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举时代的元如今各地高考之后,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莫过于所谓的“状元” ,横向按科目分,有文科状文、理科状元:纵向按级别分,有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乃至校状元。众所周知, “状元”一词来源于我国的科举时代,最早是在唐代常科的礼部试后,进士第一名被称为“状头”或“状元” 。(参见唐摭言 )宋代科举中不仅进士第一名可称作状元,二三名也都可称状元;(参见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但必须是全国性考试,而且要经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其时礼部省试第一只能叫作“省元” 。元代施行左右榜制,每次选拔两名状元。自明代以后,状元每科只有一名(清顺治间曾多取两名满洲状元属例外) 。明清时代考取一个状元的比例大约在五十万分之一(清
2、代全国约有秀才 50 余万) ,而且是每三年才出一个(清代增开恩科,乡会试平均 2.32 年一次) ,比如今的高考状元难度要大。在通往殿试的各级考试中,第一名都有不同的称呼,但大多以“元”为名。那么科举时代的“元”究竟有多少呢?笔者依据苌楚斋随笔等文献综合如下: 1.状元 唐代凡参加礼部试的常科考生(又称举子) ,考试之前必须到礼部投“状” (写有本人姓名籍贯及三代名讳的家庭状况表) ,居于首位的就叫“状头” ;后来经礼部试合格后列名放榜,位居第一者称作“榜首” 、 “状头”或“状元” 。中唐以前流行称状头,以后才多称状元。自宋代起,殿试第一名起初仍称为榜首,后来多称状元,而且第二、第三名2有
3、时也可呼为状元。到明初,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探花的含义唐宋也不同。 )状元又别称为“殿元” (殿试之首)或“鼎元” (鼎甲之首) 。明清的状元还常称为“殿撰” ,因为状元的起步官是翰林院修撰。 2.解元(府元) 唐代常科先在各州府举行选拔考试,称“乡赋”或“取解试” ,第一名称为“解头” 、 “解元”或“府元” 。 (参见唐摭言 )明清省一级的科举考试称作乡试,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元(省元) 唐代常科最高级别的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 年)以后由礼部主持,称礼部试,也称省试。宋代省试第一名开宝六年(公元 973 年)
4、之前称“榜首” ,之后改称为“省元”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曾中过省元。到明清以后,礼部试称为会试、春闱,中式者称作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贡士再通过殿试以后,才正式成为进士。如果一名考生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再中状元,就叫作“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 。在 1300 年的科举史上,获此殊荣者仅有 13 人。 (参见拙文漫话“三元及第” , 寻根2008 年第 1 期。 ) 4.朝元 明代以后,在中式的进士中挑选年轻且书法文章较优者留在翰林院继续学习,叫作庶吉士。选拔庶吉士要经过朝考,而朝考第一名即称为“朝元” 。 养吉斋丛录卷九曰:“朝考一等第一名谓之朝元。 ”苌楚斋续笔卷七还说:“优
5、、拔贡生朝考第一亦谓之朝元。 ” 5.馆元 清代的庶吉士留馆后要学习三年,届期要举行考试,曰散馆。散馆考试名列第一,就称“馆元” 。 6.榜元(开榜) 明清乡试分五经各取一名第一,合称五经魁或五魁3首。但填榜则从第六名开始,写完后再从第五名倒填至第一。第六名举人因为填榜时位居第一,故称“榜元” ,也称“开榜” 。 7.副元 明清乡试各省都有规定的录取名额,后在正式取额之外,再按一定比例录取若干名副榜举人(一般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 ,而副榜举人第一名就称为“副元” 。 8.房元 清代乡试按考生所习经书分房阅卷,各房阅卷官(称房考)所荐第一名称作“房元” 。 (参见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九“解元抄袭
6、陈文”条。 ) 9.官元 清代的乡、会试不仅按省分配录取名额,还规定高级官员子弟参试者指标单列,另编官字号,试卷称官卷,考生曰官生,每二十人取中一名。 (参见郎潜纪闻三笔卷十二)官生取中第一名就称作“官元” 。清廷规定官生不得中解元和经魁。在江南乡试中,官元通常排在总第十九名。官卷之外的民卷平均百人才取中一名。这说明自古考试就不是绝对公平。 10.南元 这是清代顺天乡试第二名的通称。顺天乡试称作“北闱” ,考生来源最广,南北各省的秀才、贡生和监生均可参加。由于清初的顺天解元往往被南方人夺得,为了维护直隶考生的利益,遂规定北闱解元必取直隶籍,南方考生的试卷均注明南皿字号,最高只能取中第二,习惯称
7、作“南元”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说:“顺天乡试解元例中北省人,第二名中南省人,曰南元。 ”如光绪十一年(1885 年)的顺天乡试,解元是直隶盐山县的刘若曾,南元是通州张謇。 11.贡元 明清时代,各省学政定期从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4中挑选年资较深,或学业品行兼优者贡入北京国子监读书,统称贡生;又有岁、恩、副、优、拔五贡之别。其中优贡始于清朝,每三年一次,于学政任满时会同总督、巡抚保荐,大省不过五六名,小省仅有一二名。“贡元”即是对贡生的美称,但清代的岁贡生往往门悬“贡元”匾额,未免名实不副因为岁贡多因年资而得,且并非名列第一。 12.拔元 拔贡第一名的简称。清乾隆以后每十二年选拔贡一次,从
8、各府州县院试考取一、二等的生员内挑选文行兼优者,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再由学政考选后,贡入京师国子监。乾隆初对拔贡进行朝考,考入一二等者引荐录用,三等入国子监读书。后一律送监肄业三年,然后经考核用为知县或教职。 “拔元”就是对拔贡考试名列第一者的美称。13.案首 清代的秀才考试称作童试,要经过县、府、院三级,每级考试的第一名不称元而称“案首” 。县试的主考是知县,要考四至五场,每场考试后都发榜,也称“出案” 。最后一场出案时,取中者依名次排列,称为长案,第一名就叫县案首。府试由知府主考,院试由学政主考,第一名分别称府案首和院案首。如果县、府、院三试皆中案首的话,就叫作“小三元” 。 聊斋志
9、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曾中过小三元。明代的安徽池州人黄观既中过小三元,也中过大三元,时人赞誉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 (据焦纮玉堂丛语卷六“科目”条和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科甲盛事”条,黄观确系大三元。 ) 14.担榜状元 在科举史上,可以称“元”的并不限于名列榜首者,有时倒数第一名也叫“元” 。宋代即有“担榜状元”之称,是指进士第五5甲的最后一名。 (参见赵升朝野类要 ) 庸闲斋笔记卷三说朱熹即为一甲进士,有人调侃道:“若使当年无五甲,先生也是落孙山。 ”陈其元说:“今则无五甲矣,是三甲末名即可称担榜状元也。 ”俞樾茶香室丛抄卷七也说:“今有背榜之称,背负与担荷,其义一也。 ”则“担榜状元”也可称作“背榜状元” 。 15.锁元 清代乡试、会试榜上排名最末者称“锁元” ,也即倒数第一的举人和贡士者称作“锁元” ,与解元、会元首尾呼应,意谓锁住榜单也。其实这是个自嘲式的称呼,类似于童试发案的“坐红椅子”者。 本文胪列科举各“元”之称,始于“状元” ,终于“锁元” ,但并无锁住各元之意。缺漏在所难免,敬请方家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