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研究就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从大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常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网络信息收集和实地问卷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凝练,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 科学意识 科学行为 一、前言 近年来, “科学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际上正朝着能够在学校科学教育实际操做的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仅直接关系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而且也关系到将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潜力。因此,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国家、民族发展
2、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也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攀枝花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之一,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如何?是此次本团队所需调研分析的问题。 二、相关调研过程与数据 为此,本团队通过联系相关政府搜集资料,同时在在学校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编织调查问卷,访问攀枝花学院师生、攀钢设计院负责人并进行问卷填写,同时就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问题与攀钢设计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询问和讨论。汇总调研信息,之后编写了调研报告,得出如下的结论:83%的大学生科学素养非常不足,17%科学素养素质达标或略有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 三、调研结果总结
3、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有如下一些: (一)学生自律性不强。 高中老师宣扬的大学可以好好玩,加之大学生活课余时间确实很多,造成学生有种“大学就是要耍开心”的潜意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大学的本质,从而沉迷于玩乐(如,网路游戏、泡吧等) ,忽视了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大学生对科学素养认识存在偏差。 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至于科学素养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软条件,因此无需花大力气加强,这些偏见影响了大学生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学校缺乏针对大学生的专门科研活动,大学生缺少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 对学习成绩普通的大学生来说
4、极少涉及学校的科学研究,并且学校缺少针对大学生科研活动作出指导和安排的机构,同事学生还缺乏场所,缺乏途径,更缺乏经费展开科研活动,这种体制上的欠缺使得大学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 四、调研结果分析 经过调查,对影响我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因素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应试教育抑制科学思想。学校正规教育,是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这就导致从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受教育的受体两方面看,都忽视
5、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了大学之后,专业知识又成为学生们的主攻方向。学生死记硬背,为考试而读书,沦为考试的机器。学校轻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想。但实际上,创造力、想象力才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容。 其次,与我国基础教育过早实行文理分科有关。现在我们国家高考制度文科生的理科成绩以及理科生的文科成绩不直接和大学挂钩,这样很多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体制的培养下,读书功利化,认为这些基本的科学素养都是没用的知识,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因此,因为文科和理科之间分界明显,不少文科生在高二分科以后,觉得理科的知识不参与高考,便放弃了理科知识的学习,缺乏基本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知识。 最后,社会人才的取
6、向偏差导致大学生基本不重视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差性,表现在对大学生素质评价的量化指标方面,主要是以大学期间成绩为依据,科学素养只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软条件,其高低并不影响用人单位的对大学生的使用选择。再加之,学生、学校对就业的不可预知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成:本科+考研=就业,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分数及证书,大学也变成了“应试型教育” 。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能展现自己“成绩”以外的科学素养上多投入时间,导致不少学生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方面懒得下功夫,严重缺乏提高科学素养所需的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经过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分析总结出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宇,张园,付昌义.科学传播视域下的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R.南京: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2.6 2刘玉华、黄伟雄、徐银燕、贾楠.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5). 3李辉、李聪、袁超等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J.电子制作,2013,5. 4王冰.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70).