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提要 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其资源优势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却日渐突出。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干预下,目前已经实现对 7 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调整,并通过对转型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同类城市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转型方向;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 年 3 月 11 日 一、研究背景 所谓资源,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按其开发的程度,可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而
2、资源型城市,则是指以对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初加工作为本地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类城市发展一直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当资源走向枯竭时,转型是一条必经之路。据统计,全国资源型城市遍布各地,共有 262个,其中黑龙江省有 11 个,占总体的 4.2%。黑龙江省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探明储量减少情况,开始进入资源开采的后期,随着开采成本上升和人员的过剩,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逐渐发展缓慢,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近日,为了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国务院首次出台了有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
3、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中首次确定了 2020 年我国 262 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基本完成城市的转型任务。 二、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国务院正式实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其中黑龙江的牡丹江、大庆、鸡西、黑河、伊春、大兴安岭、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以及尚志、五大连池 11 个城市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 9 个地级市和 2 个县级市,除此之外,大小兴安岭林区铁力市、嘉荫县、逊克县和爱辉区被国家确定为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县(区) 。黑龙江省聚集了众多资源型城市,2012 年其 1
4、1 个资源型城市在土地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三个方面就分别占了全省经济比重的 68.1%、39.7%和 57.3%,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仍然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力。鉴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重大的转型问题,2013 年 12 月黑龙江省委召开了以“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经济工作会议。自此,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向华丽的变身,逐渐破解“资源诅咒”的桎梏。 2014 年里,国家为黑龙江省总投资达到 45.5 亿元,其中该省 6 个资源枯竭城市和 4 个参照执行政策县得到了财政性转移资金的支付,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项目累计有 6
5、7 个,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国务院 28 号文件还特别指出,将黑龙江省的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大煤城作为研究布局现代煤化工和精深加工项目的重点区域,打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攻坚战。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与中石油签订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协议的签订促进了省企间在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炼化项目等领域战略合作的展开,最终将黑龙江省打造成炼油、乙烯和聚丙烯等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加快了接续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还制定了坚持走“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发展路线,并出台了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
6、干意见的政策性文件,推进该省林业向生态建设、森林经营、林区经济和集约增长转型。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成果 (一)经济发展趋向平稳,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至 2012 年,黑龙江省的地方经济总量中资源型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已下降,对油、木、煤等资源的加工得到提高,地方工业发展开始增强,替代产业也已形成规模,初步构建起了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 (二)改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得到进步。2012 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 2008 年增长了 59%,城镇失业率的登记显示也比全省低 0.1 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对城乡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贫困学生救助的覆盖,城镇居民医
7、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参保率、参合率也得到提高。 (三)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黑龙江省相继启动了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治理采煤区沉陷问题等生态项目,并将“四大煤城”及大小兴安岭林区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完成了 65 个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项目的治理,总面积达 2,200 多公顷。为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资源枯竭城市争取了 3.8 亿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随着节能减排方案的推进,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也有所下降。 (四)一批如交通、能源的重点工程建设有了新进展。伊春、漠河、鸡西、大庆和加格达奇机场的建立,使黑龙江省的机场数量位居东北之首。相继建成的大庆至广
8、州大庆段、哈尔滨至伊春、哈同高速双佳段等高速公路,使黑龙江跨入了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先进行列,同时大兴安岭古洛路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铁路项目也相继宣布完工。此外,大兴安岭区域还结束了林区不通国网的历史。 (五)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伊春市的政府绩效管理十大工程的实施,七台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组建,以及双鸭山市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使得该地区的行政政务变得精简而有效。 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资源开始走向衰竭。在油气方面,大庆油田在继连续 27年的原油 5,000 万吨高产稳产后,2014 年又以原油 4,000.0415 万吨、天然气 35.1 亿立方米的高产值,
9、圆满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再创连续 12年生产原油 4,000 万吨的高产记录。但是,随着对大庆油田的大力开采,大庆石油资源已经进入了枯竭期。对此,2015 年 1 月 27 日,陆昊在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大庆油田从 2015 年起每年产量将调低150 万吨,使全省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开始呈连续负增长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形势,黑龙江省决定将 2015 年的经济增速目标由 2014 年的 8.5%调减为 6%,达到全国最低。同时,黑龙江作为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工业基地,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开采,导致林区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林业覆盖面积急剧减少,到了 2010 年,伊春和大兴安岭的成过熟
10、林蓄积比开发初期减少了 93%,仅剩下 0.3 立方米,将公益林重的部分扣除之后竟无林可采。除此之外,全省的 37 个国有煤矿,已有 12 个枯竭。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全省 7 个资源型城市均以单一、原始和粗犷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大。2008 年,大庆油田的石油开采及其加工业增加值占 64%,大兴安岭的林木采伐及其加工业增加值占 68%,在可采林木已经枯竭的情况下,伊春的林业经济增加值仍然占了35%,在煤炭的采掘方面,双鸭山、鸡西、鹤岗和七台河的增加值也分别占了 47%、44%、40%、50%。 (三)在体制方面存在着较大障碍。7 个资源型城市里大庆市的财政至今没有国家
11、和省、地税收分成收入,大兴安岭和伊春及所属县(区)仍采取政府经费支出由企业承担的政企合一的体制,城市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服务、城市建设和维护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费用基本由大企业承担,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社会负担,难以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发展。 (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开采的加剧,导致大庆森林的覆盖率仅为 11%,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达到了84%,地下水超采量将近 1 亿立方米;伊春和大兴安岭作为东北和华北的天然屏障,其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明显减弱;四个煤城产生的煤矸石达2 亿多吨,甲烷排放量约 3 亿立方米,近 530 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 五、黑龙江省资
12、源型城市转型对策研究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竞争优势思想。近些年,随着对资源开采的加剧,资源在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开始下降,替代产业的培植和城市转型是改变这一困境的最大突破,应当大力为整合产业链投入资金,发展新的核心主导产业,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集群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地区竞争环境,如此才能将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关联性产业的支持体现出来。 (二)找准城市转型定位。这些面临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都是有明确定位的,比如煤城、钢城等,也正是这种定位为城市今后发展的衰落和资源的枯竭埋下了隐患。而今,许多城市针对转型提出了在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高效生态经济以及加工制造业等方面寻求定位的新思路,但是按照
13、这条思路走下去,新的城市定位是否准确、转型是否成功、在竞争上是否具有优势,都还是需要一定的时日来给予证明的。 (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良好的软环境将会更能吸引投资者,因此全面跟踪和分析市场消费的需求、动机和能力,了解相应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树立导向型市场,使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能在全球的市场中找到商机,促进转型的成功。 (四)加强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合。资源开采型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常常会因为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不同要求,而在决策上产生分歧。为了
14、使双方能够在互惠互利、和平共处的状态下和谐发展,建议双方围绕着资源的深加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发展方向,建立起政企经济共同体,使双方的分歧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点。 (五)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制定产业转移援助政策。城市的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为了资源型城市能够转型成功,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在城市转型中的巨大作用,可以开设专门的城市转型管理机构,为城市的转型制订出不同阶段的规划方案。地方政府应当为产业转移制定出明确的援助政策,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为资源型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资金保障;在政策方面,政府还应当给予转型企业最大的便利,助其顺利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昭.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对外经贸,2011.12. 2赵玉萍,张虹萍.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2. 3王剑,张凤岩.临空经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径J.商业经济,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