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号桥-韩家园-兴安桥逆冲推覆构造摘要: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是研究本区构造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区推覆构造是晚加里东期-印支期发生的强烈构造运动产物,其发生、发展与结束对所波及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活动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对矿产资源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逆冲推覆构造体的结构和分布方式,确定推覆体中的强应变带,对区域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找矿评价和资源预测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构造混杂达拉罕片麻杂岩兴华渡口岩群倭勒根岩群 中图分类号:P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韩家园地区的岩石组成 推覆构造主要波及新元古代达拉罕片麻杂岩和兴华渡口岩群、
2、新元古-早寒武世倭勒根群以及晚寒武世侵入岩。其中新元古代达拉罕片麻杂岩、兴华渡口岩群、倭勒根群为外来系统,而晚寒武世侵入岩为原地系统,周围被晚侏罗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侵入和中生代火山岩的覆盖,为盖层。 新元古代达拉罕片麻杂岩(DgnPt3)主要分布在测区北部兴华渡口、达拉罕河、外河、嘎嘎拉一带,与兴华渡口岩群密切伴生。通过对这套杂岩的岩貌(岩石学)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接触关系研究,初步划分出三套岩石系列,由早到晚分别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和正长花岗质片麻岩。 兴华渡口岩群(Pt3xh)单个地质体较小,呈孤岛状分布在达拉罕片麻杂岩和后期侵入体中。兴华渡口岩群本身被达拉罕片麻杂岩肢解,之
3、后又被大面积的晚寒武世侵入岩和印支期侵入岩侵入。地质体总体呈近东西走向,受侵入岩影响,局部形成近“SN”向展布的假像。主要岩石组合为以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为主,另外常见有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变粒岩,夹少量浅粒岩及云母片岩,局部见透镜状黑云斜长片麻岩。 倭勒根岩群(Pt31wl)主要为岩性为板岩、千枚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局部为片岩等,原岩为一套碳酸盐岩(局部含炭质)和陆源细碎屑岩等,属富含碳质的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局部见有具滑塌堆积构造的内生角砾状大理岩,说明沉积环境为具还原条件的岛弧环境。 晚寒武世侵入岩分布测区西部及中部倭勒根河流两岸,主要以岩基状产出,个别
4、呈岩株状。岩体受北东向和北西向区域构造控制,其展布方向也呈近北东向或北西向展布。 二、韩家园逆冲推覆构造的构造特征 兴安桥斜冲断裂(组) 兴安桥断裂沿兴安桥铁矿嘎拉河口近 EW 向分布,全长大于 22km,宽 0.32km,断裂带切穿新元古带达拉罕片麻杂岩、兴华渡口岩群、晚寒武世二长闪长岩、闪长岩、倭勒根岩群,该断裂同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切断了晚侏罗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在该断裂中,倭勒根群群呈大大小小的构造透镜体,沿 EW 向断续分布,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侵入影响,在大理岩透镜体下部发育有接触变质型铁矿,实际上兴安桥铁矿矿体呈东西向断续分布,就是受该断裂控制。在该断裂中,发育在花岗
5、质糜棱岩岩层里的大理岩眼球体,同样指示了断裂上盘向南逆冲。拉伸线理与糜棱面理基本一致,糜棱面理产状为 36080拉伸线理产状 36080。在断裂带内,条带状大理岩发育肿缩石香肠和条带的剪切柔皱,条带密集,较窄,延伸基本平直。 韩家园子断裂组 韩家园子断裂带由平行的两条主断裂组成(F9、F10) ,总体上呈舒缓波状沿韩家园子储木场满天星一线,走向 NWW EW 向,全长大于16km,宽度 0.55km;断裂切断了新元古代达拉罕片麻杂岩、兴华渡口岩群、倭勒根群和晚寒武世二长花岗岩,两侧地质体不连续,岩石较为破碎,次级断层、节理发育,沿断裂可见后期闪长岩脉充填,并被中侏罗统白音高老组火山岩覆盖。断裂
6、带总体倾向 180220,倾角 6075之间;控制剖面为 Pm002、Pm003 和 Pm009。这两条断层均为高角度逆冲断层。 五号桥断裂组 五号桥断裂带沿闹达罕经五号桥到八里岗北,近 EW 向延伸,全长大于 17km,宽 0.53km。断裂发育在新元古带片麻状花岗岩、晚寒武世二长闪长岩、闪长岩、倭勒根岩群和兴华渡口岩群之中,总体倾向 180200,倾角 2030之间,总体表现为一组低角度-高角度逆掩断层组。断裂带内岩石破碎,次级断层、节理发育,构造透镜体、韧性剪切带发育,沿断裂可见后期闪长岩脉充填。 构造混杂岩: 构造混杂是主造山阶段或陆内俯冲造山阶段常见的一种混杂建造,造山带是不同规模,
7、不同等级,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下的抽拉一逆冲推覆岩片相互叠置或拼贴在一起的构造变形一变质地质体。在平面上,不同体制不同发展阶段的构造岩片主要以平移走滑或斜向走滑的方式彼此拼贴;在垂向上,不论从垂直山链的横向剖面或平行山链的纵向削面,都是不同构造岩片相互叠置在一起的堆垛体。 由于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在五号桥形成了构造混杂岩,它们由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运动体制和不同阶段的一系列构造岩片堆垛而成,岩块相互混杂,无一定规律,这些岩块包括兴华渡口岩群、倭勒根岩群、新元古代达拉罕片麻杂岩和晚寒武世花岗岩等岩石。这些岩石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构造透镜体,并被错断、拉长、位移,总体上构造了一个构造混杂体,形成特
8、殊成因类型的构造沉积推辗混杂岩。 三、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推覆构造带掩盖的最新地质体为晚寒武世侵入岩,说明其形成早加里东早期,在兴华渡口岩群条带状混合岩浅色体中,获得了 4322Ma 的变质年龄,确定了兴华渡口岩群混合岩化变质作用的时间,说明在这个时期是逆冲推覆构造的剧烈阶段。本区又被晚三叠-早侏罗的花岗岩侵入及被中侏罗-晚晚侏罗的火山岩覆盖,说明推覆构造结束在印支期之前。 结论 逆冲推覆构造对本区前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最终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逆冲推覆作用,使同一变质构造地层单位分割成一系列断片、推覆体,形成推覆残片,并且推覆体中夹有不同时代的断片和构造透镜体,这给构造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对比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对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详细研究,正确建立了测区中浅变质岩系变质构造地层单位,解决了有关划分和对比问题,从而有助于正确识别本区中浅变质岩系的构造属性和地层属性。 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与额尔古纳地块南缘陆缘增生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陆缘增生阶段 A 型俯冲作用的结果,由其变质变形特征反映其发生于地壳中部,并导致大规模的地壳缩短。 参考文献 1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