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344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突触传递,化学突触(神经递质)电突触(局部电流),2000年 诺贝尔奖生理学与医学奖,A.Carlsson、 P. Greedgard、 E.Kandel,主要贡献:发现了“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传递”,一、经典的突触传递,(一)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二)突触的分类,(三)突触传递过程,Ca2+,突触传递过程(续),突触传递过程(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去极化(超级化),突触后电位,(四)突触后电位,根据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分为:,兴奋性

2、和抑制性,根据电位时程长短分为:,快突触后电位慢突触后电位,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对Na+、K+通透性增大,且Na+内流 K+外流,(可能还有Ca2+内流参与),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Cl- 通透性增大,(可能还与K+通道开放,Na+和Ca2+通道关闭有关),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AP产生部位:,轴突始段,(五)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六) 突触传递的影响因素1. 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量和递质的消除,引起递质释放量,因素

3、:,细胞外液Ca2+升高,Mg2+降低,突触前膜动作电位的大小和频率递质消除: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酶解代谢,2.突触后膜受体的因素,突触后膜受体数量: 上调/下调,受体与递质的亲和力:受体的激动剂与阻断剂:,(七)突触传递的可塑性1)概念:突触的反复活动可引起突触,传递效率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2)形式:强直后增强习惯化 敏感化长时程增强和长时间压抑,1.强直后增强:,高频刺激,定义: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其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现象。电位幅度和时程机制:大量内流Ca2+, 突触前末梢轴浆内Ca2+升高,突触小泡持续大量释放神经递质,导致突触后电位持续增强。,2.习惯化:,

4、定义:重复给予较温和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之。,机制:重复刺激使突触前末梢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减少,末梢递质释放减少。,3.敏感化:,定义:重复给予伤害性刺激,突触对原有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和延长,传递效率增加,这种现象称之。,机制:重复刺激使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时程延长,Ca2+通道开放时间延长,Ca2+内流增加,末梢递质释放增多。,4.长时程增强,定义:短时间重复高频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长达数天,机制:突触后神经元内Ca2+增加,导致,AMPA受体功能上调。,4.长时程压抑(LTD),定义:突触传递效率的

5、长时程降低。LTD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机制:长时间低频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导,致突触后膜AMPA受体密度降低。,二、非定向突触传递,交感神经末梢对平滑肌的支配,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非定向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突触前成分和突触后成分没有对应关系,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及后膜的结构。,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之间距离大于20nm.曲张体所释放的递质可作用于较多的突,触后成分,无特定的靶点。,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递质扩散距离和突触传递时间长短不一。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突触后有无相应,受体,三、电突触传递,结构基础:缝隙连接特点:双向性,速度,快,无潜伏期,2-4nm,意义:促进神经

6、元活动的同步化,第二节 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1、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的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2、神经递质的鉴定条件,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神经冲动到达时递质能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特异受体结合能发挥其作用,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能模拟或阻断相应递质的作用。(二)神经调质,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另一类化学物,质,对传递信息起调节作用。,(三)递质和调质的分类,分类胆碱类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气体脂类,家 族 成 员乙酰胆碱多巴胺、NE、5HT、组胺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下丘脑

7、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Ang、心钠素等腺苷、ATPNO、COPG类,(四)递质的共存:,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共存于一个神经元内,这种现象称之。意义:协调某些生理过程。,例如:支配唾液腺副交感神经内含Ach和血管活性肠肽两种递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Ach能引起唾液分泌,血管活性肠肽引起血管舒张,增加唾液腺的血供,两者共同作用,引起唾液大量分泌。,(五)递质的代谢,合成,储存,释放,降解,重摄取,再合成,二、受体,1、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2、配体,受体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物异性结合

8、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受体阻断剂:能与受体发生物异性结合,阻断递质的受体结合,不能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受体与配体结合表现出的特性,相对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3、受体的分类,1)天然配体分类:,胆碱能受体:M型、N型(N1,N2)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2)受体激活机制分类:, 离子通道型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4、突触前受体,分布:突触前膜,作用:以负反馈方式调节突触前递质释放。,5、受体的调节,上调:当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增加,与递质的亲和力增强。,下调:当递质分泌过多时,受体的数量减少,与递质的亲和力降低。,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一)胆碱能系统:1

