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心理因素对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影响分析摘要:“以人为本”是各种设计领域的指导思想,在住宅内部空间设计时更要以人的感觉为本,重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因素,使住宅内部空间设计更有生命力。本文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从人的行为、心理的共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分析了行为心理因素对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行为因素;心理因素;住宅内部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住宅内部空间设计中,人的心理、行为在室内环境中的共性及影响 1、 心理因素 在住宅内部空间环境中,人体的尺寸决定了人生活的基本空间范围,而人对空间的满意度及适应方式一方面要用生理尺度去衡量,另一方面还要用人
2、的心理尺度去衡量,即心理空间。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主要有领域性、安全性、私密性等。 (1)领域性。 人们在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中进行生产和生活时,有其必须的范围,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这就是人的领域性。例如,在拥挤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狭小,在感到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往往通过把视线转移到向拥挤的区域外,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空间。再如,在排队等候时候的两个人。如果关系密切的话,之间的距离就会很近,也有视线之间的交流;相反则较远,没有视线的接触。这种距离等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使用空间的心理模式。所以,领域行为是个人或团体针对一个明确
3、的空间所作的一种标志性、保护性的行为或态度模式,其中包括了预防动作及反应动作。 反应到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中,人们常常需进行人际交流和接触,相应的个人领域空间就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距离。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会各有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视觉尺度、听觉尺度和嗅觉尺度上。所以,我们在做住宅内部空间设计时需要对人际距离要进行考虑。 (2)安全性。 人总是希望有一个能受到自我保护的空间
4、,这来自人的心理感受。通常在大型的建筑内部空间中,人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的物体。例如,在图书馆、茶楼、餐厅等地方,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柱子、墙、窗、或有隔断的地方。再如,在火车站和地铁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依靠、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3)私密性。 私密性作为人对建筑内部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在住宅内部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它
5、表达了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最基本安全的表现。私密性空间是通过一系列外界物质环境所限定,巩固个人心理环境的独立内部空间。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遮挡和隔绝要求。例如,在就餐时对餐厅中座位的选择,通常首选目标总是位于靠角落处的,特别是靠窗的角落,其次是边座,最不愿意选择大厅中央、近门处或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由于靠墙设置的座位在室内空间中形成了更多的“尽端”,更符合客人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从私密性的观点来看,这样的选择顺序是为了控制交流程度。再如,近年来,“玄关”设计在住宅内部空间设计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也体现
6、了私密性的观点。 “玄关”除了具有更衣、换鞋、出门前整理容貌等功能外,还创造了一个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起到分隔共、私活动领域的作用,同时为室内创造了一定的私密性。(4)幽闭恐惧和恐高症。 此外,人在一个封闭空间中会具有幽闭恐惧感;登临高处,会引起血压和心跳的变化,人们登临的高度越高,会觉得空间越狭窄,心理恐惧越重,从而产生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2、 行为因素 人在建筑内部空间的行为是一种社会过程,它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起着提示作用,建筑内部环境也左右着人的行为模式。人在使用空间时总是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社会行为方式来维持与他人的交流。因此,在进行建筑内部环境设计时,必须以考虑人的行为特性和习性为前提
7、,确定合理的空间形状,赋予空间个性化面孔。 人的行为是通过状态的推移为表现的,这和周围的环境有关。在生活中主要存在常态和非常态两种状态,并表现为不同的行为特点。 (1)常态行为。 根据人在空间中流动和分布的行为特性与习性,常表现为捷径效应、左通行与左转弯、识途性、人际交流等特点。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越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捷的路线。其次,人在行走时常有左侧通行现象。在公共场所观察人的行为路线及描绘的轨迹,明显会看到左转弯的情况比右转弯的情况多。如电影院入口、美术馆观众参观路线等。人的行为还有识途性,即当人不明确要去的目的地时,总是摸索着到达后,返回时又按同一路线返回的现象。这就要求在空间的布
8、局和动线的安排上要尊重人的行为特点,提高室内空间的功能效率。 (2)非常态行为。 除了前述的行为习性外,人还具有非常态行为特点,表现为突发性、盲目行、非理智性。如恐慌、躲避的本能,趋光、追随的本能等。当公共场所发生非常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无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常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从上述紧急情况的行为来看,提示我们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音响等的导向问题。 三、人的心理、行为在室内环境中差异性表现 人在室内环境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受到
9、诸多因素影响,如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年龄等,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 (1)社会文化差异。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室内环境心理和行为,从而导致对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要求不同。主要表现在个体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间因职业、爱好等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如东西方由于文化差异,在中国崇尚使用的亲切、合作的交流空间,在西方独立及个性的价值观面前无法使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居住环境社会背景的改变,产生了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的改变,从而对室内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现代大型商场里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
10、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再如,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住宅中,厨房和餐厅是相对独立的。而如今较多的住宅中都是厨房和餐厅融为一体,这样既可以给做饭的人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更合理地满足做饭的行为流线。 (2)年龄、性别差异。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交往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不同。如一个人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儿童、少年、青年、直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空间也在增大,且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心理与行为倾向。而到了老年人际交流减少,个人空间又呈缩小状。这也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空间私密性的要求的不同。只有当设计的空间形态与尺寸符合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时,才能保证空间合理有效地利用。 结语 住宅内部空间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要求设计者必须了解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做到“以人为本” 。通过合理组织和布局空间环境,处理界面色彩关系、光和影效果,运用材料的质感与肌理,营造出富有视觉美感、功能合理、结构松紧适度的室内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2 张月.室内人体工程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3 范剑才.在建筑设计中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