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的表哥表姐表哥梁中武、表姐梁雪帆年长我许多,却从未谋面,甚至过往几十年里没见过他们的相片。 父亲非常欣赏喜爱我的这位表哥,可是几十年来我却极少听父亲提到他。倒是母亲不时感叹地说到他:极有才华的年轻人,可惜了。 表哥表姐有位侄女梁世华,退休后从松桃老家来到贵阳白云居住。前不久我到她家,她给我看了几张表姐从台湾托人带来的相片。其中有一张是 4 个人的合影,梁世华指给我看相片中的梁中武、梁雪帆,其他两人她不认识,我却认出另外一位年轻女子是我的姨婆涂爱珍,另外一位英气勃勃的中年军人,我看了便大叫,这不就是父亲吗!“文革”期间,我们将父亲着戎装的相片全部烧毁,难得这么一张。 梁世华见我父亲是上世纪
2、60 年代,而这张照片是父亲 1949 年与几个松桃在南京念书、工作的年轻人的合影,相去 20 来年,梁世华自然认不出来。可我有父亲 1950 年在西南革大时的照片,相比之下,我能够辨认。总算见到了只能梦中相遇的表哥表姐的模样,表哥十分英俊儒雅,眉目间透出一股英气。表姐呢,真正的东方美人,贤淑、温柔、善良。 我为何自小独钟情表哥呢,是我自认为与他一样,都是念书的人,他在那个年代,为了抗日报国,投笔从戎,着实叫我佩服。我的父亲也叫我佩服,可父亲自幼从军,是名职业军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报效国家,是他责无旁贷的事情。可表哥当时在武汉的一所商专念书,又是一2名独子,本可顺当读完书,谋份不错的职业,奉养
3、老母,可他选择退学进了军校。 据父亲所记,他进的是中央军校第十五期,进军校之前,他还有一段经历。据松桃县文史资料第三辑上刊载的侯祖松先生的文章记述,当时在武汉念书的几名松桃青年有刘鸿儒、田庆丰、梁中武等人,同为一群热血青年,面对民族危机,常聚在一起慷慨悲歌,他们曾相约,到八路军驻汉办事处,要求前去延安。当时办事处的董必武主任欣然答允,并准备让他们搭车前往延安。出发那天刘鸿儒先到办事处搭上了车,而梁中武、田庆丰等人则因遇日机轰炸,隐蔽误时未能同往,转而进了中央军校。刘鸿儒从延安抗大毕业,后任解放军某团政委,死于国共间的锦州战场。 1942 年,梁中武从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先是被分至中央军校重庆沙坪
4、坝分校任军事教官,他不愿留在后方,要求调往前线,于是又被派到当时的陆军第 8 军第 82 师。派遣梁中武时,他原可到我父亲任团长的245 团,他不愿他人闲话想借舅舅的庇护,并未去 245 团,宁愿分到其他团队。随同 82 师在滇西松山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的龙陵战役后,他调入第8 军军部。第 8 军抗战胜利后来到山东接受日军投降,后以第 8 军的 103师为基础扩编为第 39 军,由程鹏任军长,我父亲任 103 师师长,表哥又到 39 军军部任中校作战参谋。39 军先后参加了国共之间的山东、辽沈、淮海诸战役。1949 年 39 军败退到广东三水,父亲不愿手下将士再作无谓的伤亡,决定接受解放军陈赓部队
5、的和平改编,军长程鹏先生也是父亲的好友,可是他并未选择与父亲同样的路,而是遵令撤向海南岛。在军3部的表哥则与父亲的想法相同,同样认为当时朝气勃勃的共产党才是拯救中国免于战乱、走向太平、安康的新生力量。他因与跟随父亲的 308团团长王履成是好友,借口去劝说王履成,离开军部来到已被解放军接收的 103 师,因为是军部作战参谋,解放军对他极为重视,当时十四军副军长王启明亲自接见了他。之后表哥随同陈赓的四兵团来到云南昆明,先在昆明步兵学校任教,后转业到云南省教育厅工作,本来他的故事尚可继续下去,可是 1955 年却戛然中断。梁世华告诉我,在梁中武与松桃家中断了半年音信后,一天得到通知,告知他在审干中畏
6、罪自杀。 照梁世华的说法,是他胆子太小。我却不这样想,表哥经历了那么残酷的战争,早见惯了流血与死亡,哪会是胆小怕事之人?更可能的则是他对原来服务的国民政府选择了背叛,原以为走上一条光明之路,可是他投奔的这个阵营又拒不接受他,自幼一颗报国之心无路可去,只好走了这样一条路。这条路上倒是人人平等,不论对错,不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你再伟大,迟早得在这里报到。上世纪国家危难之际,像表哥这样,怀着满腔热血告别父母走上从军路的青年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是去抗大而是进了中央军校,后来境遇大都很凄惨。而当时他们前去从军,并无什么党派概念,仅是见国家危难,以身报国而已。听梁世华说,姑姑听到表哥去世,哭瞎了眼睛,不久
