认定的距离也不是 100 公里,当然,后来 EMC 和 IBM 官方支持的数据都已经调整成最新的了。 ” 52012 年 9 月 16 日,云计算灾备一体化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电政信息办共享平台的一个重大技术改造, “我们成功地利用云计算的技术把后台技术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 ” 主打智慧物流 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只是智慧青岛建
9、设的一个缩影,通过平台建设,能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及城市发展,物流是智慧青岛建设的另一个重点。 青岛福兴祥商品配送有限公司(下称福兴祥)配送中心内,采用了高位立体存储、机械化作业,仓库整体使用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并且应用了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和 RF 技术,采用了电子标签拣选、语音拣选等系统,成为山东省内管理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仓储物流系统。“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能否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乎着企业能否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福兴祥物流公司负责人如是解释。 智能物流模式的身影同样出现在了青岛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下称九州通) 。该分拣中心同样
10、采用了最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比方说自动分拣、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货位精细管理及无线手持终端系统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动分拣系统可连续运行 100 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 7000 件包装商品。自动输送分拣系统总长度达 1000 多米,把立体仓库、五层楼层库房全部连接成一套输送分拣系统,可实现药品的自动传输、搬运、补货、出库、自动分拣等功能,大大减少了人工搬运量,提高了出库速度和准确率。 6作为青岛市加快推进智能物流的两个典型项目,福兴祥和九州通着力打造的无纸化、高智能物流模式,不仅展示了青岛市物流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全新姿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智慧青岛建设的成绩。 事实上,智能物流模式不仅在物流企
11、业中渐成气候,也成为一些物流园区和在建物流大项目中被着力推进的重要章节。 李沧天择物流园区内也开展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目前该平台基础设施已经建成,运行后将有效引导物流企业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货物分拨、电子订货、射频识别等信息软件及装备技术,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委提供的资料显示:经过多年来的推动,全市物流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从业务系统、公共信息平台,到智能化、物联网等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驱动力。目前,全市近 80%的大型物流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海尔、青岛港、远洋大亚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使供应、生产、销售环节衔接紧密,物流效率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 当然,青岛市已经在智慧能源应用、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等方面同时开展了建设项目,目的都是为了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让青岛市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更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可以预见,在推进智慧青岛建设进程中,仍会有难题存在。而主政者只有不断思考,抓住发展机遇,未来用“智慧”打造的城市才会展现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