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型城市失地农民培训现状研究【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旺盛,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本文以淮北市为例,在研究我国及淮北市失地农民培训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稳定、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失地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加大财政投入,多样化培训内容,重视培训效果评价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失地农民培训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培训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展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使更多的农民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土地在农民
2、生活中扮演着生活、生产、保障等多重角色。失去土地后,虽然通常政府给予了经济上的补偿,但由于缺乏创业的能力,再加上医疗,子女入学等的支出,使他们时常感到有坐吃山空的恐惧。那些基本上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户,失去土地以后如果无就业门路,其收入必然呈下滑趋势。一些农民得到土地征用款后,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和今后的发展之中,而是用在盲目消费上。因此,探索如何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保证和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刻不容缓。 1.农民失地现状 1.1 我国农民失地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变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造成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广大农民逐
3、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2011-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1、2012 年我国共有乡村人口共计 6.7 亿和 6.6 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 50.05%、48.73%。然而,对于我国失地农民的总体数量,由于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目前众说纷纭。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 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 4000 万-5000 万人左右,而且仍以每年约 300 万的速度递增,预估到 2030 年将增至 1.1 亿人左右。同时据抽样调查显示,有 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没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 30%;有 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其中担忧养老占72.8%、经济来
4、源占 63%、医疗占 52.6%。 1.2 淮北市农民失地状况 淮北市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挖掘,便带来了土地塌陷问题。因此相比非资源型城市,淮北市农民失地问题主要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煤矿地区土地塌陷造成。据统计,自 1985 年开采到 2005 年,淮北矿区总的地表沉陷影响面积为 77233hm2,总塌陷面积为 25.85 万亩,接近全市耕地总面积十分之一土地塌陷,20 多万农民失去饭碗田。同时,淮北市为改变过于依赖煤炭产业的单一产业结构,积极招商引资,进行产业结构转型,进行了大批的开发区建设,共计 103.4平方公里,造成大量农民集体土地被征用。仅从 2006 的数据
5、来看,当时全市总人口 212.2 万,农业人口 122.3 万,失地农民总数 40.2 万,且失地农民占人口总数达 19.4%。 2.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2.1 培养新型农民,维护社会稳定 农民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想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即使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大力提倡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培养新型农民,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农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同时,从目前来看,由于各地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在没有给予失地农民合理安置和就业保障规划的前提下强行占用农民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上
6、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我国维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造成了巨大挑战。 2.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为了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农村补贴城市,使得广大农民长期以来收入水平低下,且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拉大。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同时因为自身素质相对底下,而无法实现就业。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陈斌开(2010)基于 2002 年城镇和农村住户及个人调查数据,利用 Oaxaca-Blinder 分解方法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差异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贡献程度达到 34
7、.69%。因此加大对失地农村的正规教育投资和培训投资,缩小城乡农民受教育差距,是提高失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调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失地农民生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要措施。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仍旧比较落后。根据 2010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共计 6.74 亿,其中 16 岁-64 岁人口共 4.6 亿,其中未上过学的农村人口为 0.19 亿,上过中小学教育的为4.27 亿,占 16-64 人口总数的 92.83%,受到高等教育人数仅为 0.12 亿,占比 2.61%。城市人口共计 6.8 亿,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2.57%,是农村人口受过
8、高等教育比例的近 9 倍。 2.3 提高失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根据丹尼森、库兹涅茨、舒尔茨等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原因的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30%以上,舒尔茨更是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中明确提出,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同时,世界银行在 1995 年直接把人力资本作为财富纳入各国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选承认。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于调高居民收入水
9、平,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至关重要。且宋英杰(2010)的研究显示,总体上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高于物质资本和政府支持。 3.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失地农民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农民的素质差异较大,因而在培训项目和内容的设计中,很难兼顾不同素质水平失地农民的培训需求。同时由于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培训效果难以立刻显现,造成广大失地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组织难度较大。例如淮北市烈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的失地农民创业技能培训(SYB)班,虽然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安排培训场地,邀请专家讲座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多以创业理论
10、和管理理论培训为主,缺乏实践,没有考虑到许多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偏低的事实,从而造成许多失地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 3.2 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以煤炭产业为主的淮北市而言,由于近两年,煤炭行业整体形势严峻,税收锐减,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很大困难,地方政府也难为“无米之炊” ,致使失地农业技术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目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一定程度上没有积极鼓励企业和其他民间组织参与对失地农民的培训,造成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遇到财政收入下降的年份,便无法保证失地农民培训的正常进行,使得培训缺乏持续性。因此地方政府应从失地农民土地转让获得的财政收入中抽取适当比例,保证失地农民
11、培训的顺利进行。 3.3 培训设施差,培训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给予失地农民培训的专项财政资金的缺乏,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培训出现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缺乏先进的培训设施,达不到实现良好培训效果的要求。同时由于地方缺乏专门的培训队伍,经常出现从临时安排高校老师、政府相关部门职员或者有经验的基层群众担任培训老师。这些“临时工”很多都缺乏系统的相关知识的培训,经常会出现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老旧、培训结构设置不合理等情况。 4.改善资源型城市失地农民培训现状的对策 4.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多元融资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在合理预估失地农民数量和
12、培训成本的基础上,从地方财政,尤其是从土地收益中合理安排和预留失地农民培训专项基金。另一方面,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不能仅依赖于政府的单方面力量,应该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失地农民培训的过程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和行政压力,同时企业也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失地农民掌握实际可操作的技能,继而成为企业丰富的人力资源。 4.2 关注失地农民需求,多样化培训内容 政府和企业在推进失地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营销的理念,将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当作“产品” ,而且这些“产品”的潜在消费对象即“失地农民” 。在进行培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充分了解广大失地农民的潜在的迫切的需求,并
13、将其需求转化为合理设置的培训内容。诚然,失地农民的素质差异较大,在内容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失地农民群体的自身素质和接受能力,多样化培训内容。 4.3 注重培训效果评估 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培训两步走的阶段,更应该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使得对失地农民的培训系统化。例如,自2004 年底,上海市奉贤区全面启动农民培训工作,以区农校为具体实施单位,在培训过程中学校注重培训信息的反馈,3 年共发放培训学员反馈表7000 余份,发放教师授课反馈表500 余份,并对回收的反馈表进行及时整理归纳,对反映集中的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操作力求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尤其是在大部
14、分失地农民培训由政府主动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培训效果的后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建礼.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1:36-43. 3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J.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 4宋英杰.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50-57. 5费国良,郭萱昊,金玲妹.创新农民培训机制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上海农业科技,2008(1):3-4. 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