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设计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29245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化床设计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化床设计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化床设计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化床设计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化床设计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流化床设计研究【摘要】笔者以现阶段流化床设计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从基础分析、不良现象等方面多渠道分析研究。 【关键词】流化床,设计 一、流化床阶段分析 (1) 临界流化状态 当流体空塔速度 u 稍大于 umax 时,颗粒床层开始松动,颗粒位置也在一定区间内开始调整,床层略有膨胀,但颗粒仍不能自由运动,床层的这种情况称为初始流化或临界流化,此时床层高度为 Lmf,空塔气速称为初始流化速度或临界流化速度,以 umf 表示。 (2)流化床 当颗粒间流体的实际速度 u1(=u/)等于颗粒的沉降速度 ut 时,固体颗粒将悬浮于流体中作随机运动,床层开始膨胀、增高,空隙率也随之增大,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

2、擦力恰好与其净重力相平衡。此后床层高度将随流速提高而升高,但颗粒间的实际流速恒等于ut,这种床层具有类似于流体的性质,故称为流化床,原则上,流化床有个明显的上界面。 (3)稀相输送床阶段 若流速再升高达到某一极限时(u1ut) ,流化床的上界面消失,颗粒分散悬浮于气流中,并不断被气流带走,这种床层称为稀相输送床,颗粒开始被带出的速度称为带出速度,其数值等于颗粒在该流体中的沉降速度。 二、实际流化床中两种不同流化形式 1.散式流化。在流态化时,通过床层的流体称为流化介质。散式流化的特点是固体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流化介质中,接近于理想流化床,故亦称均匀流化。随流速增大,床层逐渐膨胀而没有气泡产生,颗粒

3、间的距离均匀增大,床层高度上升,并保持稳定的上界面。通常,两相密度差小的系统趋向于散式流化,故大多数液-固流化属于“散式流化” 。 2.聚式流化。对于密度差较大的气-固流化系统,一般趋向于形成聚式流化。在气-固系统的流化床中,超过流化所需最小气量的那部分气体以气泡形式通过颗粒层,上升至床层上界面时破裂,这些气泡内可能夹带有少量固体颗粒。此时床层内分为两相,一相是空隙小而固体浓度大的气固均匀混合物构成的连续相,称为乳化相;另一相则是夹带有少量固体颗粒而以气泡形式通过床层的不连续相,称为气泡相。由于气泡在床层中上升时逐渐长大、合并,至床层上界面处破裂,因此,床层极不稳定,上界面亦以某种频率上下波动

4、,床层压降也随之相应波动。 三、流化床的不正常现象 聚式流化床中,空穴相和乳化相的存在,将会导致气流的不均匀分布和气固相接触不良,对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不利,并且可能引发床层的如下不正常现象。 1.腾涌现象。腾涌现象主要出现在气-固流化床中。若床层高度与直径之比值过大,或气速过高,或气体分布不均时,会发生气泡合并现象。当气泡直径长到与床层直径相等时,气泡将床层分为几段,形成相互间隔的气泡层与颗粒层。颗粒层被气泡推着向上运动,到达上部后气泡突然破裂,颗粒则分散落下,这种现象称为腾涌现象。出现腾涌时,Dp-u曲线上表现为 Dp 在理论值附近大幅度的波动。这是因为气泡向上推动颗粒层时,颗粒与器壁的摩

5、擦造成压降大于理论值,而气泡破裂时压降又低于理论值。流化床发生腾涌时,不仅使气-固接触不均,颗粒对器壁的磨损加剧,而且引起设备振动,因此,应采用适宜的床层高度与床径比及适宜的气速,以避免腾涌现象的发生。 2.沟流现象。沟流现象是指气体通过床层时形成短路,大部分气体穿过沟道上升,没有与固体颗粒很好地接触。由于部分床层变成死床,颗粒不是悬浮在气流中,故在 Dp-u 图上表现为低于单位床层面积上的重力,沟流现象的出现主要与颗粒的特性和气体分布板的结构有关。粒度过细、密度大、易于粘连的颗粒,以及气体在分布板处的初始分布不均,都容易引起沟流。 四、提高流化质量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布板应有足够的流

6、动阻力。在流化床中,分布板的作用除了支撑固体颗粒、防止漏料外,还有分散气流使气体得到均匀分布。但一般分布板对气体分布的影响通常只局限在分布板上方不超过 0.5m 的区域内,床层高度超过 0.5m 时,必须采取其它措施,改善流化质量。设计良好的分布板,应对通过它的气流有足够大的阻力,从而保证气流均匀分布于整个床层截面上,也只有当分布板的阻力足够大时,才能克服聚式流化的不稳定性,抑制床层中出现沟流等不正常现象。据研究,适宜的分布板压力降应等于或大于床层压力降的 10%,并且其绝对值应不低于3.5kPa。床层压力降可取为单位截面上床层重力。 工业生产用的气体分布板型式很多,常见的有直流式、侧流式和填

7、充式等。单层多孔板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但气流方向与床层垂直,易使床层形成沟流;小孔易于堵塞,停车时易漏料。多层孔板能避免漏料,但结构稍微复杂。凹形多孔分布板能承受固体颗粒的重荷和热应力,还有助于抑制鼓泡和沟流。侧流式分布板,在分布板的孔上装有锥形风帽(锥帽) ,气流从锥帽底部的侧缝或锥帽四周的侧孔流出。目前这种带锥帽的分布板应用最广,效果也最好,其中侧缝式锥帽采用最多。它是在直孔筛板或栅板和金属丝网层间铺上卵石石英沙卵石。这种分布板结构简单,能够达到均匀布气的要求。 (二)设备内部构件。在床层中设置某种内部构件以后,能够抑制气泡长大并破碎大气泡,从而改善气体在床层中的停留时间分布、减少气

8、体返混和强化两相间的接触。挡网、挡板和垂直管束都是工业流化床广泛采用的内部构件。当气速较低时可采用挡网,它是用金属丝制成的,常采用网眼为 1515mm 和 2525mm 两种规格。 我国目前通常采用百叶窗式的挡板,这种挡板大致分为单旋挡板和多旋挡板两种类型,以单旋挡板用的最多。为了减少床层的轴向温度差,提高流化质量,挡板直径应略小于设备直径,使颗粒沿四周环隙下降,然后再被气流通过各层挡板吹上去,从而构成一个使颗粒得以循环的通道。垂直管束(如流化床内垂直放置的加热管)是床层内的垂直构件,它们沿径向将床层分割,可限制气泡长大,但不会增大轴向温差,操作效果较好,目前应用逐渐增加。 (三)粒度分布。颗粒的特性,尤其是颗粒的尺寸和粒度分布对流化床的流动特性有重要影响。采用小粒径、宽分布的颗粒特别是细粉能起“润滑”作用,可提高流化质量。经验表明,能够达到良好流化的颗粒尺寸在 20500m 范围内。近几年来,细颗粒高气速流化床在化工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它不仅提供了气固两相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且增进了两相接触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和床内温度均匀性。同时,高气速还可减小设备直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