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亮蜡烛照亮你心五天前,谷超豪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近一年来还有章培恒、丁淦林、郑祖康、林克、朱维铮和金重远等诸位先生相继离开了我们。复旦,拥有每个时代的大师,老一代大师的离去,意味着新一代大师的成长。我们对他们表示怀念。这些为复旦做过奉献的逝者,使我再一次思考关于“杰出” 、 “成功”和“平凡”的话题。 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 2009 年的毕业典礼上,来自西班牙的中文系女留学生高宝乐代表本科毕业生的发言。她中文水平非常棒,讲得很好。她说:“从今以后我们将踏入社会,不知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有一点害怕。如今的社会总显得有那么一些功利,社会逼迫着你赚钱、升职,做一个成功的人。然而,所谓的成功背
2、后有多少人真正快乐?有多少人对失落、悲伤的人怀有怜悯?有多少人懂得去爱别人?有多少人到年老时能对这一生所做过的种种选择问心无愧?”这一连串的问题具有世界性,很沉重,而今天,我们的毕业生仍然需要面对。 确实, “成功者”都很聪明,甚至聪明得让人眩晕,让人着迷,也让人羡慕。虽然聪明是成为精英的必要素质,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智慧、判断、同情心,尤其是道德感召力等更重要的品质,没有这些品质的极端聪明往往是“精英们”走向腐败的根源,并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甚至,即便是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也是危险的。Christopher Haves在精英们为何失败?一文中警告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你在这2种羡慕中追
3、求“出类拔萃”的时候,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将破坏你宝贵的独立思考。因此,这种“羡慕”有害无益,毫无价值。 与这些“成功者”作比较,不少人也会产生怨恨。许纪霖先生认为,怨恨者的心态也是卑微的。他认为,怨恨源自无限的欲望, “这种怨恨反过来也会成为其往上爬的最大动力,同时,怨恨者又通过从比他低层次的人们那里去发泄傲慢,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补偿,以抵消在高层次那里所遭遇的屈辱感。怨恨者既蔑视底层的民众,同时又仇视上流社会,可怕的自尊与可怜的自卑奇特地纠结在一起,形成非常扭曲的人格” 。事实上,怨恨已经使得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并一有机会就发泄自己对更低层的傲慢。显然,这样人格扭曲更不值得我
4、们复旦人去追求。因此,怨恨也是没有意义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当然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卓越,但是我们要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成功与卓越! 18 年前,中文系的陈思和老师、哲学学院的张汝伦老师等四位人文学者的一组“人文精神寻思录”的文章引发了全国人文学术界对这一话题持续两年多的大讨论。18 年后,四位学者再次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问题依旧存在,所不同的是更多人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经导致整个社会的趣味和心态日益粗鄙。陈思和老师认为,大学人文学科的任务就是改造人的心灵,让人的良知不断扩大,让社会发展越来越趋向人性化。同样,我认为,大学就是应当培养具有社会良知的人,使他们成为社会道德下滑的
5、制约因素,为社会的良性循环而努力。这正是我们开展“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已经受益于3此,我将感到非常欣慰。 高宝乐同学在当时的发言中谈到,她来复旦听的第一堂课就让她感受到了复旦教师对文学的热情和对人文的关怀,看到了复旦的精神和理想。复旦有许多这样具有感染力的学者,就像一位同学评论的, “复旦有许多老师都是这么纯粹,在谈到自己专业时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神采,他们坚守的真与善,是复旦气质的本源” 。因此,高宝乐同学的建议是,“不要放弃复旦赋予我们的理想和价值观,往后需要我们大家把这种人文关怀和希望带到社会中并传承下去。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 我们将要面对的世界是复杂的,这个社
6、会既有黑暗,也有光明。 “神舟”的飞天和“蛟龙”的深潜可以激发我们极大的爱国热情,但官员贪腐、百姓权利被侵、食品安全和就业压力等等,又让我们义愤填膺,深感失望,恨不能把所有的丑恶都一并“掷出窗外”!但是,恰如许纪霖先生所言, “不要说自己无可奈何,没有选择,不要以环境不好、现实黑暗而原谅自己的怯弱,更不要一边诅咒黑暗,一边加入黑暗” 。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这根脆弱的蜡烛,即使不能照亮别人、照亮周围,也能照亮你的内心,让自己看得起自己” 。许多复旦人确实就是在这样实践着。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身为动容。 ” 谷超豪先
7、生这首诗,讲述了一名典型的复旦人从最初的学术志趣到坚定的学术追求,从有幸登上三尺讲台到终生视教育为责任和奉献的完整过程。谷先生的人生如此,朱维铮先生、金重远先生等等,都是如此,他们为学生所珍爱、怀念,4不仅在于学问的高深,更在于他们崇高的师德。朱维铮先生忍受着肿瘤晚期的剧痛上完最后一堂基础课,金重远先生把他在复旦最后一课的日子看作自己的生日同学们眼中复旦的博大和包容,就是这一位位可敬、可亲的老师,用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演绎出来的!复旦精神,就是由这样的一代代复旦人所铸就,他们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世俗的“成功”一点也不屑,既不羡慕,也不怨恨! 大概一个月前的今天,我在中午饭后回办公室的路上,遇到几位正在校园拍照留念的毕业生同学,他们亲切地叫我和他们一起合影,我非常高兴地和他们合了影,拍照后我与他们挥手告别之际,其中一位同学突然大声对我说道:“杨校长,我们一定会为复旦争光添彩的!”作为校长,我能格外地感受到,那声响彻心扉的呼喊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是他们毕业前对他们深爱的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使我整个下午都在回味,沉浸在一种愉悦的、难以言表的心情中。在此,我借此同学之言与各位共勉!我们一定会为复旦争光添彩! (本文为作者在复旦大学 2012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