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转型中的伦理困惑【摘要】城市化是一种社会转型,它必然会引起伦理观念的变迁。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和现代商业伦理在城市化进程中相互对抗,形成伦理困惑。伦理困惑给农村社会和农民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解决伦理困惑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但消除伦理困惑的社会影响需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关键词】城市化 社会转型 伦理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一、城市化是一种社会转型 城市化一词来自于英语“Urbanization” ,也有译为“都市化”或者“城镇化”的,通常认为译为“城市化”更为准确。城市化的概念内涵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不同的学科,对城市化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多少种社会科学就有多少个城市化概念。但是,概括
2、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物质要素的转化来定义城市化,即最初体现农村地区特征的某些实体方面的要素转变为属于城镇范畴下的相应的实体因素的过程,比如农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的工作,即非农化;由于工商业等非农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化、集中等等。二是从精神要素的转化来界定城市化的内涵,把城市化看作是使农村都市化并消除其农村特质,由乡村社会、乡村文明逐步变为现代城市社会和城市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主要强调的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化。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化定义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而且更应该侧重于第二个方面,勿宁说,物质要素的变迁是城市化的外在表象,精
3、神文化层面的改变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 城市化过程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一种社会转型。城市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转型。任何民族在其产生之初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人们也都是以村社的方式聚居在一起的,其社会结构和形式基本上是以土地为中心而自然发生的。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古代社会的劳动者还没有同他的天然实验场即土地相脱离,他分析了古代社会中的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后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在所有这些形式中,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 ”1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以采集自然食物和渔猎为主,过着穴居和洞居的生活,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所带来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4、人类开始摆脱采猎野居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物的交换也相应增多,于是出现了专门进行农畜产品交换的集市,这可以说是最初的城市雏形。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三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货币的强大中介作用,物的交换更加频繁,于是出现了手工业者和商人集中活动和居住的村镇,这就是城市的萌芽。在这其中,社会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说:“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了引起了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另一方面,细密的分工和相互协作又是城市的根本特征,它充分体现着城市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与农业公社、农村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促成了欧洲历史上的大规模城
5、市化进程,从思想层面讲,它源自于笛卡尔以来以理性为基础的主体的觉醒和随后的以科学为核心的启蒙运动的深刻历史影响,这直接导致了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重商主义的兴起,由于工业革命,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启蒙理性的社会产物契约关系、法律等确保了商品经济中的人的独立、平等地位。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就是说,同城市的产生一样,城市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不仅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被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运作模式所取代,而且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等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由此,也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迁。 当今,我
6、国政府把城市化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这可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的大势所趋,改革开放和融入国际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并不只是为了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是一场改变农村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改造运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依然在农村地区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城市则是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产物,与其适配的是现代商业伦理。因此,作为一种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导致重商伦理与传统血缘关系基础上的“重义轻利”价值观之间相互激荡,这两种本质上截然不同甚至矛盾的
7、伦理观念在一定时期内并存共处,这就意味着,城市化进程必然导致一种伦理困惑。 二、伦理困惑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以城市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伦理困惑主要表现在:(1)保守与开放并存。中国传统的农村伦理关系是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人伦结构,主要体现为“家族”伦理,其功能是“在父母、子女、兄弟等亲属关系之上,达到合情、合理、合乎自然的秩序,使人性得以发挥,理性得以成长。 ”这种传统的家族伦理关系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空间局限于家庭和村社,狭小的交往空间导致很少具有开阔眼界,浓厚的乡土观念决定了他们商业意识淡漠。
8、传统农村的生活轨迹是单一和封闭的,简单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社交环境,封闭了农民想象的空间,他们的言行举止沿袭着祖辈流传的习惯,人际交往遵循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墨守成规地坚持着古人的生活训条,保守性是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但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商业伦理则带来了开放性和创新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家族、村社之间的分割和樊篱,建立统一的、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市场。迫于现实的生活压力,农民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接受城市化的洗礼,但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还是保守的,还是遵从传统农村的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不一定就认同、接受城市化所带来的现代商业伦理,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是经济社
9、会开放的同时,却是思想、价值观念上的保守。 (2)家族观念与个体意识的冲突。中国的传统农民还没有完全从土地中脱离出来,他们依附于土地,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对土地具有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由此造就了传统农民强烈的乡土观念。同时,家庭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劳动时最基本的协作关系,更被看作是一个家族不断延续的载体。长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聚居生活,使个人寄居于家族群体中并以家族为首要价值,充满个性的行为在传统家族伦理关系中很难得到承认,结果必然抑制了个体道德自我意识的完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农民不得不脱离原来家族伦理本位的生存方式,进入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市场经济要求个体必须独立自主,在市场的法则和商
10、品的交换面前,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城市化后的农民不再是依附于传统大家族的一分子,而是自主独立的行为主体。商业伦理所带来的平等、自主意识促使农民个体意识开始觉醒。这样,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的伦理价值观念是矛盾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既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又渴望和追求独立自主。 (3)义与利的二难抉择。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农抑商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被人鄙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 “孝” 、 “礼” 、 “义”等, “利”是无法登儒家思想的大雅之堂的,而商人也往往被斥为唯利是图的不义之徒,可以说,在传统的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
