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摘 要】作者首先介绍了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常用认定办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学校建立完善可行的贫困生认定机制,规范生源地有关部门的认证工作,加大对受资助学生的监督力度等。文章对提高资助对象的准确性和资助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办法;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对贫困生公平而准确地认定是很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认定办法,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各种误差,迫切需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可行的认定机制和办法。本文中,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同时借鉴他人的某些成功经验
2、,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办法,以期与大家探讨。 一、目前对贫困生认定的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办法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政府证明法 即由生源地相关政府部门根据相关条件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该方法要求准确掌握相关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但目前存在的大量主客观条件无法实现上述要求。如国家尚无明确的贫困家庭认定标准、也未明确地方政府相关责任、家庭经济收入的定量数据难以准确获得、个别官2员存在应付工作等情况,均严重影响着认定结果。再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同一高校贫困生的标准很难一致。 (二)根据相关困难材料判定 如最低生活保障证 、 社会扶助证 、贫困
3、生档案等。部分学生提供的材料可信度难以保证。由于学校对生源地政府缺乏约束,相关政府部门在认定中并不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常常会出于对本地利益的考虑而出具没有公信力的贫困证明,随意做顺水人情、只盖公章不管内容的事情难免发生。此外,目前各学校对贫困生档案大都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贫困生档案一经建立就很少改动,而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其家庭状况变化常因缺少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等难以准确反应。 (三)学校根据一定的程序认定 学校的认定程序难以做到客观公正。高校普遍实行的贫困生认定程序是“学生申请一同学评一老师定一学校审批” 。首先就个人申请而言,个别学生公德意识不强,存在假扮贫困现象。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又往往性
4、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愿坦露贫困状况,使得认定工作较被动,增加了认定难度。 另外,就学生评议而言,评议小组成员的诚信水平也直接影响着评定结果的准确行,而受各种因素影响诚信在部分人群中的流失现象很难及时有效扭转。据了解,在评议过程中,学生的人缘好坏往往成为投票的决定性因素,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孤僻性格、不合群,和某些不贫困学生擅长拉拢关系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投票的公正性。 二、相关的解决措施 贫困生的认定应坚持以学校认定为主、生源地证明为辅原则,同时3发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校建立完善、可行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将生源地证明材料做为补充材料 1. 建立明确的建档条件
5、和标准。具备贫困条件者可以申请建立贫困生档案,但如果有与贫困生的消费水平明显不符的消费行为则不能申请建立贫困生档案。 2. 成立贫困生认定评定小组,成员可包括辅导员或班主任、班干部以及班级同学代表,三者结合可以提高认定的准确性。 3. 同学对认定结果存在异议,可以进行申诉。学院核实后,根据核实的结果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 4. 对贫困生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对已经建立贫困档案的学生,平时应加大跟踪调查力度,每年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对贫困等级进行适度调整,落实动态管理。 (二)规范生源地有关部门的认证工作 首先,要规范生源地基层民政部门的认定工作。纳入其职责范围,并出台相应的工作制度
6、和责任追究制度。其次,明确生源地中学的职责。学校负责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资助政策、审核其认定申请,并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考生档案。第三,生源地资助中心建立被高校录取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档案,及时寄往录取院校。第四,探索保证高校与生源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机制,做好信息传递和对接工作。 (三)改变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 4目前对学生的资助大多属于“授之与鱼“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消极心态:由于申请不需要成本,容易使一些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国家资助上,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另外,个别假贫困生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针对该情况,本人认为,应
7、改“授之与鱼”为“授之与渔”式资助。具体如下: 1. 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收入。如家教及其它勤工助学活动等,学校可考虑将部分助困资金以发放岗位报酬方式给学生,一方面可较好地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助”的意识,也能较好实现贫困生的自动认定,使一些妄想不劳而获的假贫困生自动退出。 2. 学校将部分助困资金以“奖金”形式发放。这个“奖金”面向的可主要为有特长但学习成绩不太好而没有机会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另外学校可考虑将部分助困资金设置为多种形式的奖金,扩大受奖面和覆盖范围,给贫困生带来更多获奖机会,这样可以提高贫困生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四)加大对受资助学生的监督力度 完善
8、监督制度,构建举报体系,贫困生认定工作应该是一个包括前期调查、认定和后期监督处理的系统工作。在助学金发放之后,学校要加强监督,如定期组织回访、座谈,对助学金的使用进行跟踪调查等,落实学生资助金的实际流向。此外,学校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畅通的学生意见反馈渠道,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举报机制。 (五)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建立诚信追究制度 比如可明文规定学生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核实,立即取消资格并在5其诚信档案中作不良记录、追回所获资助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等。三、结语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需各方齐心协力,常抓不懈,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 龙兴跃.大学“伪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与预防J.中国西部科技,2006(11). 2 王文利.高校助贫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报,1998(4). 3 苗福生.贫困证明的信任危机N.中国财经报,2006-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