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开展摘要:辅导员应注意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工作,针对其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及自律性较差、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厌学等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并树立崭新的德育观指导工作,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指导转变,全面开展职业技术院校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德育工作;职业技术院校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必要抓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组织保障和重要力量,尤其是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职业技术院校偏重技能学习和培养的特性,辅导员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 一、职业院校德育与辅导员工作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一)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主动性、自发性较为缺乏 针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具体岗位以及必需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展现一幅完全可感知、可触及、近距离的职业蓝图,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找出自身素质欠缺的方面,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学习、完善自身的职业能力素质。如果学生能够清楚的感知自己的职业2未来,觉得这并不遥远的目标只是需要自己提前规划和铺垫,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都会得到明确和加强,有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惰性。在此过程中不断
3、强化其对职业未来的热情和向往,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二)职业院校学生自信心不足,自觉“技不如人,低人一等” 针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辅导员应在进校之初就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专长兴趣,引导他们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自己,客观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采取肯定的语气、鼓励的方法,让学生树立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只要认真努力的学习,在职业技能培训历练之后,自己会拥有一技之长,可以自食其力,这就是自信心的最大来源。尤其是结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的前提,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其就业信心。 (三)
4、职业院校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自律性不强 针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辅导员应放弃“保姆式”的管教方式,加强党团组织建设,选拔培训班干部,大胆放权,支持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约束、适度竞争、力争上游的氛围,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觉性、自律性。在辅导员无法管理的盲点盲区,让学生自己充当班级警察的角色,进行管理监督。当然,辅导员在此过程中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及时引导、不断督促,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力争通过师生的共同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四)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容易产生厌学现象 3针对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问题,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作出更多的思考,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灵
5、活变换方式方法,重点教授学生技能方法,不要只是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尤其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问题,讲解知识要深入浅出,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消化能力,更多的采取实习实训观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易于接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另外,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鼓励学生学习,一点坚持、一点进步都应该给予最及时的肯定,逐渐消除其产生的消极厌学情绪。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需要树立崭新的“德育观” (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偏重政治教育,对学生情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没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其内心的成长与发展,更
6、重要的是通过德育培养其面对突发事件的乐观健康心态。在心理层面来说,这也相当于是一种技能,教会他们充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定期清理自身的心理垃圾,用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构建自己美好漫长的人生旅途。有句话说:“没有谁的心灵会一尘不染” 。虽说学生只是在短暂有限的校期间才和学校、辅导员有责任关系,但为人师者也应该思考,如何在校期间教授具有延续性的知识。这种情商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将会是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才是人本教育的最终目标,才符合德育教育的真谛。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应从注重理论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都是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而且4更多的是
7、假、大、空的口号式教育,学生虽然能记能背会说,但是感受体会都不深刻,道德价值观难以内化,因此无法取得任何成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更多采用实践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审视完善自己的言行,逐渐加深印象,主动内化为自身的意识观念,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要求具体化。所谓的具体化是摒弃假大空的口号,规定详细入微的行为规范,通过反复强化树立学生的德育观念;另一方面,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纳入正轨课程,通过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奉献的意识,可以在校内外分别进行,将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次数与学分挂钩,让学生充分重视实践道德行为规范。 (三)从单一开展德育工作向全面开展德育工作转变 长期以来,社会共识会认为德育工作的开展者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这导致职业院校开展德育工作存在单一性。德育工作应该是举社会之力、学校之力、全体教师之力、学生之力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巨大系统工程,而不仅仅只是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辅导员在课余时间的谈心教育和生活关怀。德育教育工作的特性是言传重于身教,和学生接触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社会环节都具有相应的示范作用,因此就应该从单一开展德育工作向全面开展德育工作转变,让每一个社会细胞、学校环节都参与到德育教育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德育观念深入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