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探微.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786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旅游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旅游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旅游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旅游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旅游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旅游探微摘要:大自然的天斧神功造就了五指山的神奇之美。五指山既是我国的名山之一,又是海南岛的屋脊,更有几千年来黎族先民的世代耕耘,是海南最具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五指山;黎族;文化旅游 一、魅力独具的历史文化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十年来,自然生态保护区全国公认的成就,蓝天、白云、海岸、空气、森林等,随便举目四望,在海南岛的无论哪个地方都能举出一些让国内外游客称道的地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又制定了“绿色崛起”的新目标。相信用不了几年,海南岛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将会更好,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和彰显五指山的独特优势呢?记得一位国际著名人士说过:来中国主要看两样东西,一

2、个是民族的,一个是古代的,这正是五指山独具魅力的地方。 (一)五指山是黎族文化的发祥地 据专家研究,由于海南岛面积较小,不具备人类起源的条件, “海南岛上的汉、黎、苗、回等各 4 族先民,大多是在各个历史时期(朝代)从祖国大陆各地先后移民而来的” ,而黎族先民无疑是海南岛的最先发现者和最早居民。又据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一两万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即新石器时代阶段,海南岛已有人类居住,王学萍先生认为,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三亚市“落笔洞人”的祖先便是黎族先民。有人还进一步考证,当时的移民是从大陆在海南岛的西线登陆的,而且是在昌江流域向上游发展至五指山山区,最后聚集在今五指山一带定居下来。 (二)

3、五指山是黎族先民活动的中心 黎族先民自距今约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足迹已遍布整个海南岛,过着每两三年迁徙一次的原始社会以狩猎、采集和原始农耕为主的生活。从唐朝开始,黎族在海南岛的分布“汉在外围,黎在腹地”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这种局面,长期延续下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得到改变” 。另外还有同时期人赵汝适的诸蕃志等,都不仅详细记载了五指山的地理自然情况,还用浓重的笔墨记载了当时黎族先民的居住环境、生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成为今天研究五指山黎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三)五指山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黎族先民世世代代以五指山为根据地,繁衍生息,勤劳耕耘,积淀了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今天

4、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1.神话传说。有些因为时代发展的局限使人对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难以有合理的解释,于是编造了多种神话,从某些方面说,既表明黎族先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代表了有丰富的想象力。如大力神神话:“古时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七个太阳和月亮,人类深受其苦,难以为生。有个叫大力神的人,在一夜之间把天拱上高空,第二天又做了一张很大很大的弓箭,把太阳和月亮各射下了六个,为民除了害” 。与此类似的神话传说还有洪水的故事 、 葫芦瓜 、 姐弟俩等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是旅游开发的极好素材。以往,我们可能缺乏一种民族的自信力,总是对有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远古神话不敢大力宣传。 2.风俗习惯。黎族在长期

5、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便有了明确记载,并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黎族的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已在 2010 年 10 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如三月三节、民歌、打柴舞、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竹木器乐、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也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占到全海南省国家级名录总数的48%,其丰富之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黎族的这些大量文化遗产,正在以十分惊人的速度消失。如我们这次对水满村的调查,黎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文身习俗已经不见,别具特色的黎族服装已无人再穿,甚

6、至整个村中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身的工具等都难找到,黎族最有特色的住房建筑船型屋在几次大的房屋改造中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二、五指山的神奇之美 俗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终年冰雪覆盖,只能是攀登者的乐园。五指山虽然海拔只有 1867 米,南北长 40余千米、东西宽约 30 千米、主体面积 211 平方千米,却非常符合“名山大川”的旅游条件,得益于五指山的挺拔险奇、植物茂密、珍禽异兽出没其间等多种资源,试作如下分析: 1.海南之中的区位优势。五指山因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名。在距今 1.4 亿至 1.7 亿年的地质时代,大自然给了海南岛特别的恩赐

7、,将五指山凸起于海南岛中部,由鹦哥岭、黎母岭、雅加大岭、霸王岭、尖峰岭等 5 个山峰组成,为海南岛之“肺” ,也是海南最高的山脉。五指山市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周围森林茂密,有“翡翠山城”之美誉;五指山东北与琼中、南与保亭县等接壤,形成集中的民族文化区域;海南中线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将贯穿五指山,成为通向海口和三亚之间的大动脉。五指山又是海南主要江河(如海南岛最大河流万泉河)的发源地,由五指山原始森林中的山泉水汇聚而成、被黎族尊称为“母亲河”的水满河则流经水满乡和水满村。五指山大峡谷既有急流险滩,又有舒缓悠静的平缓水区,是全国唯一可四季漂流的峡谷漂流点。 2.热带雨林的天之骄子五指山的动植物

8、。动植物因山水而生,有各种五色斑斓的动植物才使山体充满灵性。据生态专家研究,五指山野生动物 524 种,占全国动物总数的 22%。又据 1993 年海南省林业部门的调查,当时兽类有 8 目 60 多种,鸟类有 15 目标 41 科 200 种;两栖爬行类 5 目 52 种;鱼类约 39 种。五指山热带雨林区有 600 多种蝴蝶,占中国蝶种的 50%,它是唯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的蝶种。 五指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药材南药,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计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2000 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的 40%,载入药典的有 500 多种,抗癌植物有 137 种。其中有名贵的五指山野生水满茶,五

9、指山兰花 120 多种,目前尚处在初级开发阶段。 三、建设以水满乡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构想 目前, 五指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 规划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分为自然保护区(135平方公里)和东(琼中县境内 514 平方公里)区、西(五指山市境内 238平方公里)区,总面积 887 平方公里。而将五指山风景名胜区定位为以热带雨林观光游览和黎苗民族文化展示为特色,融山地度假、体育休闲、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海南中部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风景区。未来,该区将在充分保存和保护五指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真实完整地体现海南名山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

10、和风景审美价值。未来发展目标是将水满和上安景区列入国家旅游局 5A 级风景区。该规划还将五指山风景名胜区列为“特级保护区”并根据五指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不同类型,选择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水域、石刻石碑等四项进行分类保护。 规划还特别强调对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资源(黎族苗族民居、寺庙、石碑石刻)进行全面而有效地保护和展示,突出其文化精华,展现其历史文脉。但究竟该怎样具体实施, 规划并没有也不可能涉及。笔者认为,应当围绕五指山风景名胜区资源建设“海南黎苗族生态博物馆群”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所谓“生态博物馆” , “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

11、护,从而使人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地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和新方法”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既要保护原生地的古代建筑、居住房屋、古井、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婚恋、丧葬、节日、传统、祭祀、礼仪、音乐、舞蹈、风俗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河流、山脉、道路、农田、林木等自然景观。只有这些文化,才带有泥土的芬芳,才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也是充满活力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地域鲜明的、最富民间亲情的文化,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参考文献: 1王俞春.海南移民史志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吴永章.黎族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3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M.民族出版社,2004. 4阎根齐.建设与发展海南村(镇)生态博物馆的新模式M.2011当代海南论坛文集.南海出版公司,2011. *基金项目:本文是 2012 年度海南省社科联“旅游开发与黎族社会变迁”课题系列论文之一 ,课题编号:Hnskz12-32。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