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7423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人均 GDP 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城市规模扩大的外部正效应远远大于负效应,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大城市比在中小城市发挥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人均 GDP 中图分类号:F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劳动力流动。1949-1976 年,城乡隔离的人口政策使得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城市化水平偏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轻工业和服务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在城市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

2、时城市在空间和数量上都得以迅速发展,大约有 3 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城市化水平增加了近 30 个百分点;但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城市化水平依然偏低,原因在于中国收入的增长超过了城市化的发展。阻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诸多限制。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水平 工业化与城市化。1952 年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5.1 个百分点;其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建成了一批工业基地,而此时城市仅仅是作为工业基地的形式而存在,城市功能被大大削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备战而实行的“山、散、洞”策略,2使工业远离城市,割裂了工业与城市相互依托的关系,工业化

3、与城市化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78 年,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6.17 个百分点,之后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少;2002 年,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几乎持平,之后城市化开始逐步超越工业化;截至 2008 年,城市化领先于工业化 2.74 个百分点,虽然城市化水平超过了城市化,但与经济水平和工业化相当的国家或地方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滞后。根据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中期的就业结构标准应为 15.6:36.8:47.6,如果以我国近 10 年来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城市化率达到工业化中期 60%以上的指标,大约还需要 15 年左右的时间。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评价 城市化推

4、动经济增长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在二元经济模型的假设下,农村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不断降低,在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调节作用下,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充实到城市的各产业部门中,而在城市的各产业部门中同样受到工资机制的影响,导致城市中劳动力不断进行人力资本的自我累积,以便获得较高的工资水平,人们对工资水平的预期是导致人们选择不同部门工作的基本动机。作为另一重要生产要素的资本,具有寻求自我增值的天然属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量资本会集中于城市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流动,寻求最优的投资组合,投资回报率成为资本在不同产业和部门间选择的直接原因。 经济发展与城

5、市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城市中的工业和服务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经济结构,而产业结3构的演进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则是城市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必要保证。产业结构的演进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城市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企业生产的最佳区位选择,紧密的空间结构和高密度的产业集群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了知识的外溢。同时,城市又为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城市可以创造需求,改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城市正是在保证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中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6、城市的真实人均收入呈现出先递增后递减的倒 U 形曲线。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企业集中于城市中,使每一家企业都能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的范畴不断扩大到服务产品领域,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直接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空间上的接近既可以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运输成本,又可以减少劳动力对于工作机会的搜寻成本。同时,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知识外溢和模仿创新的水平都将大大改善,从而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真实人均收入水平,但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多无法估计的外部负效应便体现出来,真实的人均收入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减少。但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累积会提高一个城市的自我管理和组织的能力,减少城

7、市规模扩大的外部负效应,从而保证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市规模扩大的外部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差直接决定了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即城市规模扩大会提高人均的收入水平呈现倒 U 形的一轮又一轮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于城市规模的扩张,政府不应采取过分的4限制政策。 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08 年,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城市总数为 655 个,其中直辖市 4个,副省级城市 15 个,地级市 268 个,县级市 368 个,由于山东省的 17个城市数据丢失,我国 2008 年 270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化率和人均GDP 对数之间的关系,二者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根据其理

8、论模型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不仅受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还取决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等诸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城市经济模型,并通过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利用中国 2008 年 270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城市化水平假定为外生变量。 人均 GDP 与城市化水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均 GDP 将提高 0.32 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 GDP 将提高 0.57 个百分点;人均人力资

9、本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 GDP 将提高 0.1 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人均 GDP的影响最大,本文重点考察城市化水平提高对于人均 GDP 的影响。就是说随着中小城市的不断加入,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系数将逐渐变小。因此,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大城市要比在中小城市发挥的作用更大。 5参考文献: 1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钟秀明,武雪萍.城市化之动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王小鲁,夏小林.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4史晋川,钱陈.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投稿,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