11、理结构中, “利”是没有容身之所的。但是,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商业伦理却不仅认同了“利”的合法性,更把“逐利”看作是商业活动的根本目标,而传统的所谓“义”却在商品交换活动中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商品交换活动所遵从的是市场的游戏规则,它依赖于以法律为核心的契约关系的维系。所以,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经常面临着“义”与“利”的二难抉择,比如,一个从事商业的农民在和亲朋好友做生意时,往往左右为难,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伦理状态之中:如果“逐利” ,就会“失利” ;如果“重利” ,就会“失义” 。 三、伦理困惑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伦理困惑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细亚细生产方式在当今我国
12、农村依然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这却与以商品为中心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之间相互冲突。 马克思在序言中首次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后来,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 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马克思把中国古代社会看作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他甚至认为中国是亚细亚社会的一块“活的化石” ,在那里有着“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 。马克思认为,亚细亚所有制是古代社会的所有制形式之一,它是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历来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土地私有,皇帝是所有土地的最终所有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农业和家庭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
13、经济结构。 “在印度和中国,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的统一形成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 ”中国古代一直以农业为基础,国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村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不同血缘的村社之间基本上是隔立的,缺乏有效的交往,农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工业基本是在村社内部进行和完成的。 中国传统伦理的特质取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首先,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中“家”的观念、乡土观念特别强烈,人们重礼、重情和重义而羞于谈利,因为家人、乡亲之间的交往是无法以“利”来评判的;其次,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农民很少社会流动,尤其不会为“利” 、为商品交换而进行
14、流动,浓厚的乡土观念使他们坚持“父母在不远游”而反感“背井离乡” ,整个国家的各个乡村基本处于封闭、孤立的超静止状态;再次,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社会在观念上极其看重农业而鄙视甚至通过政策来抑制商业;最后,亚细亚生产方式直接导致古代中国社会等级森严,通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约束家族、以礼制约束国家来维持整个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可以说,正是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中根本就没有商业伦理的地位。 尽管当今我国农村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了两三千年,今日中国农村的伦理观念依然受传统伦理非常大的影响。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
15、出,亚细亚生产方式下的传统伦理观与以工商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下的商业伦理是截然对立的。商业伦理认可并肯定商业行为的合法性,鼓励人们通过商业行为逐利;要求打破各个地方孤立的地域封锁,强调社会人口和资源的充分流动;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商业伦理是一种以自由、平等和契约为基础的伦理观,它摒弃等级秩序,强调在商业行为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当然前提是遵循契约原则。由于传统的伦理观念与现代商业伦理格格不入甚至是尖锐对抗的,所以,在今天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当农民面临着工业化、商业化的浪潮所要求的相应的现代商业伦理观念时,他们的传统伦理观却不仅无法提供思想资源,而且拒斥这种新型的伦理观,这样一来,伦理困惑就
16、自然形成了。 四、伦理困惑的社会影响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伦理困惑会导致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 (1)伦理失位。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必须具有一套较为完备而稳定的伦理价值体系,即使在法制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伦理依然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对于文化的传承、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更何况在我国法制很不健全同时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可想而之,伦理体系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伦理悖论却使农民迷失了“方向”:尽管传统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依然发挥着作用,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农村经济和面貌的巨大变化使农民也开始认同现代的商业伦理,
17、而现代商业伦理本质上又是与传统伦理观念是冲突的,由此他们就会怀疑传统的伦理观,这样一来,反而导致他们在这个伦理的两难选择面前不知所措,其结果是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伦理的“真空”地带,不论是传统伦理观念还是现代商业伦理都无法完全获得农民的认同,因而也就无法发挥伦理体系在规范精神生活和现实行为中的应有作用,一句话,伦理失位了。 (2)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几千年以来,中国农村主要是靠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体系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思想起点,在儒家思想看来, “家”和“国”是同质同构的,伦理的方法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法,如果说“孝悌”是家族的伦理基础,那么“仁”就是国家
18、的伦理基础,整个社会由此形成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分明、 “长幼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的建立当然源自家庭的建立,所以家族的伦理是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传统的农村家庭乃至家族既是独立的经济细胞,又是一个伦理关系的实体,在传统的大家庭(家族)中,家长(族长)是一家(族)之长,管理农业生产、产品的分配和各种日常生活,同时按照伦理价值体系评价家庭(家族)成员的言行,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按照伦理的规范有序、稳定的运转。可见,在传统农村中,伦理体系不仅具有管理社会的功能,而且也起着维持社会等级和秩序、从而确保社会稳定的作用。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基本也是靠伦理体系来维
19、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但是,城市化导致了伦理悖论现象出现,伦理观念在农村社会行为和精神生活中完全失位了,传统的、完备的伦理体系由于商业伦理的冲击而变得支离破碎,这样一来,以前以伦理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开始瓦解了,但另一方面新的伦理体系仍然很模糊,没有成形,加之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法律意识非常淡漠,所以,在当代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农村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支撑点,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农村社会风气越来越差、进城农民工犯罪率高居不下以及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阻碍城市化的进程。伦理悖论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尽管农民享受着城市化
20、所带来的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尽管他们基本上肯定城市化所促成的农村发生的实体方面的变化,但他们可能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变化并不完全认同,其中就包括现代的商业伦理。现代商业伦理是和工商业相辅相成的,同是也是工商业健康发展的“精神保障”和有力支撑,由于没有建立起和现代工商业相适配的现代商业伦理,并且还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抵制,因而伦理悖论发展到后来必然会束缚着城市化的进展;其次,由于对现代商业伦理的怀疑,一旦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农民很容易感情用事,就会走极端,把他们对商业伦理的怀疑引发到对整个城市化的怀疑;最后,前面已经分析过,城市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建立一种既融会农村传统伦理观念、同时又切合现代商业伦理的新的伦理体系也是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这样说来,伦理悖论的出现本身就是城市化不够成功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1960. 3成中英:管理、文化与伦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 卷)M.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