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摘要】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是现在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首先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六个子系统进行探索,希望能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高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 居民 生活质量 评价指标 构建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时,首先要清楚选择什么指标来评价。因为评价指标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选择能够反映现阶段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的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
2、循如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民生活的要素包括社会、环境、地域等要素,该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人是生活质量研究的主要对象,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必须围绕与人有关的方面。所以,选取关于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应该选择能反应人类居住和活动有关的要素,能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及环境的真实状况和主客观感受的需求。 (二)全面性和内涵丰富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生活质量的内涵,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研究包含两方面:物质层面,如收入水平,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精神层面,如良好的健康状况、娱乐和休闲的机会等。新时期的生活质量也应具有新内涵,因此,要更全面地选取农村居民生活质
3、量评价指标,如享有的民主权利和社会保障等。因此,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又复杂的概念,需我们采用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 (三)层次性原则 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尽可能减少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和其它指标的相关性,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避免同一因素的指标在综合评价时重复出现。 (四)数据可得性原则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活质量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部分指标虽能很好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十分困难。部分定量指标,其精确计算或数据的取得也是极为困难的,如农村地区每万人口刑事案发率等指标。所以,在构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时,尽可能从各地政府部门公
4、布的年鉴、专题报告中选取,这样既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得性,又易于量化计算,能真实地反映最新的居民生活质量状况。 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生活质量主要受客观因素制约,且“生活质量”跨地区、跨文化研究适宜采用反映“生活质量”的客观性指标,构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收入与消费子系统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是促使农村居民摆脱贫困,促进社会进步、环境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一般在收入较低的地区,制约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而当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高度时,居民的生活质量受
5、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小。现在,经济指标已经不作为影响发达国家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足国外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经济水平。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收入与消费子系统主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 、 “生活富裕”的内涵,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二)住房与基础设施子系统 住房状况是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居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除了绝对的居住条件外,住房内的设施丰富程度也是生活质量的直观体现。因此,住房与基础设施子系
6、统选取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人均住房面积、电冰箱彩电等拥有率、拥有洗衣机数来衡量居住水平。 (三)交通与信息化子系统 人类逐步进入到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作为商品逐步进入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个人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农村居民来言,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广泛,与外界的交流越畅通便捷,农村居民生活方式越先进,生活质量也越高。因此,设置反映我国农村居民对信息产品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消费能力的综合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四)医疗卫生与健康子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注重追求和重视生命的延续以及健康的体魄,对医疗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当前我国城
7、乡居民之间的健康不公平现象也不断加剧,使得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不乐观。因此,医疗卫生与健康是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大因素。 (五)文教休闲子系统 只有农村居民接受较高的教育,才能使其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才能建立我国现代生活方式。否则,即使农村居民物质收入得到提高而精神生活却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一生 1/4 以上的时间是在进行工作时间和睡眠时间之外度过,该时间属于居民自己支配。因此,如何对该时间进行支配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又一体现。 (六)社会保障子系统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局面,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在我国城市居民
8、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还要综合考虑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张建.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08, (04). 2张春香,董鹏,潘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 (07). 3方建敏.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3). 4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6, (06). 5梁亚梅,朱磊.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滑坡与对策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