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主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发展趋势和路径要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适时的变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一、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特点 职业教育与传统本科院校“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注重培养学生快速融入岗位的基础岗位技能。职业教育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岗位技能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平衡,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基础上,使学
2、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把职业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整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构建以考证代替课程考核的新模式。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反映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同时也体现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与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建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才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机会。 四、拓宽专业口
3、径,深化专业内涵 职业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合理把握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即要保证过硬的基础岗位技能,也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弱化专业界限,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借助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五、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性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展开,以行业岗位胜任力为基本目的,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
4、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和体验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深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就业开辟更多的选择道路,从根本上改进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毕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七、完善实践考核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体系改革,以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将企业或行业内对人才的衡量与考核标准有机的融合到高职教学的
5、课程考核体系中来。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使实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克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脱节的弊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八、实行开放式办学 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开放办学。借此了解社会的需求,提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度。通过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指导专业论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训教材的建设开发及实践教学指导等等;同时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训直接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环境中实施,不仅院校节省实训基地的建设的资源投入,提升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提升了实习实训的质量。 总之,职业教育要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专业的调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相一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与用人的双重矛盾,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从而实现协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美霞,明星.辽宁老工业基地及技工资源开发对策与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