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立冬之后的京城,北风啸,冰雪舞,寒意起。然而,十一月十八那日,帝都西南一隅的红木大会堂却是春意融融,暗香浮动,甚至就连那一片的空气也变得甘醇清甜。 “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总决赛于此完美谢幕,历时大半年的首届全国斗香大赛也划上了圆满句点。 缘起:慕古?推新?文化兴邦 宋代文人以“品茶、斗香、插花、挂画”为四般雅事,何谓“斗香”?在中华传统的香席中,最精彩的部分既是“斗香”这一环节。古时的斗香,自唐宋时期开始在上流社会和文人之间流行起来,主要是指以“隔火熏香”的方式来品评各种香品的活动。宋代陶谷的清异录记载:唐中宗年间,达官贵人聚
2、会, “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中国的传统调香方式,在用料上更讲究取之自然,讲究在香料燃烧、挥发的过程中,静默、安然地感受那若有似无、千变万化的自然气息,并不过分追求提纯与品味浓烈、鲜明的味道。这种对香含蓄而优雅的追求也源自中华民族中庸、内敛、包容的性格。古时“斗香”不仅是一次鼻息感官的愉悦,还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及精神上的交流。 “斗香”考验的是文人在艺术层面的修为,也是评判文人品味高低的标准。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中华香事源远流长,自上古及今的数千年里,香火绵延,妙香明莹。惜民国时香烟不继,致使中华香文化沉寂数十年之久。 勿忘传统,方得始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向
3、来致力于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潘奕辰所长曾言道:“今我辈行香人,更当以继往开来之心,行弘扬香文化之事。 ”香文化研究所为了使更多的人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欣赏传统文化的韵致,特别在乙未年策划发起了本次首届全国斗香大赛,既是秉承古时文人雅趣,更主要的亦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 诚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孙抱朴副院长在会上所言:“本次大赛是中国香界,传统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但也是我们中国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最近国家十八大五中全会刚刚结束,所释放出来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就整体经济的速度发展,约为百分之六点五到百分之七的发展速度,一个中速发展。这个发展我们减速下来是为我们的生态文
4、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腾出时间和道路,所以在中国经济减速的同时,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加速提高。 ” 斗香大赛看似只是香届盛事,但其实是代表了整个中国的发展、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趋势。所谓国强民富,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富贵并非单纯是经济上的漂亮数字,而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底蕴的增强。所谓的富贵, “富”可以一夜而富,但“贵”却没法一蹴而就,它必须要经历时间的沉淀积累,必须要有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发展。西方有个说法:“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 ,亦是同理。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助理社长李生良先生亦在发言中提到:“以中国传统的生活态度来讲品香本该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状态,是对生
5、活品质的追求,不应该是财富与地位的炫耀。 ” 孙抱朴副院长还在发言中指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令我们感到非常骄傲的原因在于它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里面香文化又是文化中精品中的精品 ,而玩香的人是文化人中精品中的精品 。我到过很多地方,全国各地,整个布置最漂亮的、最高雅的是玩香之所,玩香的人都是高雅的,中国历史上也是。所以可以说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高雅的,我希望不仅仅是在座人高雅,我们要引领整个社会走向高雅,引领整个社会实现文化复兴,我觉得今天的大赛,承载了历史使命,承载了文化复兴的使命,我们应思考如何通过这次大赛把整个香文化推广开来,把香飘出我们的会场,飘出北京,把香文化传播得
6、更远。 ” 从比赛的主题“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我们不难看出,大赛主办方希望透过香丸的馥郁甜蜜,令人在寒冬亦可感受到春天百花盛开的芬芳暖意。 此次斗香大赛,共历时九个月。从今春三月春寒料峭时初次在本刊发布消息,便引来各路爱香人士纷纷咨询、报名参赛。参赛者需要按照主题规定的情景和感觉,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配伍、炮制、合和、窖藏”出一款和香,并做成香丸。 由于香文化在中国仍处于百废待兴的复苏状态,本次大赛最终参赛者并不多。暑去秋来,截止到九月京城红叶飘飞、香丸征集截止之时,大赛组委会共收到符合大赛要求的参赛香丸数十份。从中严格按照盲选的评比方式,选出了八位选手进入决赛。 11 月 1
