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392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学生校园一卡通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摘 要 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论文通过问卷方式发现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校园一卡通主要有无法取现、使用受限、孳息归属不明这三大问题。基于综合分析得到,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发卡人、持卡人与第三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兼有部分的人身利益;内容主要是委托合同关系。借鉴悉尼大学校园一卡通的经验,提出了相对较为合理的“银行卡一卡通”模式进行改革,为完善国内校园一卡通的发展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校园一卡通 法律关系 高校 委托合同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创新训练基金项目 201411639004关于“校

2、园一卡通”中的法律问题催生的金融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媛、应情意、邢文阳、郑石露,上海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064-03 美国 Florida 大学于 1996 年夏天首先推出校园智能卡, 同时也是首所通过校园卡为学生发放奖贷学金、 助学金的学校。 该卡可用于查阅资料、 购买图书、 在娱乐厅、洗衣房、 游泳池、 快餐厅等收费场所消费,?P 这就是当今校园一卡通的起源。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高校校园一卡通由校方作为发卡人发给学生,缺少一定的法律监督。本文拟以高校校园一卡通调查为分析基点,试图阐

3、述在高校校园一卡通上校方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以期解决目前高校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受限、无法取现、孳息归属不明”的问题。 一、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分析 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法律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Q 校园一卡通的法律关系并非是生活中的家庭关系、友谊关系、恋爱关系等社会关系,应是以财产关系为主,兼有部分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其主体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相关的第三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校园一卡通所承载的财产利益以及部分的人身利益。 民法学实质上是民事法律关系学,理清校

4、园一卡通背后蕴藏的民事法律关系,是破解它现存法律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认识论上理解,民法学是民法解释学,校园一卡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然而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往往法理疑难。运用科学的法律解释方法,去分析法律关系,有助于法律问题的解决。 (一)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的主体 1.发卡人(学校) 。学校是校园一卡通最主要的发行主体,故可以称之为“发卡人” 。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解体,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法人一经成立,即获得行为能力,只不过需要通过它的代表人或代理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持卡人(学生) 。使用校园一卡通的学校的学生,故可以称之为“持卡人” 。学

5、生是自然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行为能力根据年龄或精神状况,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为方便讨论,在下文的研究中,假定为校园一卡通充值的学生都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不考虑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排除无权代理、无权处分这些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瑕疵;以及校园一卡通成为盗赃物、遗失物的情况。 3.第三人(银行) 。在校园一卡通使用过程中,学校将一卡通的充值款项存入银行,即与银行发生存款法律关系,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从诉讼法的角度来说,第三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可能有独立的请求权抑或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是适格的法律主体。 (二)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

6、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校园一卡通所承载的财产利益以及部分的人身利益,如权利人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的利益。然而校园一卡通本身不是本文所讨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是客体的物质载体,即标的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校园一卡通所承载的财产利益与部分的人身利益。 1.财产利益。校园一卡通里储蓄相当的货币量,明显存在财产价值。货币是特殊的动产,是特殊的种类物,其本身的价值与所代表的价值未必等同,在交易上可以互相替换。货币的占有与所有是同一的, “占有即所有” 。持卡人将货币充入校园一卡通后,让渡货币的使用权给发卡人或第三人。

7、物权是物权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排他性地享受其利益的权利,?R 是一种绝对权,如果所有权消灭,这对于所有权人来说是很重大的影响。所以校园一卡通所蕴含的财产利益是很大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产生法定孳息,其中又存在着时间价值与期限利益。 2.人身利益。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校园一卡通又兼具了身份认证的功能。比如学生在借书的时候,要用校园一卡通登记,再如学生上课通过刷校园一卡通考勤,又如考试时可用校园一卡通来证明学生的身份。校园卡的 l C 芯片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可记录个人的姓名、编号、性别、民族、职务、职称、借书信息、个人身体数据、病历等,因此校园卡可用来验明持卡人的身份,实现身份认证、门禁、考勤、图书借阅

