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金石大家夏锡忠夏锡忠,1892 年生,京西海淀六郎庄人,弟兄五个,他排行老四。父亲是个木匠,夏锡忠读私塾时,大哥在北京古玩店当伙计。1908 年,大哥夏锡九凭着曾在古玩店当过伙计的功底,在北京杨梅竹斜街租了间房,也经营起古玩。夏锡忠这年 17 岁,父亲指望他当木匠,但他嫌木工太苦,不爱学,想跟哥哥看摊。 经营古玩,有句古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意思是它不像百货店,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是日常买卖清冷,然而一旦有了买卖,所获利润足够维持一年半载的,这行当就这特点。但晚清以来,随着西方古董商的介入,常规经营方式被打破,坐等经营的老板耐不住金钱诱惑,不顾社会谴责,纷纷奔向一线,暗中与地方匪
2、类相勾结,挖古墓,毁古建,然后将掠得的国宝竞相卖与外国人。夏锡九当伙计时了解一些经营古玩的门径,所以逐渐介入倒腾出土文物行列,虽无大成,但足以维持生计。 夏锡忠虽然年纪小,但人高马大,性情粗暴,看了 3 年店,连些古玩铺里的基本规矩和礼法都不懂。而且看哥哥天天外边跑,便耐不住寂寞,整天磨磨想跟哥哥换换角色。当时正值其兄疲惫,打算歇一段,就答应了他。夏锡忠有他的优点,凡事爱钻牛角尖,初入门径,便发现有时挣钱挺易,捣鼓两手就比父亲一年收入还多,但稍一不慎,干了两年的钱,一次就许赔进去,其中奥妙就在于是否懂眼和懂行。懂眼即识货,2懂行即了解行情,而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要有大量相关知识做支撑。所以,他
3、平目暗暗刻苦学习,哥哥整天外边跑,他有时也技痒难抑,老想闯荡闯荡。哥哥对他了解不多,担心他的鉴别能力不够,会造成损失,所以第一次只给了他 50 元现洋,让随同行去了山西,时间大概是 1911年端午。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没事时大家对他照顾得挺好,有买卖时却都背着他,让他白喝酥。他看出人家的意思之后,也就找借口离开单干,尝试尝试。袋里钱少,没法窜行(即跟当地同行交流) ,只好赔运气到乡下串街。山西大财主多,而且大都隐于乡里,于是他以为有了希望,便整天到财主家去磨。山西财主最大特点就是吝啬,即使你看上的东西他没用,也绝不轻易出手。结果,转了几天,只收到四个实在没法使用的锡蜡扦。 该回家了,没什么收
4、获,觉得挺沮丧。恰在此时,耳闻前边有人正吵架,年轻人好热闹,就凑了过去。从争吵中得知,一个老太太坐街口乘凉,不小心帽子被驴驮子刮掉了,而且正落在一泡狗屎上。老太太嚷嚷着向驴主人索赔。借用古书上一句话说,也是合当他发迹。夏锡忠凑向前看了看那顶帽子,虽然旧得不像样了,但属细呢,这样的帽子帽饰应该翠玉之类东西。转过去一看,虽然只露个边,却明显带绿。于是,假装劝架,拉着驴主人说, “老太太挺不易的,你就破费点钱给老人家买一顶新的” 。驴主人说, “我没带钱” 。 “我这有!”夏锡忠忙不迭掏出两块大洋,让事主去买,结果一打听,附近还没有卖的。于是他又做老太太工作,撮合着给俩钱得了。老太太见他是个红脸汉子
5、,慷慨解囊息事,3自己还有什么说的呢,于是就答应了。 事主正不知怎样报答,夏锡忠过去说, “事了了,地下那顶帽子应该属于你的,你拿东边水坑洗洗,回家还能给老妈戴。 ”事主说, “我老妈早过世了” ,夏锡忠说, “那你也先拿着,回头给我,糟蹋了怪可惜的” 。事主直觉不好意思,非要买项新的相奉,夏锡忠哪里肯,言说有事,拿着那顶脏帽子,拔步就往回赶。回旅店细细端详,才发现,不仅正面是块质地非常好的美翠,而且里沿还有一圈玲珑剔透的小东珠。珍珠有多种,东珠,即东北松花江之珠,最为名贵。这点零碎,回家就卖了 120块大洋。 1920 年,夏锡忠觉得翅膀硬了,就和哥哥分开干,在琉璃厂开了个清和斋古玩铺,独立