7、8 日,这八位选手从天南海北而来,齐集京城, “以香为兵,决战紫禁之巅。 ” 专家团队:名家?大家 本次盛会,获得了各界领导、专家鼎力支持。专家评委团队更是星光煜煜。 吴清:当代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弟子、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华夏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沉香研究会顾问、人民网特聘香文化顾问。 潘奕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 香事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客座教授。 萧艺:被誉为“中国茶画第一人” ,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心中国茶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夏商学院美术馆馆长。 孙大迪:大连云社创办人。 张叶荣:青云香舍创建人, 香学六论
8、作者。 李荣清:被誉为“电热熏香之父” ,中国香器具研发领军人物、鑫圆电子(酉圆工坊)董事长、中国沉香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沉香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沉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韩娟:吉香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桃缘居创始人、中国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区负责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郑博亦友情担任本次大赛的主持人。 实况:雅聚?斗香 古代文人雅士常于庭院或幽室中的“诗禅堂”举行“香席”活动,“斗香”常常是此间最令人击节赞叹的环节。斗香的内容一般是以香品的内容,香品气、味、韵,香烟的聚散变换,香品形制为主;还会有辩药、和香、香器、即兴赋诗填词、书画等诸多项目切磋与探讨。 本次“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决
9、赛,共有三个环节:默评、隔火熏香、香跋朗诵。 (一)电炉传香 首先,是默评。选手不出现,由大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将选手的香丸按随机抽取的编号,使用电子香炉出香的形式,让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依次品闻打分。专家评委 70 分为满分,大众评委 7 分满分,所有分数相加后取平均分。 这次斗香大赛采用的是“酉圆工坊”提供的最新款玉兰花型电子香炉,十分好用。专家评委孙大迪先生对此也赞不绝口:“本次大赛令我意外的是预评时使用的充电式电香炉,从早上开始品香到中午品香结束,高温一直持续了 4 个多小时,品香炉还有电。一打听,方知这款香炉是酉圆的最新产品,可以持续使用十几个小时,就是高温设置在 150 度以上也会持续
10、使用 6 个小时,真是了不起啊。现在市场上的充电式电香炉蓄电时间长一点的是台湾的一款香炉,理论上可持续 4 个小时,但开高温使用,持续时间顶多就是 3 个多小时。 ” 电子香炉在评委手中传递时,犹如一朵朵玉兰花轻柔地绽放,含香吐蕊。每一粒香丸都在静静地释放自己的独特味道,或轻盈、或厚重,或热烈、或温润。一轮“传闻”之后,评委们慎重地在编号后面写下了自己的分数。 (二)香席?隔火薰香 就在工作人员紧张地统计第一轮的分数时,决赛的第二个环节已经悄然拉开帷幕:传统香席的布置,以及用传统隔火熏香的方式熏?k 香丸。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除了便于计时又有情趣的印香之外,最受文人喜爱的便是隔火
11、熏香的焚香之法。这种含蓄而渐进的方式,可以表现香品更加宽广的香韵以及飘逸的气质。古人更多追求焚香的境界,尽量减少焚香时的烟气, 遵生八笺中就有提出“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取味,味幽香馥,可久不散,隔火熏香,妙绝!” 这种稍显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为: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置入香炉之中,然后用细香灰把炭墼填埋,以香著开气孔,将云母、银叶、砂片等薄而导热性好的隔火片置于气孔之上,最后将香品放在隔火片上,借灰下炭墼的热量烤焙香品,将芬芳缓慢释放出来,这便是备受文人推崇的隔火熏香。 而香席的布置与过程,将儒、释、道精神揉合其中,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礼仪的充分体现。选手在此以
12、隔火熏香的方式来让自己的香丸表现出最完美的香韵,同时在香席的布置中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文人趣致。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行香之法,正是我们追慕先贤、向传统香文化致敬的方式。 选手们的香席布置和隔火熏香均各具特色,其中一位来自云南的藏族选手堪布密轮达吉大师尤其令人瞩目,点炭之前先摇铃。在主持人郑博采访之下方知,佛教古老隔火熏香的方式与我们所熟知的略有不同:整个过程分为火业、种业、圆业。烧炭的过程是火业;炭火埋在香灰中的过程是种业;香丸上炉和品味等过程为圆业。 其中火业分三: 1.召:外在的妖魔鬼神等魔障,内在的贪嗔痴杂念等不祥,全部勾召而入于黑炭中。 2.伏:降服外妖魔鬼怪等、调伏内贪嗔痴耽着。 3.排