8、、校园班车、医院就诊等子功能,从而代替以前的各种证件。?S 这些信息就体现了持卡人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的利益。例如某校园一卡通记录了某学生的多次缺勤记录,若将其公之于众,就有可能侵害该学生的名誉权与隐私权。按照传统的民法思维,人身利益往往要比财产利益重要得多,所以对校园一卡通人身利益的保护不容忽视。 (三)校园一卡通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发卡人(学校)制定了上海金融学院校园一卡通管理条例 ,发卡人、持卡人和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权利与义务以这种方式被明确地表示和记载。 1.发卡人和持卡人之间法律关系。学校依据真实信息,发行校园一卡通,在

9、卡上印有或储存照片、姓名、性别、卡号、身份、学工号、部门等个人信息,使得一卡通具有在校身份认证的功能。校园一卡通具有学生的身份信息是校方对于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由于我国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或其他事业单位,校方与学生之间存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 校园一卡通片中同时预存了一定金额的货币,学生可通过校园一卡通进行日常消费。如此看来,学校和学生之间还存在委托合同关系。学生将货币委托于校方进行与商家之间的结算,校方根据学生的需求完成支付。 2.发卡人和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据调查,学校会将充入校园一卡通的货币存入其商业银行账户,故与商业银行产生储蓄合同的法律关系。对于储蓄合同的性质,理论界与实务界

10、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存在保管合同说和借款合同说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保管合同仅对货币进行原物返还,然而在银行与学校的法律关系中,银行需要支付利息给校方,故认定储蓄合同为保管合同不符合民法的基本原理。借款合同则以为储户将货币存人银行之后,银行借人资金,货币所有权变转变为银行所有,储户仅仅享有对银行的债权,并不对存款的享有所有权,银行需到期支付利息和本金给储户。因此,将储蓄合同的实质界定为借款合同说更为合理。 二、 校园一卡通改善方案 目前高校每一位学生都发有银行卡,用于支付学费、发放奖学金等,具有很强的支付中介的功能。如果校园一卡通与银行卡合二为一,成为新型“银行卡一卡通” ,让商业银行成为中间

11、平台,不仅可以克服取现不能的局限,减少了学校这一中间环节,而且商业银行也会向持卡人支付活期存款利息,有效地解决现存的几个问题。 由于银行卡一卡通有银行卡性质,在安全问题上需要进行控制。当校园一卡通成了银行卡,在校园使用方面是否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校园内支付成了主要问题。当银行卡一卡通在校园内进行流通时,校园内的相对应的感应机器应换为银行卡专用的 POS 机,但是校园消费的额度较小,使用也很频繁,如果要完全像银行卡一样每消费一次就输入一次密码会造成效率的低下。因而据对上海大学生的校内消费做的调查,发现在大学内单笔消费平均在 50 元以下,故可以对 50 元以下的消费设定无需输入密码。对于银行卡刷

12、 POS 机的每一笔消费建立一个数据库用于数据追踪与分析,结合校园内部安保措施以防止恶意盗刷的现象发生。而对于单笔超过 50 元以上的消费则要求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以此减少银行卡一卡通的使用风险。当银行卡一卡通遗失时,可以通过打电话给银行先挂失再补办的方式减少学生遗失银行卡一卡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一)银行卡一卡通法律关系 在银行卡一卡通使用模式中,可以有效结合银行卡与目前校园卡的功能,学生与银行直接发生储蓄合同,即学生直接享有向银行存款的各种权利与义务,而银行方也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银行卡一卡通被赋予提供统一的身份识别与统一的电子支付服务功能,因此有校园身份信息需要以及服务设施

13、网点支持。银行与学校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学校需将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交给银行,银行据此来输入学生身份信息制作银行卡一卡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依然存在,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受校方管理,但学校不再直接触及校园一卡通的直接金钱往来。 由于银行卡一卡通是将银行卡与校园一卡通结合的货币卡,具有银行卡的特性,故货币所产生的孳息归于持卡学生。学生可以在任何一家商场进行消费,能够在 ATM 上 24 小时进行取现和存款。这样便解决了原本校园一卡通无法取现、使用范围受限、孳息归属不明的问题。 (二)银行卡一卡通管理制度 在中国,最大的支付方式则是通过银联,但是银联不能脱离某一银行而单独存在,故而需要