9、、乙酰胆碱:,胆碱能神经元/胆碱能纤维,2、胆碱能纤维及分布:, 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支配骨骼肌的舒血管神经,3、胆碱能受体, 毒蕈碱受体 (M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 烟碱受体(N型受体),化学门控通道,N1: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N2:骨骼肌终板膜,4、生理效应,中枢胆碱能系统:参与神经系统所有功能外周神经系统:取决于与M或N受体结合作用于M受体-毒蕈碱样作用,阻断剂:阿托品,作用于N受体-烟碱样作用,阻断剂:筒箭毒/六烃季铵/十烃季铵,(二)单胺类递质,1、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肾

10、上腺素能受体,1)受体( 1 2 ),2)受体( 1 2 3 ),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NE对受体作用较强,对受体作用较弱,NE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平滑效效应主要是兴奋性,包括血管,子宫,虹膜辐射状肌等收缩,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平滑肌.,NE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平滑效效应主要是抑制的,如血管,子宫,小肠,但心肌却是兴奋性的.,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受体:,酚妥拉明1(主)、2哌唑嗪1育亨宾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续), 受体:,普萘洛尔受体;,丁氧胺2受体;心得宁1受体,(三)氨基酸类递质,兴奋性递质:谷氨酸、门冬氨酸。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受体,促离子型受体:KA,

11、AMPA,NMDA促代谢型受体,抑制性氨基酸受体,GABA,甘氨酸受体,(四)肽类:神经肽、阿片肽、脑-肠肽等,(五)嘌呤类:腺苷、ATP。(六)其他递质:NO、CO,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基本过程,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单线式联系,辐散和聚合式联系连锁式与环式联系,三、中枢内兴奋传播的特征,1、单向传播2、中枢延搁,3、总和和阻塞:空间、时间总,和,易化,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发放效应,6、兴奋可局限化和扩散,7、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五、中枢抑制和易化,中枢抑制中枢易化,1、突触后抑制2、突触前抑制1、突触后易化2、突触前易化,1、突触后

12、抑制, 传入侧支性抑制,生理意义: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1、突触后抑制,回返性抑制,生理意义:,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2、突触前抑制,1)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式突触,2、突触前抑制,概念: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是由于改变了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引起的,这种方式称之。,2、突触前抑制,3)产生机制:轴突2 兴奋时,释放,GABA,作用于轴突1上GABA 受体,引起轴突1Cl-电导增加,膜去极化,使传到轴突1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时程缩短,轴突1末梢释放递质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产生的EPSP减小。,六、中枢易化,中枢易化:突触后易化、突触前易化。突触后易化:表现

13、为EPSP 总和。,突触前易化:突触前膜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使突触后膜上EPSP增大。,思考题,1.试述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3.试述中枢内兴奋传播的特征。,4.比较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异同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感觉分析,运动/姿势,内脏活动,睡眠/觉醒,脑的高级功能,第三十一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概,述,感觉的形成: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传入神经:传导兴奋大脑皮层:整合,特定脑区,特定感觉,第一节 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本体感觉,(位置觉和运动觉),内脏感觉:内脏痛,牵涉痛,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觉等,一、躯体感觉

14、,(一)触-压觉感受器,触点: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只有某些特殊点被触及才引起触觉,这些点皮肤上触-压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分布的密度与感觉的敏感性成正比。,触觉阈:,引起触觉的最小压陷深度。,两点辨别阈:,将两个点状刺激同时或相继触及皮肤,人体能够分辨出这两个刺激点之间的最小距离。,触压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环层小体等,传入神经:有髓鞘轴突适宜刺激:机械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的机制:,机械刺激,机械门控Na+通道开放,感受,器电位,动作电位。,(二)温度感受器冷点:冷觉,热点:热觉,冷点 热点,(二)温度感受器,冷感受器:15热感受器:40,当皮肤温度 45,热痛觉,皮肤温度在

