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场所活力塑造的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发展逐渐由增量扩展转变为存量挖潜。旧城更新中,应充分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以及“人的活动”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的感受,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塑造具有活力的场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日常活动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策略研究 1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可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提出,未来城镇的发展应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在这一背景下,
2、城市更新需要建立在土地集约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下。 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应以人为本,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因而,在旧城更新中,应充分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关注“人”以及“人的活动”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的感受,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塑造具有活力的场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日常活动的需求。2 城市更新 2.1 城市更新的提出与演进 城市更新(City Renewal)一般是
3、指针对城市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经济衰退而进行的改造过程,较之以往单纯以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不但涵盖了旧城改造的全部内容,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添加新的内涵。 2.2 城市有机更新 吴良镛院士主张城市有机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城市有机更新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即通过运用旧城区域结构与功能调整、环境治理改善、设施建设、形象重塑等手段,使城市保持发展活力,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3 公共空间品质的塑造 3.1 公共空间定义 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
4、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内部的空间,即室内空间。另一种是由建筑物外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即开敞空间。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权属性质又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四类,其中公共空间是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为公众共同使用的空间。 3.2 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具有好品质 邹德慈院士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面提出三个发人深省的思考:为什么设计、为谁设计和设计“以何为本” 。邹院士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该是为场所而设计,而不是为形象而设计,即应该“创造场所”而不是“创造形象” 。为形象而设计的公共空间往往将视觉质量和审美观念置于支配地位,突出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而忽视社会、
5、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如豪斯曼巴黎改建规划) 。而创造场所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念,核心思想是“社会使用” ,尤其关注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对象方面,毫无疑问,公共开敞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属于公共资产,理应为全体居民共享。城市空间的设计要力求满足均好性和可达性原则,通过提供遍及各处而形式多样的公共开敞空间,如街头绿地、街心公园、社区广场等,为更多的人提供有效服务,以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至于,设计该“以何为本” ,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也成为城市的“露天车
6、库” ,而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社会特质被忽略甚至摒弃了。城市空间呈现出现代主义“重物轻人”的倾向:宽大平直的马路,充斥着汽车;高楼入云,尺度超人,使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然而,这些公共空间一旦离开了人的使用,则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不是“车”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扬?盖尔(J. Gehl)则从公共空间的品质方面提出了十二项评价标准,提倡要为使用者提供游览的条件、休憩的条件、逗留的条件、欣赏的条件、交流和聆听的条件、玩耍和体验的条件、享受
7、良好气候的条件,并创造积极的感官体验和合适的尺度,同时要尽可能避免犯罪和暴力的影响、交通和事故的影响以及不愉快感官体验的影响。 3.3 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灵感的来源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扩张和“摊大饼”式的规划日渐增多,城市的剩余空间正逐渐减小,如何规划好城市畸零空间和剩余空间是每个规划师应该思考的。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费城地方政府开始利用政府拨款和基金来修建被后人称为袖珍公园(porket park)或小型公园的街头空地,并很快被其它城市效仿。与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相比,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的设计师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因为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服务于不同年龄、不同习惯和不同时间造访公园的使
8、用者。每个袖珍公园周边的潜在使用群体、功能形态和房屋权属都是各不相同的,设计师必须懂得邻里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相比当今社会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 ,有些细微的城市设计改造不仅平实易操作,而且能真正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使其真正成为市民社区生活的一部分。2014 年,北京大栅栏地区对胡同进行了改造,创建了胡同中的微公园。作为“领航员项目”之一,这种胡同中的微公园具有可推广性,成为该片区域有机更新的一部分。改造前,该地为一个可容纳 3 辆车的停车场,原先设计的公共休憩空间被停放的机动车遮挡视线,无法提供良好的品质与舒适度的保障,鲜有使用的人。改造后,通过采用提供休憩座椅、增加绿化面积、设
9、置遮阳装置、添加游戏设施、使用活动性桌椅以及设置隔离绿篱等措施,提高了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增加了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4 提升公共空间场所活力的策略 4.1 宜人尺度 4.1.1 空间尺度认知的规律 人类有关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不同空间规模对应着不同空间尺度,并具有不同空间认知方式。通常,尺度可分为绝对尺度、相对尺度、精度、粒度以及细节等。在设计过程中所操作的具体事物主要是物质材料、结构等等,而设计的主要对象却是空间,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可以通过七个方面去认知:图与底的关系,说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抽象;实体,空间的限定和操作;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空间的限定:围
10、合、覆盖、设置、隆起和下沉,材质的变化;空间的尺度与界面,对空间限定的手法有所了解之后,抽象的空间如何为人所用,必须以人的尺度单位,考虑人身处其中的感受。 4.1.2 街道宽高比 根据调查统计,最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尺度应将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的比值控制在 1-2 之间,因为过宽的街道不适宜人的穿越和空间围合感的塑造,而过高的建筑则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城市规划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步行区域的 D/H 的比值控制在 1-2 之间,打造宜人的步行尺度。 4.1.3 人性化空间尺度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应该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空间尺度,在考虑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的同时,还应考虑到
11、适宜人性的空间体量,避免过宽过高的街道与建筑形式的出现,做到“以人为本” ,而不是“以物为本” 。凯文?林奇(K. Lynch)认为 12 米的尺度让人感到亲切,24 米的尺度让人感到宜人,而看清人的面部表情的距离则是在 25 米。 4.2 生活方式 4.2.1 慢生活方式 慢生活方式代表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一种空间尺度,力图打造人性尺度的舒适慢行空间和宜人尺度的空间结构,摒弃现代各个城市大量的综合体模式;而另一层则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慢节奏提倡的不是懒,而是一种在适当时间放慢生活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当代人们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需求。同时应将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融合进
12、来,给人们提供逗留和欣赏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的空间,放慢城市中高速高强度运转的生活节奏,创造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舒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2.2 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一般是指采用步行、自行车作为出行手段的交通方式,一般速度都不会超过 15Km/h,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慢行空间、慢行主体以及慢行行为三个部分,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等提供良好的保障。 4.3 场所塑造 4.3.1 高品质开敞空间 高品质开敞空间设计时,应同时兼顾功能与主题两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群体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合理设计每个开放空间的节点,满足不同群体。环线步行线路方面应强调移步换景,既能满足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色的欣
13、赏,又能尽可能多的将景色串联起来,同时充分考虑人性的需求,沿步行线路设置休憩座椅和节点性的休憩场所,使人们能够有地方逗留,有景色可看。空间材质上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铺装相结合的方式,硬质铺装可主要位于步行街和景观步道等地,软质铺装则穿插其间,同时通过绿化景观等细节方面的处理,打造不同微气候,使得冬日温暖、无风,夏日阴凉、通风。 4.4 功能置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街区内部部分功能呈现出衰退的趋向,功能置换通过对街区整体的改造或局部的调整,使之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并最终融入到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中。 5 结语 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场所和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和
14、自发性活动的载体。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并不是形态上或体量上的宏伟与壮观,而是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增加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发生概率,吸引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来使用,从而塑造空间上的活力。公共空间作为服务于人的载体,应从人的行为和感知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和设计,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等.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12. 7彭智谋.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尺度研究D.2007. 8刘源.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论及方法探析D.2004. 9温日琨.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J.工业建筑,2009(39):52-54. 10陈竹.浅析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要点J.城市建筑,2014(2):251. 作者简介:徐?F 睿(1989) ,男,浙江省杭州人,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务: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