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市长 2018 年地方志工作会讲话稿这次全市地方志工作会,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xx 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总结 2017 年全市地方志工作,部署 2018 年工作。 刚才,宏兴同志传达了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会议精神。延庆区、xx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介绍了各自开展地方志工作的情况,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他们的经验值得提炼总结,希望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做法。陈玲同志代表市地方志办作了一个很好的工
2、作报告,我也很赞成。近几年来,市地方志办带领全市地方志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工作取得很多新突破,特别在服务首都新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是全市地方志工作者勇于担当、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地方志编委会,代表述强同志,向全市地方志工作者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同志们,每年召开的全市地方志工作会,既是统一思想、开阔思路、明确任务的部署会,也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鼓劲加油的动员会。我每年参加全市地方志工作会,都要认真准备一个讲话,主要目的就是想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一谈地方志工作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有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做好地方志工作。2016 年的地方志工作会上,我谈了“进一步提高对地方志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地方志在城市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挖掘利用地方志的丰富资源”的问题;去年的地方志工作会上,我谈了“怎么用好志”“怎么修好志”“怎么管好志”的问题。今年,我想围绕文化和文化建设,特别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一谈地方志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与大家讨论。 一、深刻认识地方志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志作为记录历史、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编纂地方志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地方志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志事业也是文化
4、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支持地方志工作,发展好地方志事业,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和根脉,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是有底气的。一方面,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有现实基础的,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崭新发展道路,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自信,这种中国自信实质上就是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有文化根基的,这就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所孕育
5、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很难用一个准确的定义来概括,既可以是衣食住行、建筑风貌、器皿用具、书画雕刻,也可以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诗歌艺术,比如说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等等,几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说是文化活动。正如易经所说那样,“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最能打动人,触动人的心灵。任何一件事,一旦提升到文化层面,就显得深沉厚重、底蕴丰富。这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我在故宫修
6、文物养生堂等综艺节目或纪录片,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讲文化,传播文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不在于出现最早,也不在于历史最长,而在于延续五千年从未间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去年 11 月,总书记在故宫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专门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中华文化不间断传承的原因,在于“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国史、方志、家谱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延续。志者,记也。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有些同志形象地说,是上记天,下记地,中间记空气。中华大地
7、的山川、河流、气候、物产、沿革、贡赋、人物、事件、艺文等尽收于地方志中。 地方志是文化传统,是文化载体,其本身就是文化。这是地方志与文化的关系。地方志编纂始于春秋战国,至今 2000 多年绵延不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为重视修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始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完成了第一轮修志,正在进行第二轮修志。据 1985 年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我国现存旧方志 x 种、x 万卷,约占全部古籍总数的十分之一。我市现存解放前编纂的各类旧志百种千卷,包括府州县志和各种类型的专志、杂志。这些丰富的地方志文献,完整地展现了不同时期不
8、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历史上看,明永乐十年(1412 年)和十六年(1418 年),明成祖朱棣两次颁发纂修志书凡例,要求志书要记述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城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等 22个方面的内容。民国时期编纂的xx 市志稿,记述了建置、民政、度支、文教、礼俗、宗教、前事、货殖、金石、艺文、人物、选举、职官等 13 个方面的内容。地方志记述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大。明代人沈榜任顺天府宛平知县时编著的宛署杂记,以“日月光天德,山河壮
9、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言书”的诗句二十字为序标分卷目,反映了 xx 地区地方志的主要特点是“光天德”、“壮帝居”。一些府州县旧志中还专门记述宫禁、坛庙、苑囿行宫等。民国三年(1914 年)编纂的密云县志,增加了对学堂、议会、警务、商会等新生事物的记述。这些都反映了 xx 的都城特点和地域文化。地方志本身蕴含着文化基因和海量文化信息,在成为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文化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记录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这是地方志的文化作用,是民族自信的源头。一则,地方志记述的内容就是广义上的文化,同时还设置艺文、诗文、风俗、古迹等篇目专章记述狭义上的文
10、化,不仅记述文化形态,而且还记述文化内涵,实现了历史文化的永续利用。二则,中华民族在顽强拼搏、奋斗发展中形成的,包括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格等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地方志的形式传承下来。比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事智慧等,都可以在地方志中找到相应代表的人、事、物。三则,地方志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地方文化建设方面作用巨大。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志具有
11、鲜明的地域特征,反映了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风土物产、民风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追求等,是一座丰富的精神文化宝库,使人们记住乡愁,更加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和独特历史。同时,历久弥新的地方志编修,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上具有天然优势。 习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只有将地方志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深刻认识地方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深刻认识地方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切实增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责任感
12、、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努力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积极作为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了xx 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在“四个中心”建设中,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不仅是“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且文化作为软实力,也贯穿于其他三个中心之中。去年 8 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要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即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 蔡奇书记指出,做好首都地方志工作,推动地方志事业健
13、康发展,对于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地方志办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经承担了多个专项组的工作任务,地方志的一些重点工作已经列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各区地方志办基本上都参与了本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市地方志办编发的地情参阅,已经成为市领导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发挥了很重要作用。比如,在四月天气冷暖交替的时候,地情参阅把志书上记载的 xx 天气变化情况梳理总结出来,对决策提供了很重要的帮助。蔡奇书记到河北等省区调研扶贫工作前,要先看一看当地的方志资料。这说明,地方志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
14、的重要参考,也是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全市地方志工作者要牢牢抓住落实 xx 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大机遇,紧密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以深挖文化内涵为抓手,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增长点,敢于作为、有新作为,推动把首都文化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优势,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方志人的积极贡献。 (一)深入挖掘地方志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文化内涵支撑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首先要传承保护好 xx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擦亮 xx 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这是首都的职责,也是全市地方志工作者的使命。 一是系统整理各类地方志资源。发挥地方志作为资料性文献的优势,贯通旧志、新志
15、、年鉴以及各类地情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供历史资料支撑。要特别重视对包括旧志在内的历史典籍的保护和利用,摸清底数,加强统筹、规划与合作,按照现实需要的紧迫程度、保护利用的轻重缓急,列出历史典籍整理的时间表和任务书。要发扬匠人精神,从浩如烟海的地方志资料中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梳理清楚历史文脉。我国的古琴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三千年多年不曾中断,现存琴曲 3000 多首、琴谱 130 部、琴歌 300 多首。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鹏,根据清代五知斋琴谱等古籍中记载的古琴样式,重新整理定型了 30 多种古琴经典传统样式,并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地整理古
16、琴谱。我们挖掘地方志资源要有像王鹏那样的精气神和执着心。 二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是地方志的基本功能。无论是旧志,还是社会主义新方志,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古志书半人物”,旧志中大都不惜篇章对一地的各类人物用传、表、记、录给以记述,主要包括名宦、武功、乡贤、忠烈、孝友、耆英、义行、文学、技术、仕籍、流寓、列(烈)女等,通过人物的志记,表明一时一地的教化程度,或褒扬社会贤达,或贬斥大奸大恶,将尊士、崇德、向善、忠义、孝亲等传统价值以志书形式传播出去。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以来,更是通过对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及其事迹的记述,展现和倡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市地方
17、志工作者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担当,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立体、多层次记录下来的基础上,将蕴含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出去,努力把 xx 建设成为引领意识形态的价值高地。今年年初我们已经部署了xx 抗日战争志的编纂工作,要通过编纂xx 抗日战争志,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即将编纂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事记,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要为当代人提供历史智慧,也要为后来人留存当代经验。要注重家庭建设,系统收集家谱、族谱、谱牒、乡规民约等资料,弘扬优良家风家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三是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三个文化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一城三带”有形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对有形文化遗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