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386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摘要:联合决策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与条件。在联合决策的基础上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有利于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步伐,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文章提出了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订单融入型、借船出海型协同创新模式,并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作策略,从而为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联合决策;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80-02 高校与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两大主体。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是推动经济改革、完善教育

2、体系、加快人才建设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旨在根据高校、企业的特点强强联合,快速占领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的制高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及教育改革鏖战。 一、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主要类型 (一)研发带动型 研发带动型,即校企合资,召集企业技术人员、高校研究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一方面,以产品研发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化教学,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某一高校与公司合作开发某一种新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就可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高校的科研活动也变得有意义。另一方面,一旦产品研发成功,公司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新产品的研发和

3、培训基地上,对构建专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基地具有重要作用。由此,研发基地具有了开发、研发新产品,培训使用、维护、创新工艺技艺的功能,高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应有的技能训练,还能在毕业后深入该产品企业,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服务。所以研发带动型协同创新模式对助推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实体融合型 实体融合型,即校企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以特训班、特选班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发展同步。首先,高校先后与当地企业或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围绕文、理、工等专业开设特训班,为实现校企联动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及对人才需求做出合理

4、预测,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招生计划,高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分批次、有重点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再次,企业开放车间、实验室定期接受高校学生的定岗实训,且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按相应标准给予学生一定的薪酬回报。 (三)智力合作型 智力合作型,即高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优势资源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各自内涵,共同打造符合地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及专业品牌。一是高校各专业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积极引进优势智力资源,使企业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实现“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目标。

5、二是校企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开发省级、国家级精品专业,开展教改综合试点,完善专业教学的发展。三是遴选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组建高校联盟,校企合作提升到联合办学,构建课岗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四)订单融入型 订单融入型,即推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零距离培养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一方面,高校与资金雄厚、发展灵活的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特训班,为一线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满足不同层级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及发展方向与高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前两年或三年掌握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后一年进入企业,学习岗位基础课程,实现顶岗实训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

6、这种培养模式是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一体化而进行的,即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他们可以获得毕业证书与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顶岗实战中提升专业技能。 (五)借船出海型 借船出海型,即校企合作共建行业性实训基地,引进行业先进技术与设备,校内实训的同时推行社会培训,一体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高校与企业在企业案例的基础上编写教义及实训教材,联合建立各种类型的培训中心,实现课证一体化。 二、基于联合决策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合作办学 一是彻底解决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的难题。高校、企业分属行业发展的不同环节,高校是行业发展的人才集散地,企业是接收人才、生产产品、提供服

7、务的主体。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高校难以稳定维持合作状态,企业随时都可能撤出合作。所以联合办学机制的介入可以有效约束校企双方的权、责、利的分配。 二是制定共同的培养计划。校企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方面,让企业高层管理、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教学改革,详细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高校、企业共同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必要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二)合作育人 一是加大教学改革,对接产业发展。作为研发的主体,高校要积极推动专业课教学改革,紧紧围绕“2+1” 、 “3+1”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引入先进的产业链、产品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订单式”培养与特

8、训班教学相结合。目前,许多高校都提出“订单式”培养的口号,但这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念上,却未将其转化成实际的行动,以致专业人才队伍仍然在低水平阶段徘徊。鉴于此,高校及企业要积极将“订单式”培养模式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并逐渐开拓出以订单培养为主要依托、特训班培养为辅助的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三)合作就业 一是企业接收与自主创业相结合。通过订单式培养,人才的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企业可直接根据毕业生的能力安排适当的岗位,并对其进行应有的培养。 二是积极推广产学研分散就业模式。高校学生人数众多,即使高校与企业开展各种合作,但这种合作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学生

9、与专业,所以高校要对学生按产学研划分比例,使每个产业链都有学生参与就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四)合作发展 一是国家搭台,市场主导,校企协同发展。了解国家在校企合作上的政策倾斜,深入市场,调查专业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情况,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发展。2008 年以来,各产业市场瞬息万变,坐而论道的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发展,单一的高校“走出去”战略也不能打破就业率低、学生能力不高的窘境。只有将经济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协同发展。 二是联合决策、联合创新,健全上下游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协同合作就是两者联合决策、联合创新,根据校企双方的实际情况及特

10、点,对不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行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各种资源做出的调整,也是强强联合的结果。企业依靠高校培养研发型、一线生产型人才,为更新人才队伍做准备;高校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推进教学改革,探索专业课教学模式,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波波.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4):25-26. 2 冯叶成,刘 嘉,张 虎.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24-25. 3 王章豹,韩依洲,洪天求.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9-90. 4 苏 娅,侯二秀,杨 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10):14-15. 5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8):44-45. 6 马家喜,金新元.基于联合决策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5(2):74-75. 责任编辑:庞 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