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分析摘 要 大学生择业观对其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择业去向多元化、择业目标务实化、择业行为取向自主化、择业价值评价功利化以及择业主体自我化等几大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观 就业 作者简介:石静,山西大同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志财,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42-02 择业观是
2、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选择判断的观点和看法,引领着其择业行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着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清就业形势,才能实事求是,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目标,不断更新自己的择业观念,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 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状况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状况,笔者设计了一套问卷,主要围绕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认知、择业途径和择业价值取向五个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对薪酬待遇的期望、对就业形
3、势的认识等内容。本次发放问卷共 250 份,有效问卷 237 份,问卷有效率达 94.8%。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对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积极表现 1.择业去向多元化:由于受到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也表现多元化。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择业意向多样化。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中有 36.8%的人表示毕业后直接找工作,想要尽早融入社会获得独立;有 24.0%的人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以提升自我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有 22.0%的人选择考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等期望获得相对稳定的职位;另外 11.6%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其次,行业选择上,大学生逐步
4、由单一的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转向非国有企业,本次调查中就有 44%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国有企业。再次,在就业地域上,有 26.0%的人选择内地中小城市;28.8%的人选择回到家乡;5.6%选择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相对而言,高校毕业生不再单纯地选择一线大城市或东部沿海城市。 2.择业取向自主化:随着政府促进就业与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当前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面对择业问题时,会听从别人的建议,但自己的意见占主导。当前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的增强还表现在择业途径的多样化,他们通过多样的途径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就业市场动态,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择业目标务实化:
5、在调查中有 26.0%的大学生愿意到内地中小城市择业,有 28.8%的人愿意回到家乡择业,这反映出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重新审视自身条件理性定位。同时很多大学生也不再执着于专业对口而是选择更为符合自身性格、兴趣爱好的职业,在职业选择中优先考虑自身实力,能力以及薪金福利待遇以及发展的前景。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消极表现 1.择业评价功利化: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更为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但是其对个人价值实现标准的评价却带有一定的狭隘性。调查结果表明,在择业时优先考虑薪酬待遇的人占到 31.2%,排在了第一位。在择业动机中部分大学生以物质利益为出发点,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表
6、现为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 2.择业主体自我化:当前大学生在择业动机方面突出强调自我中心主义,沉浸于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的小圈子,甚至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割裂开来,从而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的泥潭。本次调查表明,尽管高校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但并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在就业地域上更趋向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在行业选择上也较多地选择国家企事业单位,较少考虑基层单位,缺乏奉献和服务精神,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3.择业认知理想化: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社会实际,缺乏正确择业认知。另外当前大学生择业认知不足造成其择业期望值过高,具体表现:一是自我评价较高无法客观地认识自己;二是
7、对职业的了解甚少;三是对社会的认识存在较多的主观成分,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二、 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建立,利益、竞争、公平等原则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使其逐步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择业价值观念,从而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得更加自立与自强。但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出现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在择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资待遇,偏好政府、名企,不考虑自身情况,择业价值取向变得世俗化和功利化。 (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
8、新意识,使他们在择业时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其中消极思想也严重阻碍着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形成,尤其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价值观使得很多大学生淡漠社会价值,追逐个人利益。因此,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在充分尊重个人、凸显个人价值的同时淡化了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使得大学毕业生更多涌向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和地区,而国家急需人才的西部和农村地区却少有人问津,造成了“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畸形就业局面。 (四)学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择业脱节 很多高等院校择业观教育发展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很
9、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其一,单一的形式和简单的内容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很难达到预期作用;其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和大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其三,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五)家长的观念及家庭物质条件的影响 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在职业选择上一定程度地体现着家庭成员的意愿。有的家长相对比较理性和积极就会鼓励孩子直面就业中的机遇与挑战,有的家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大为受限。另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物质生
10、活条件较优越的大学生在择业中普遍表现得主动意识欠佳;而物质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大学生则表现为求职欲望更为强烈、自主性更强。(六)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大学生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判断力不足且比较激进,导致其在职业选择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自身能力不足。二是自我认知不足,在择业中不切实际。三是许多大学生意志品格柔弱,有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思想,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一)国家和社会应充分发挥作用 1.大力发展经济,保证经济水平稳步提升,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经济
11、提升是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基础,所以要想真正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应着手经济增长。 2.制定和完善各项就业政策。政府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择业,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3.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暗箱操作影响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择业原则,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积极营造公开公平的环境,遏制择业不良社会风气。 (二)学校应加大择业教育引导力度 1.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正式培养计划中纳入心理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 2.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建立健全包括
1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择业技巧指导和政策法规介绍在内的就业指导体系。 3.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择业信心。高校应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横向与其他高校的联合以及纵向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以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本校毕业生,为其争取更多就业岗位。 (三)家庭教育观念对大学生择业引导 家长要重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一方面,父母鼓励子女立足实际情况,理性择业。另一方面家长应了解子女的择业意愿,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家长要更新就业观念,对大学生择业进行合理预期,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四)大学生择业观的自我调适 1.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大学生要
13、构建并不断充实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争取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准。 2.调整就业期望,实现科学择业。首先,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当代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自主择业观,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竞争力。其次,由于高校不断扩招,使得精英教育大众化,要重新审视就业前景,调整就业期望,适应市场需求。最后,大学生要树立发展的就业观,而不仅仅局限于地域、福利等短期因素。 3.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A 统一。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不仅要做到立足现实,更要高瞻远瞩,自觉坚持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问题,不仅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也应该作出相应的努力和调整,积极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此,必须注意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李荣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