14、某一特定的银行来完成校园一卡通的挂钩。如今,各个大学的学费存入不同的银行中,是银行与校方的单一合作。一些大学选择的银行十分小众,如上海师范大学选择的是某一地区性银行,导致学生们存学费不方便,有平时用不到这张银行卡的情况。 校园一卡通具有身份认证的功能,所以银行卡一卡通在这方面应恪守商业银行法对于商业银行有关为客户保密的规定。其发行应以银行为主,央行、银监会依法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有关实现教育目的的功能,由教育行政机关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区域内试验成熟后,应向各省市自治区推广,在国内实现通用,打破校园一卡通的校际壁垒。如今上海市发行的紫色交通卡能在上海、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等 6 个城市

15、使用。展望未来,希望校园一卡通也能在国内的各个大学以及各个金融机构通用,使得高校资源能够更好地流动与配置。 三、结论 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校园一卡通是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一卡通的发展是未来校园建设的一个重点,而管理机构缺乏对于高校发行校园一卡通问题的重视,使得校园一卡通成为了高校管理中被忽视的部分。就目前的校园一卡通而言,其法律关系主要是委托合同关系,根据现行的立法仍存在缺陷。因此,校园一卡通的改革与立法的完善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尚未有大学参考国外采用银行卡一卡通的方式。为了维护学生群体的利益、也为了便于高校的管理,应当大胆尝试银行卡一卡

16、通模式,克服当下法律的局限性。改革创新少不了合作,就校园一卡通而言,主要是政府、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政府搭建平台,组织高校、金融机构招投标,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规范银行卡一卡通。 这种对策有不少的好处,主要有三: 1.对学生群体而言。银行卡一卡通既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又为他们提供了增值、保值的理财方式。在不丧失原先身份认证功能的同时,鉴于银行的信用,加强了对客户隐私的保护,切实减少财产安全的风险,维护交易安全。集多种证件和多种钱包于一卡,方便简单,提供安全验证,免除了携带现金的不安全因素。银行卡有储蓄卡与信用卡之分,后者有更高的信用价值与评价

17、作用,也许在试验阶段,采用储蓄卡一卡通更为合适,随着发展的成熟,可扩展至信用卡一卡通,在拓展更多理财产品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群体对于信用的重视。 2.对高等院校而言。银行卡一卡通的设立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广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服务。有增收节支、堵塞漏洞的作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带来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统一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牌,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银行卡一卡通还是解决各个高校在扩大招生、院校合并、新校区建设等过程中的对管理和信息共享迫切需求的有效途径。选择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则可以有效地将市场资本、优质服务与

18、高校资源结合起来。展望未来,合作的领域将会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校园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 3.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今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金融业务增长迅速,与高校合作校园一卡通是很好的市场突破口。据对某大学的金融业务测算表明:该校共有 15000 名学生,仅最简单的存取款业务,每年至少有 4 万笔大额存款、50 万笔小额取款。如果用传统方式处理这 54 万笔存取款业务,经营成本接近 100 万元;而接入校园一卡通系统之后,银行的经营成本节约了 60%,校园储蓄所的人员也减少了 1/2。由此可见,与高校合作将是降低成本、发展客户的好方式。从远期来看,银行可发

19、展潜在客户,培养大学生对银行卡的认同与习惯,可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他们成为日后信用卡的使用者。 校园一卡通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而,完善校园一卡通对于政府、高校和金融机构等多方组织、群体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与非常的积极意义。 注释: ?P 樊瑶.校园 “一卡通” 建设与高校财务管理.财经界.2009(12).108-109. ?Q 张文显.法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1. ?R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五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6. ?S 徐为民、徐兵、朱显灵、吴文喜.校园一卡通和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2002.51. 参考文献: 1段宝枚、徐玲、郑碧.预付

20、卡式消费卡域外立法考察与启示.社会与法制.2010(2). 2刘迎霜.商业预付卡的法律规则研究.法商研究.2012(2). 3周琼、庄毓敏.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价格行为研究.当代经济学.2005,27(4). 4许佳.谈高校如何借助校园一卡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河南科技.2010(8). 5魏振瀛.民法(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段宝玫.预付式消费卡若干法律问题探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1(2). 7李光禄、冯源.商业预付卡法律关系及其规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3). 8马太广、范励.论商业预付卡的本质属性与法律规制.东方法学.2013(3). 9杜晓宇.日本预付卡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金融发展研究.20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