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分析【摘要】本文依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的三门专业基础课,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理论课程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阐述,着重强调理论课堂引入仿真软件的观点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 TP311.5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电路分析基础 、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这三门课程,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优化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方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合格人才。 2.体系内课程理论内容的优化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路分析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 模拟电子技术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 数字电子技术逻辑性强,数字电路的种类繁多,实践性强。对于电路分析强调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以加强电路中串联与分压、并联与分流、电位、开路和短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讲述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时,只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时才采用“超网孔”和“超节点”方法。讲述相量时,采用相量变换与反相量变换的概念,使其与后续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傅氏变换和拉氏变换呼应。 模拟电
3、子技术精选基础和重点内容,保证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删减模拟电子技术中陈旧、过时的内容,简化定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如 EDA 仿真与设计、模拟(数模混合)可编程器件等。 对传统教学中特别强调内容进行弱化,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公式法或卡诺图法化简逻辑表达式在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意义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化简原理即可。改革后的“数电”课程对逻辑化简的技巧不再占用过多学时,考试也予以删减。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理顺课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注重“加强实践、提高兴趣、
4、培养技能、积极创新”的理念。 3.体系内课程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3.1 将 Matlab 与电路分析有机结合 体系内三门课程都具有浓厚的工程背景,目前的理论教学相对枯燥,方法单一。由于电路分析课程中许多电路的分析过程较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而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欠缺,因而时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窘境。Matlab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软件之一,是实现科学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的强有力工具。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入 Matlab 软件辅助分析电路问题是化解教学窘境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 Matlab 辅助分析动态电路和利用 Matlab 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可是使理论教学变得直观
5、,易懂。 3.2 将 Multisim10 仿真软件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融合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一般、较简单的电路,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但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则应该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把 Multisim10 仿真软件引入模电和数电课堂教学,通过仿真软件来绘制电路,观察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这样就有利突出重点、解析难点,也进一步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熟练.同时缩短传统课程与相关实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距离,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具体的说,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分解成“直流稳压电源” 、“电压放大电路” 、 “功率放大电路” 、 “带有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 “集成运放的应用”等。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可以拟定“基本逻辑门电路仿真” 、 “编码译码器仿真” 、 “时序逻辑电路仿真” 、 “555 定时器仿真” 、“数模、模数电路仿真”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电路简单介绍,接着进行仿真演示,之后再回归理论讲解和说明。 4.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近几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师资的稳定,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授课计划。尤其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已经完成从
7、大纲制定,到教材编写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且针对该门课程尝试了在理论课堂引入 Multisim10 仿真软件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必要把这种尝试延伸到三门课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通盘考虑,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结束语 在提高学院办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教改新思路,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亚,杨恒新,张业荣.电子电路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2俎云霄,王卫东,等.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3). 3何秋阳,朱敏,王红玉.面向应用型本科的模拟电子技术教材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