7、也在贫困和忧伤之中离开人世。其实表哥只要肯弯弯腰,委屈一下也可以活到今天,也有见到天日的时候,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表哥梁中武,其余实在无法所查。至于他如何与日本人厮杀,如何在上世纪 40 年代末的风雨飘摇之中思索国家和自己的命运,我只能猜想了。 4上世纪 80 年代末,表姐从台湾给云南省教育厅去信询问表哥的事情,云南省教育厅的回话是:对于表哥他们未作过任何结论,也就是说在未来得及对表哥下结论之前,他自己先就死了,现在还无从平反。历次政治运动中这样冤屈死去的人太多,确实是连平反的由头都找不到。表哥去世之时尚未成家,又是独子,他的名分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哪一个人,因此无人再去追究。 表
8、姐自幼喜爱文艺,中学毕业考取了南京中央戏剧专科学校,那是1949 年的事情。当时父亲的部队正作为南京的卫戍部队,他们常有机会见面,因此留下了保存在梁世华手中的那张珍贵照片。在南京时,局势动荡不定,父亲派了两个干部将在南京的松桃籍女青年送回松桃,其中有一个与表姐极为要好、同在戏剧学校念书的松桃女生欧彩珠。后来涂爱珍等人回到了贵州,可是表姐与欧彩珠却留在湖南常德,进了一个警备部队的文工团。父亲得知此事,写信告诉她们说:“你们实在是想演戏,我这里文工队缺人,到我这里好了。 ”于是将她们接到广州。父亲当时在部队的同事里有两个至交好友,一位是江西人姚迪民,一位是父亲的同乡王履成,姚迪民在 147 师任团
9、长,王履成在父亲的 103 师 308 团任团长。 父亲将表姐介绍给了姚迪民,将欧彩珠介绍给了王履成。表姐与姚迪民成了夫妻,而欧彩珠与王履成却终没撮合成。欧彩珠先回贵阳,和我母亲住在一起,一天清晨她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表姐,表姐一进门抱着她便大哭。原来那时广州战事已紧,表姐夫怕表姐会有危险,将表姐送出广州,要她在贵阳等侯,表姐便只身一人来到了贵阳。表姐、5彩珠姐那时不过是十几二十岁的女孩,我母亲也大不了她们几岁,30 岁不到,3 个年轻的女子在贵阳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不久从广州传来于父亲不利的消息,当时贵阳还在国民政府的掌控之下,母亲为了防备被当局抓捕,打算回松桃老家避一避,可是彩珠姐不
10、愿回那个偏僻的小县城,表姐更是因为没得到表姐夫的消息而不愿离开贵阳,母亲只好带着不到两岁的姐姐悄悄离开了贵阳。母亲走后不久,解放军也临近了贵阳,这时表姐接到姐夫的来信,他随 147 师一起在撤向海南岛的途中被解放军击溃,只身逃往了香港,要表姐去香港会面。那时从贵阳到香港只能取道昆明再转乘飞机,贵阳到昆明道路崎岖,途中得翻越滇黔路上著名的二十四道拐,不时还会遇上土匪劫货杀人,到底怎么办?最后表姐还是搭上一辆前往昆明的商车,彩珠姐将表姐一直送出贵阳三桥之外,两人相泣而别。到了昆明,恰巧遇上从香港乘飞机而来的 103 师参谋长牟龙光,牟龙光是受解放军之命,悄悄潜至昆明,想来做李弥部队的工作的。牟龙光
11、告诉表姐,她的舅舅已经率 103 师归顺了解放军,要她也一同回去等候消息。但表姐因为没有得到表姐夫的另外信息,坚持去了香港。历经千辛万苦,表姐终于在香港与表姐夫会面,可手中的金银首饰又被小偷窃走,好在夫妻终能团聚。以后表姐一家去了台湾,他们在台湾是如何艰辛、如何重立家业,就不得而知了。这些都是彩珠姐告诉我的。听了彩珠姐所诉,我想起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表姐从广州到贵阳到昆明再到香港,何止千里?表姐的坚毅,忠贞、机智,不正是中国女性最优秀的品质么! 改革开放之后,父亲瘫痪在床,不能说话。母亲倒是对我们常说,6她很挂念在台湾的表姐,希望能够见见她,可是这都成了奢望。父亲和母亲直到过世,也没能见到表姐,表姐因为生病,也再没回到过家乡。在上世纪中叶那场翻天覆地的风雨之中,中国的千万家庭发生过多少揪心刻骨的故事!表哥表姐的事情也算是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