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257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摘要】大学体育训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逐渐受到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运动训练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依然存在着缺乏特色鲜明的实践性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性较低、与文化学习协调不当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大学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因此,若要促使大学体育运动不断发展,就必须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本文在分析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背景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即完善专业教育体制、协调与文化课的关系、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希望以此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2、大学 体育运动训练 课程 改革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经济不断变革,高校作为人才教育的摇篮,其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变化。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各个高校逐年扩招,这就要求高校在管理方法、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也要随之改变。而体育运动事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和关键。如何革新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高校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背景 体育运动训练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和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

3、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及人们体育锻炼理念的加强,这门课程的地位日益提高。2002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基础理论在课程内容中要达到 10%的比例,同时,还指出,体育教学的内容要依据文化性和健身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因此,若要不断提升大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水准,就必须全面研究和分析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系。当前,我国体育运动训练教育已经取得喜人成绩,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积极性。 二、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特色鲜明的实践性专业内容。由于各个高校的办

4、学条件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因此,部分院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学习内容和训练形式与体育教育专业颇为相似,多安排在第七学期,且以教育实习为主,实习内容则缺乏鲜明的专业特征。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和丰富的训练经验,还要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能够胜任健身娱乐训练和业余训练竞赛指导。因此,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不仅要进行教育实习,还应当进行运动训练实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性训练不够重视,致使实践内容不专业,且形式单一僵化。 (2)课程设置专业性较低。体育运动训练课程时培养高素质运动训练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从性质上看,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一

5、般包括以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为主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根据教育部与学校要求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这导致运动训练专业缺乏自主选择权。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由一些应用性体育学科组成,即运动人体科学进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显然,这种专业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两者都包括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统计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等,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的雷同性,显然不利于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与文化学习协调不当。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训练专业的学生难以协调专业知识学习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许多体育运行训练专业

6、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未形成科学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因此,在体育理论课程学习中较为吃力,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进而造成挫败感,对体育运动训练文化课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三、大学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1)完善专业教育体制。完善的专业教育体制是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体制的残缺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训练专业发展的重要阻碍。专业体制首先是指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其次是专业教育制度。高校应当明确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专业拓展目标与本位目标,加强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专门性。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还需要制定培养专项运动员与优秀教练员的

7、预期目标与本位目标。运动员与教练员服务于各个体育实践领域。比如学校、社会体育运动竞赛和训练。此外,在专业教育制度方面,要结合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背景,创造有利条件,并紧密联系专业竞技实践领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平台。 (2)协调与文化课的关系。目前,我国许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文化课,又要进行运动训练,且其中许多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这显然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协调文化课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社会运动人才的需求和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具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的同

8、时,提高他们的运动训练水平。 (3)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培养体育训练人才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所以,高校要在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形势,及时调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和计划,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进而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伟.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J.神州教育,2012. 2鲁长芬.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 3陈小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 4刘向阳.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西南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