15、32-34,不产生温度感觉,热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点状分布,传入神经:无髓鞘C类纤维传导,冷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点状分布,传入神经:有髓A纤维,(三)痛觉,1.伤害性感受器分类与特征特征:没有特定的适宜刺激,不易出现适应,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1)机械伤害性感受器:,感受阈高,A和C纤维,(2)机械温度伤害性感受器:,中等机械和高温(40-51)刺激,,A传入纤维,(3)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机械,化学,热的伤害性刺激,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传导痛觉的传入神经纤维有两类:,A有髓纤维,C类无髓纤维,快痛与慢痛,快痛:由 A类纤维传导的伤害性信息到达大脑皮层后引起的痛觉。,特点:感觉敏锐

16、,定位明确,发生快,消失也快,不伴有情绪变化,快痛与慢痛,慢痛:由 C类纤维传导的伤害性信息到达大脑皮层后引起的痛觉。,特点:感觉模糊,定位不精确,发生慢,消失也慢,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2. 致痛物质,(1)K+: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来,直接,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引起去极化.,(2)5-HT:从血小板和肥大细胞释放,通过5-HT1和5-HT2受体,使伤害性感受器敏感化;通过5-HT3激活感觉神经元,2. 致痛物质,(3)缓激肽: 由损伤和炎症部位释放很强的致痛物质。,(4)组胺:由肥大细胞释放,低浓度时引起痒的感觉,高浓度时引起疼痛感觉.,(四)本体感觉,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传入

17、信息,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产生感觉。,本体感觉的传入对躯体运动的控制有重要作用.,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肌梭 高尔基腱器官,鲁菲尼终末环层小体,游离神经末梢,二、躯体感觉传入通路,(三级神经元接替),躯体感觉传入三级神经元接替,初级:后根神经节或脑干神经核,二级:脊髓后角或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三级:丘脑特异性感觉接替核,1、躯体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传导通路,(先交叉,后上行), 粗略触压觉(脊髓丘脑前束), 温度觉、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丘脑腹后外侧核,1、头面部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的传导通路,三叉神经节细胞,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18、,丘脑腹后内侧核,2.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传导通路:,(先上行,后交叉) 脊神经节细胞, 薄束核、楔状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三、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1、体表感觉代表区,1)第一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3-2-1区),大脑皮层感觉区,第一感觉区(SI)投射特点, 交叉投射(头面部投射 - 双侧) 整体为倒置安排,头面部内部安,排为正立。, 投射区越大,感觉分辨精细程度,越高,2)第二感觉区(SII), 部位: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特点:, 空间分布正立 定位不清晰 双侧投射,2、本体感觉代表区,部位:中央前回(4区),功能:产生本体觉,并发出传出运动指令,四、内脏感觉内脏痛,(一)内脏痛:,引起内脏痛的

19、刺激:脏器突然扩张机械性牵拉脏器缺血,内脏平滑肌痉挛,病理损伤:炎症、肿瘤、溃疡等,1、内脏痛特点:, 定位不准确:是最主要特点。 缓慢、持久。, 对牵拉、缺血、炎症敏感,对切割、烧灼、电刺激不敏感 常伴随不愉快的情绪变化。,2.内脏痛的感受器和传入通路,伤害性感受器:,数量少,传入纤维:交感神经干和副,交感神经干,胞体:T7-L2, S2-S4后根神,经节,第7、9、10对脑神经节内,躯体感觉相同的通路上行,到达大脑皮层。,皮层代表区:,第一感觉区,第二感觉区及运动辅助区,边缘系统的皮层,(二)体腔壁痛:,胸膜或腹膜受到炎症刺激而产生的疼痛,(三)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一些特定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牵涉痛发生的部位,牵涉痛产生机制,会聚学说,易化学说,思考题,1.简述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的三级传入通路。2. 内脏痛的特点。,3 .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传入神经。,4.何谓牵涉痛,简述产生牵涉痛的会聚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