6、经营。有了十来年的经验打底,他觉得常规那样做并不稳定,于是开始整理经营理念,认为搞冷门希望更大,即专收同行不愿要的或不敢要的东西,如古砖瓦、石佛头、殉葬的冥器等,结果还真就从这儿发了家。这里所说的古砖瓦可不是一般的建筑材料,而是有相当历史年限的文物,其中的砖一指秦代的砖,不仅质地细腻,而且带有图案或文字;另一指圹砖,即古墓四周围砌的砖,这种砖都刻有精美的图案,并有故事情节,非常难得。古瓦指的是汉瓦,即汉代宫殿建筑滴水瓦的瓦头,正名叫瓦当,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都刻有文字或图案,文字有千秋万岁、长生无极、永寿嘉福等吉祥用语。历史上很讲究秦砖汉瓦,但在大家都追逐青铜古玉等高档次文物之际,他却以很小的
7、投资,网罗这些冷门的东西,包括一些石佛。不过,也许正是因为他收购石佛,才导致著名的历史文化宝库 4云冈、龙门等石窟惨遭破坏。古墓葬中的冥器种类更多,陶器、瓷器及人身装饰品非常丰富,别人忌讳,他则不怕。经整理后常将其中贵重文物卖给外国人,因而与外边联系广泛,北平沦陷后,日本人对他也敬之三分。1939 年,夏锡忠把张勋府给买了过来,引起同行震动,一百多间房子,到处堆满了金石瓦砾,一时成了北京最大古董商。他事大了以后脾气也随风长,时常发脾气,同行都怵他。有一次他和陈养泉到祝近斋做客,见到一件唐代陶马,正相看时,陈就窜擢要他买下来,还开玩笑说:“夏四爷你买,买完了咱们合伙。 ”夏锡忠真的花了 400
8、大洋买下了,朝陈养泉说:“咱俩各半股!”陈为难地说,自己本小入不了,结果夏锡忠大怒,当众将陶马摔个稀碎。 萧书农花 200 块大洋从夏锡忠那里买了个洋瓷八宝,拿回家细审,发现是修过的,于是回去找夏说东西有毛病,夏锡忠说,有毛病当面讲,拿出一圈则概不负责。对方又嘟囔几句,夏锡忠勃然大怒,抄起条凳向萧砸去,幸亏躲得快,没砸着,吓得萧家爷俩东西没拿就跑了。 有人从甘肃带来一件青铜器,是周代的提梁卣,上有一百多铭文。还有一件雍正窑变瓷瓶。这两件东西送到崇古斋,正赶上夏锡忠在那聊天,非要不可,而且只给 3000。崇古斋老板说事先定好价才送来,价格是 5000,如要可转让给你。夏锡忠不好和同行撒火,硬逼着
9、送货人将另一件瓷瓶白送他,才算了事。说来也巧,第二年卖货那主的儿子调防到北京,任伪政府守备团长,提着驳壳枪来找夏锡忠,虽然没遇见,但闻讯后也把他吓坏了,赶紧托人说和,赔了人家不少钱。 古玩行都知道夏锡忠霸道,但自这事以后,脾气变和蔼了。1946 年,5河南来了个“九宫道”的人,劝他积德行善,忏悔赎罪。开始时,夏锡忠根本不信老道那一套。当老道指出,佛祖神因你而头体分离,大量随葬器物暴露人间,总有一天当你体质衰弱时,这些神灵便会找你清算时,夏锡忠心理没了底。从此将老道接进了张勋府,吃同桌,眠同室,非常虔诚。半个月后,老道才正式给他讲道术,讲如何淡泊名利。当夏锡忠问该如何消除自己的罪孽时,老道唉声叹
10、气地说,按你的罪过,本已很难回赎,但看你确实心诚,我就帮帮你,赎完罪就可以轻轻松松度过后半生。于是老道让夏锡忠糊上 300 童男,300 童女,每人脚下踩真元宝,男踩金女踩银,由老道请来僧道诵经。老道手持拂尘,鹤氅道袍,站在童男童女间,口吹法气后,领众僧道跑圆场,然后再诵经,并让夏锡忠面南背北跟随众僧一起,高声唱经。老道则将童男童女焚毁,一时火光冲天,待全部场面下来,老道和那些元宝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十年积累的万贯家财,顷刻间灰飞烟灭。从此,夏锡忠得了一场大病,心灰意懒再无意古董事业,仅将残余的陶器用小车装了两车回了老家。 古语说得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夏锡忠回家不足一年,正赶上土地改革和划成分。那会划成分是按现有财产定论,结果给他定了个贫农,分到了 15 亩好地,直到“文革”老死,也没挨过一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