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全面管理的研究摘 要:为了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保证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在企业中应切实做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以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系统 全面管理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数据正确可靠,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和本单位制度、计划的贯彻执行,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系统的内部分工所产生的相互联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一种管理制度。 2.建立岗位责任制 建设会计电算化应建立、健全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
2、专职、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按照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可以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对会计岗位进行重新划分和调整,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 3.操作管理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操作使用。操作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与实施各项操作管理制度上。如果单位的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得力,都会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2机。如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造成录入数据的不正确,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甚至输出不正确的账表。因此,单位应建立、健全操作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
3、运行。 操作管理的任务是建立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运行环境,按规定录入数据,执行各自模块的运行操作,输出各类信息,做好系统内有关数据的备份及故障时的恢复工作,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有效和正常运行。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定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通常由会计主管或系统管理员为各类操作人员设置使用权限和操作密码,规定每一个人可以使用的功能模块和可以查询打印的资料范围,未经授权不得随便使用。在授权时应注意,系统的开发人员、维护人员不得担任操作工作,而出纳人员也不得单独担任除登记日记账以外的其他操作;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规定不同的操作权限,而且要对企业的重要会计数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末经授权的人一
4、律不得上机。 (2)操作人员上机必须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上机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和处理结果等,上机操作记录必须由专人保管。 (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操作。要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未经审核就登记在机内账簿上。已输入的数据发生错误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留有痕迹的修改。 (4)操作人员做好数据备份。为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会计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操作人员应及时做好数3据备份工作,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以防发生意外。 (5)其他制度。为避免计算机病毒的侵入,操作人员不得使用外来软盘,如必须使用则要先进行病毒检查;若计算机硬件、软
5、件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排除,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4.维护管理 系统的维护包括软件维护和硬件维护两部分 (1)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及完善性维护三种。正确性维护包括诊断和清除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当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在系统功能上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2)在硬件维护工作中,较大的维护工作一般是由销售厂家进行的。使用单位除自行开发软件的单位外,一般不配专职的硬件维护员,可直接由软件维护员担任,即通常所说的系统维护员。系统维护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能正常
6、运行;负责日常的各类代码、标准摘要、数据及源程序的正确性及适应性维护;有时还负责完善性的维护。 维护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制定维护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来实现。维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维护的任务、维护工作的承担人员、软件维护的内容、硬件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的操作权限以及软件修改的手续。 维护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作,它应贯穿于系4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地重复进行,直至系统过时和报废。现有的统计资料表明:在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各部分的工作量中,软件维护的工作量一般占 50%以上,因此,各单位应加强维护工作的管理,保证软件的故障及时排除,满足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加强维护管理是系统安全
7、、有效和正常运行的保证之一。 5.机房管理 保证计算机机房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因此设立机房有两个目的,一是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计算机设备;二是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机房内的设备、机内的程序与数据的安全。以上是通过制定与贯彻执行机房管理制度来实施的。因此,机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房人员的资格审查,机房内的各种环境、设备要求,机房中禁止的活动和行为,设备和材料进出机房的管理要求等。 6.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主要是建立和执行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数据存储在磁盘中,而且还增加了各种程序、软件
8、等资料。各种账表也与原来的有所不同,主要为打印账表。这些都给原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这里的档案主要是指打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及凭证,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及其他会计资料。档案管理的任务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有效的档案管理是存档数据安全、5完整与保密的有效保证。档案管理一般也是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存档的手续。存档手续主要是指各种审批手续,比如,打印输出的账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2)各种安全保证措施。比如,
9、备份软盘应贴上写保护标签,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和防潮的场所。 (3)档案使用的各种审批手续。调用源程序应由有关人员审批,并记录下调用人员的姓名、调用内容及归还日期等。 (4)各类文档的保存期限及销毁手续。打印输出账簿应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与销毁。 (5)档案的保密规定。对任何伪造、非法涂改或更改、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和软盘等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 7.病毒预防 计算机病毒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新手段,它可以危害或破坏计算机资源。轻则中断或干扰信息系统的工作,重则破坏机内数据而造成系统重大甚至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运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问题。 病毒感染
10、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侵害计算机的引导区或破坏文件分区表,使系统无法启动或调用文件;系统无法调用某些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等,但这些设备本身并无故障;系统内存无故减少,软件运行速度减慢甚至死机;在特定的日期,当前运行的文件突然被删除;用户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被无故全部删除;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突然无故重6新启动;突然格式化特定的磁道、扇区甚至整个磁盘;屏幕突然出现弹跳的小球、字符或某些特定的图形等。除以上表现外,一般说来只要正在工作的计算机发生突然的非正常运行,通常都应首先怀疑是感染了计算机病毒。 参考文献: 1.王珠强.会计电算化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2.杜天宇.会计电算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