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311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研究【摘 要】在高校中,网络舆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领域,对大学生的行为及思想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高校中网络舆情的动向,是保证高校平稳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网络舆情是一类新兴的传播媒介,具有形式、空间及传播介质的特殊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及广泛性等特点,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个新领域,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作为网络舆情一个核心组成,高校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狭义上来看,高校网络舆情指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和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内本身关注的公共事务和其他

2、民众对本身关注的涉及高等教育方面公共事务所表达和持有的意愿、情绪、意见及态度交错之和。 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与公共网络舆情不一样的特征。总结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如下:(1)群体性。当持某种思想政治态度人的数量达到一个数量,就会集中的表达这类群体的思想政治态度,从而差生网络舆情。 (2)开放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人都能借助网络来表达观点、看法和诉求,评论校内或校外的热点事件。 (3)隐匿性。网上的舆情信息公开透明,直接影响受众,而信息发布者往往不署真实信息,2因此具有虚拟和隐匿性。 (4)实时互动性。网络舆情发展周期短、速度快,彼此交流容易,互动性灵活。 (5)多样性。网络用户在不同时间

3、段所关注的话题热点不一定相同,而且同一时间段不同群体所关注的内容不尽相同,决定了网络舆情呈现多元化特点的必然性。 (6)特殊性。网络舆情引导的内容往往贴近高校校园,具有显著的高校校园特殊性。(7)可控性。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开放网络中相互碰撞的必然性,高校网络舆情可采取相应手段,积极引导和控制,保证其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 随着网络逐渐发展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网络言行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处事准则、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在本人所在的单位河北省燕山大学为例,进行深入调研。绝大多数同学通过网络来浏览

4、新闻、收发邮件及查询资料,这说明了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了解社情和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舆情研究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调查发现,研究生多使用网络来浏览新闻、收发邮件及查询资料,而本科生多用于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由此可见,学历较高的研究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社情民生的关注度往往高于学历较低的本科生。前者更希望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和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而后者更希望借此缓解压力,生活更舒适。由此可见,研究生较本科生是潜在相对活跃的舆情主体。 在年级差异上,比例更大的博士生觉得目前的网络言论仍然不够自由,同时,认为网络言论过于自由的博士生的比例也明显少于其他年级。3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博士生阅历

5、相对丰富,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看法也更透彻。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可以依据注册的个人资料,将注意力更多放在此类人群上,关注他们的发言内容。网络上对事物一针见血的分析言论,往往能够很快吸引人们的目光,引发跟风式的追捧,进而引发舆情。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分析 从高校稳定的需求出发,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的改进及加强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使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朝着合理、有序、规范的积极方向发展。 (一)明确工作理念。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维护高校稳定和国家发展。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合理有序的管理,来达到净化校园舆论环境和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工作理念影响着舆情工作者们对

6、于舆情的管理工作的态度,从而直接影响着工作效果。因此,有必要明确舆情工作理念,保证舆情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规范制度建设。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是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网络规范化建设是高校网络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从 IP 管理、信息发布、网络安全、报告处理、信息检查、舆情研判、日志备份等方面,加强规范制度建设,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定高校上网管理规定,完善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提供全面、规范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建设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网络管理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队伍

7、应具有多层4次结构,由专家教授、相关领导、青年教师、学生骨干、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辅导员构成。辅导员站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应该深刻认识并熟练运用网络这一传播媒体。同时,重点建设学生网络评论员的队伍,把握以人为本原则,尊重、相信并依赖学生,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网络知识强的学生评论员队伍。 网络已成为高校中思想交汇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舞台。网络舆情也发展成了一个必然和复杂的社会现象。探索一条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最优化有效途径也必定是一个曲折和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怀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9-2-9(8). 2 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王运东,韦小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 3 敬瑞霞,郑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J.科教文汇,2008,18(4). 4 刘达朱.谈政府部门如何应对网络舆论DB/OL.http:/ 5 汪延清.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基金项目:本文系燕山大学 2011 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课题“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忠华(1984.10- ) ,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5燕山大学理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