13、:妖魔鬼怪等排于世外即度化引入菩提果,自我贪嗔痴杂念等排于寂静中为令熄灭一切烦恼。 最后的圆业,也就是圆满,首先是把香丸放在香炉上面,芳香出来之时通向三界,自己品闻后与在座的人分享,也是一种成就。 赛前大热的少年聂玮庭,虽然是本次大赛最年轻的选手,但却拥有一身沉稳的气质,以极简之风从容不迫地完成了香席布置和隔火熏香。 最令大众评审赏心悦目、喜闻乐见的当属几位从彩云之南来的选手。其香席布置精巧细致,素朴中却隐隐透着繁丽。有两位选手甚至不远千里,从家乡带来了树枝、石子、花器等道具,将香席布置得意韵盎然、美不胜收。未闻其香先睹香席之美。 “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 ”当选手们将香丸置于银叶片
14、上之时,不知为何,一刹那间竟有时空交错之感,仿佛回到唐宋时期。宋时陈敬香谱引颜博文香史云:“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用矮草置炉与人膝斗平,火上设特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型以之衬香,香不及或自然舒慢,无烟燥气。 ”明代仙霍焚香七要也记载了更为讲究的隔火熏香法:“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取味则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有以银铁明瓦片为之者,俱俗不可,且热甚,不能隔火。虽用玉片为美,亦不及京师烧破砂锅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绝妙。 ”在如何处理碳团方面,他也很有一套办法。他在“埋火”条中说:“烧透炭墼入炉,以炉灰拨开,仅埋其半,不可便以灰拥炭火。先以生香焚之,谓之发香,
15、欲其炭墼因香热不灭故耳。香焚成火,方以箸埋炭墼,四面攒拥,上盖以灰,厚五分。以火之大小消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则香味隐隐而发。然须以箸四围直搠数十眼以通火气周转,炭方不灭。香味烈,则火大矣。又须取起砂片,加灰再焚。其香尽,余块用瓦盒收起;可投入火盆中熏衣被。 ”用材、埋炭、用火可谓详尽有致。 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依次品闻了选手隔火薰?k 的香丸之后,分别给出分数。将前两轮分数相加后,分数最高的三名选手将进行决赛的第三轮比拼:朗诵香跋。 (三) 香跋 斗香大赛的“三甲”最终在刘星贝、孙庆、张丽卿之间产生。三位依次上台吟诵香跋,并对专家评委的提问进行回答。 张丽卿制的是一款名为“镜花缘”的香丸。其
16、跋曰: “古典名著镜花缘中,武则天雪中赏梅,号令百花须于残冬盛放,恰逢百花仙子与人斗棋失职,导致了非时之候的百花齐放,仙子因此获罪遭谴,牡丹也因迟放而遭炙枯,成闻名天下的枯枝牡丹。故事唯美兼具禅意,蕴含哲理,百花仙子逢难缘起百年前与嫦娥之约,而非表象的一时之误。 ” 香赏:前调梅花香,中调百花香,后调丹皮香。 香方:桂花、荷叶、菊花、茉莉、丁香、月季、蔷薇、木香、夜来香、栈香、鸡蛋花、子花、藿香、甘松、檀香、丹皮、零陵香、辛夷、龙脑 香事杂志发起斗香盛会,题为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镜花缘中百花盛放之意境深合此题,故取古香方之寿阳公主梅花香为主调,另取栈香为骨,依次薰蒸各鲜花及丹皮,
17、欲以香韵还原镜花缘之场景” 。 张丽卿说:“我在阅读镜花缘时,看到武则天在雪夜赏梅,香事斗香的主题和我当初脑海中看到的场景非常契合,还和我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契合,现代的白领在生活中枯燥乏味有很多烦恼,其实这些烦恼想开之后就没有什么了,静下心来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幻想。我觉得心应该沉静下来。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一个香悟镜花缘者,花为幻象。是因缘和合而成,执幻象为实在,会引起无数的烦恼。欲令鼻观此香能悟自然诸法,因果定数。因此洞澈生灭,破除烦恼障碍。我希望在和香的时候闻到她的味道,悟透她的香韵以及其文化,能感受到她的心境和感悟。” 孙庆和这款香与她的一次游历经历有关:她在桃花谷感觉静谧安详,仿若世外桃源,
18、有清泉石上流,鲜花盛开,于是萌生做这款香的灵感。 其跋:“香名:谢春池?孤芳 【韵】 杳霭流芳,曾是杨柳绕肩。阵云高、杏开李放。朱颜青鬓,泠然伴希音。遇一场花事正忙。 添香红袖,指上飞花恨晚。剪一段、春光静美。可人如玉,望桃溪何处?忆半阙风月无边。 【理】降燥清心,疏肝明目,缓解肩颈和脊柱压力。 【味】空谷幽兰 【配方】文莱沉香、旃檀、龙涎、高山兰、冬青、吴茱萸、麦冬、夜来香、薰衣草、乳香、苏合香” 刘星贝之香跋: “香名:春韵 【韵】相逢不语,一枝蔷薇著春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翅。 【理】醒脾补肾,益气补血。 【味】头段:带着露珠的玫瑰花香 中段:绽放的玫瑰花香 尾段:记忆中的玫瑰花香 【配方】 海南沉水香、百里香、旃檀、大马士革玫瑰、龙涎、 天竺、雪莲、苏荷、没药 、降真、月见草、楠木钻粉” 此次斗香大赛,每位选手都有精心撰写香跋,其他未入围三甲选手的香跋也有不少出色之作,谨择录于后,以飨香友。 堪布密轮达吉香跋: 菩 提 丸 万莲同熏 心享露韵 根触芳香 心灯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